<h3><font color="#39b54a"><b> 我们期望,这本纪念册能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这段真实的故事留存下来,当我们重新翻开页面时,勾起的是值得回忆的往事。当我们的后代有机会翻阅时,在对自己的父母、祖父母甚至老祖们感慨万端时,还能伴有崇敬之情。</b></font></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第一部分</b></font></p><p><font color="#39b54a"><b><br></b></font></p><p><b><font color="#39b54a">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历史翻到了“文化大革命”这一页。<br>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毛泽东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历时十来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就此全面展开。<br> 据统计,全国有一千多万名的应届毕业生经历和参与了这场运动。这本纪念册里的我们,也毫无例外地成为这支下乡大军中的一部分。</font><br></b></p><p><br></p></h3> <h3><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第二部分</b></font></div><p><font color="#39b54a"><b><br></b></font></p><font color="#39b54a"><b> 当年,我们满怀激情告别家乡,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集体来到这里下乡落户。</b></font><p></p><p><font color="#39b54a"><b> 数年后,当我们离开时,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走各的回家路。<br> 在以后的岁月里,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希望,我们为之奋力拼搏。带着黑土地的印痕,我们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实现了自己的价值。<br></b></font></p><p><br></p></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第三部分 </b></font></p><p><font color="#39b54a"><b><br></b></font></p><p><font color="#39b54a"><b> 几十年过去了,斗转星移,当年十多岁二十几岁的小青年,如今已是六七十岁的白发老人。<br> 岁月如梭,人已老矣!但我们这个群体多年来仍不忘初心,联系不断,凝而不散。每次聚会相见,永远是那么敞亮和开心。<br> 离开黑龙江边的那个小村庄也已多年,但它始终在我们心中留有一席之地,总是让我们魂牵梦绕、难以忘怀。</b></font><br></p><p><br></p></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请观看五十周年纪念会视频剪辑</font></b></h3> <h3> <font color="#39b54a"> <b>请看2014年7月兴隆张立宪、镇边陈雅薇、古城侯俊权、荣福韩庆夫结伴回访黑龙江时古城站的视频剪辑。</b></font></h3> <h3></h3> <h3> <b><font color="#39b54a"> 每当“老家”来人,知青们都会热情款待。瞧,这是2019年3月10日部分知青与绥滨乡亲在西湖相聚的视频剪辑。</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歳月如歌》主编 张尧卿</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给杭州知青兄弟姐妹们的祝愿</font></h3> <h1><font color="#39b54a"><b> 今生有缘,我们一起走过那段不寻常的历程。我们的故事从五十年前说起,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