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1979年,越南频繁骚扰中国,中国出于自卫,于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在中国和越南边境发起了对越自卫反击战。黄开明是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其中一员。</h3><h3> 黄开明,1954年8月生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大全镇(2003年与千官镇合并)联平方塘村,年少时就萌发了参军报国的思想。1974年7月刚高中毕业,同年12月19日便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第55军163师489团新兵连参加为期3个月的集训后,分配到连队从事汽车兵种工作。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和平年代、在他参军的第5个年头、在他血气方刚的时候,参与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战争一一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一战,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h3> <h3>一、军令如山,奔赴前线。</h3><h3> 1979年初春,中越边境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战争似乎一触即发。黄开明所在的55军奉命开赴前线,黄开明时任副班长,其所在的汽车部队任务是给前沿阵地运送军备。</h3><h3> 临战前,按照规定,黄开明与战友们一样,剃光了头,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领取了一个塑料袋(当时不知道有什么用意,后来才明白,领取这个袋,意味着会牺牲)。</h3><h3> 二、烽火连天,浴血奋战。</h3><h3> 临战前夜,黄开明所在的汽车部队,必须要将弹药运送到前沿阵地。当晚,为了不暴露目标,沿线电源被切断,不能开车灯,摸黑前往海拔1000多米高的友谊关雷达站。汽车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行驶,乌灯黑火,看不清前方,仿佛在地面匍匐前行,耳边只有低沉的马达声,在汽车旁边行进的就是参战的步兵。黄开明既担心战友的安全,又考验自己的技术,感到头皮发麻。翌日天亮,发现抵达的地方十分险峻,一不小心便会掉落万丈深渊。</h3><h3> 1979年2月17日,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攻势凌厉,炮弹飞舞,战火燃亮了半边天。从未参加过实战的黄开明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能参与划时代的战役,体验硝烟弥漫的战场;害怕的是战争无情,生命随时受到威胁。</h3><h3> 战斗异常激烈,第一天已牺牲了不少战友,黄开明亲眼目睹一名来自高州的战友,驾驶的汽车被战火烧成一堆铁;一位副团长被炮弹击中,血肉模糊,当场牺牲。看着朝夕相处的战友,忽然在自己身边倒下,那种像失去至亲的感觉令他十分悲痛。</h3><h3> 战争的残酷,燃起了黄开明心中的怒火,激发了他消灭越军的斗志:前沿战友在浴血奋战,相比于他们,自己平凡多了。从那时开始,他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凶残的敌人,更加勇敢,不再惧怕,冒着炮火,将弹药一车一车送往前沿阵地,成为有力的后勤保障。</h3><h3> 攻打同登炮台是一场恶战。同登炮台是法国殖民者在越南同登修建的一座非常坚固的永久性防御炮台,这座炮台扼守通往防城、谅山、芒街的中越交通要道,是每一辆补给汽车的必经之路,通过这里将弹药送往前线。但是,越军的火力异常猛烈,几天几夜都未能拿下,牺牲了不少战友。牺牲的战友死不瞑目,遗体送回后方清洗干净,穿上整洁的衣服后才合上双眼,战友们心里恨得咬牙切齿。同登炮台无异是阻碍我军前进的一道封锁线,后来被我军用炸药一窝端掉,切断越军的防线,沿线补给如虎添翼。炸掉炮台后才发现,越军早已在其自认为固若金汤的炮台储备了几年的补给,以抵抗我军的攻击。</h3><h3> 在攻打凉山战役中,我军占领了谅山飞机场,黄开明所在的汽车部队奉命前去拖飞机,没想到拖至路口上不了公路,飞机被就地炸毁,机场烧了3天3夜,给越军强有力的打击。</h3><h3> 三、生死一线,临危不惧。</h3><h3> 奇穷河位于越南谅山市,流经谅山,然后进入我国境内,改名为左江,到达广西的崇左市。谅山市以奇穷河为界。一分为二,河北为新市区,河南为老市区。</h3><h3> 1979年2月27日,攻打谅山的战斗正式打响,解放军长驱直入,对奇穷河以北市区进行全面攻击,谅山硝烟一片,很快,北市区被攻陷。</h3><h3> 3月2日,黄开明与战友一起奉命运送战备物资前往谅山。六点二十分,天还没亮,他们就出发了,路上安静得很。没想到,突然一排炮弹向车队飞来,他们遭遇了越军的炮轰,炮弹像雨点般砸下,同行的9辆汽车被乱炮击中,仅剩黄开明一辆车。四周浓烟滚滚,黄开明驾驶汽车左穿右插,躲避炮弹,混乱中不幸被高压电线缠绕,进退不得,情况异常危急。面对死亡,黄开明毫不畏惧,想到任务还没完成,一种使命感驱使他继续前行,无论炮弹如何在空中飞舞 、子弹在耳边嗖嗖穿梭,都阻止不了他前进的步伐,他拼足全力,使劲猛踩油门,拖曳高压电线,终于成功甩掉,把前线急需的物资运到了目的地,为顺利攻打凉战役提供保障。黄开明也因为在战火中英勇无畏,荣立个人三等功。</h3> <h3>黄开明是原大全镇唯一一名参加越战的汽车兵,硝烟场上,实现了他报效祖国的梦想,谱写了他人生的传奇故事。</h3><h3> 对越自卫反击战,以越军节节败退,我军给予越军毁灭性打击告终。越军曾扬言“打到凭祥吃早餐,打到南宁过春节”成为历史笑话。</h3><h3> 1979年3月16日,中国军队全部撤回了国境内,战争结束。</h3><h3> 三、回归平淡,钟爱和平。</h3><h3> 1981年,黄开明光荣退伍。</h3><h3> 今年65岁的黄开明,皱纹早已爬上了脸颊,但在他质朴的脸上,依然闪耀着一股战士的坚毅。当年浴血战场的情景,仍然挥之不去,历历在目,在记忆的长河里留下了永久的烙印……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老人十分厌恶战争,向往和平。</h3> <h3>黄开明参战的纪念杯</h3> <h3>历史定格在1979年3月16日,战友们将这日定为参加越战的“生日”,这一天他们回归祖国,得以重生!如今已过了整整40个年头。当年牺牲的战友,如果健在,或许已事业有成、儿孙满堂、颐养天年……</h3><h3> 每年“生日”,黄开明及战友们都会自发地带上家乡的大米和泥土,前往凭祥拜祭当年牺牲的战友,让泉下英灵闻闻家乡的味道,尝尝家乡的稻米。</h3> <h3>千官镇参加越战老兵的军功章</h3> <h3>岁月静好是因为早已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珍爱和平,莫负春光莫负卿。</h3><h3><br></h3><h3> 作者:袁海祥</h3><h3> 2019.8.1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