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鬼节拜访清东陵,听上去有点吓人。2019年暑假回东北看望高寿的老母亲,定好阳历8月15返京,妈妈提醒我们,这天是中元节,佛家称盂兰盆节,就是我们常说的鬼节,不宜出门,更何况是长途。心里没鬼的我们笑一笑还是出发了。路上突发奇想,不如去清东陵拜访拜访清朝的几位大神,真实的感受生前身后名对我们普通人的意义,寻找自己活着的真实价值,最好能消除今后对死亡的恐惧。是否能有感悟?真的不知道,重点是要先看。</h1> <h1>清东陵很大,大概是3个新加坡的面积。四面环山,在群山环抱下的中庭即开阔又平整,马兰河和西大河水在这里汇成碧波万顷的龙门湖,这里风景秀丽,风调雨顺,从没有过自然灾害。传说清兵入关后,顺治帝就第一个葬在了明代皇帝也看上的这块风水宝地,因此反清复明大业就不可能成功。可按风水一说,大清也不应该灭亡呀,事实证明大清气数还是尽了,所以朝代的更替和风水没什么关系,而是和执政的纲领、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因素有关。好的风水是因为家族的强大才能得到,而不是有了好的风水家族才兴旺。</h1><p><br></p> <h1>大清入关后,建有东陵和西陵两处陵园,西陵在河北保定易县,东陵在河北唐山遵化,最有名的康熙、乾隆葬在东陵,最有名的两位太后孝庄、慈禧也葬于此地。从形式上说,整个东陵是由一个个不同的小故宫建筑构成,甚至比故宫建筑还要丰富。建筑之美、之巧,之风水,堪称中国宫廷古建筑的博物馆,只是与故宫的功能不同。帝王的肉体已逝去,可他们希望灵魂有更好的安放之地。</h1><p><br></p> <h1>看到这些皇家建筑,仿佛走进了故宫,只是氛围不同,建筑的密度不同。中国帝王的丧葬文化还真可以用奢侈来形容。就占地一项来讲,完全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这和西方不同,西方观念和我们佛教丧葬观念相似,高僧就葬在一座座塔中,所以很多寺庙都有塔林。西方最高规格的墓葬是安葬于教堂。配有一个和本人长得一样的天使或神的雕塑,还有符合本人特点的一些符号性雕塑,石棺上有天使、花和花环的浅浮雕,在欧美的一些博物馆常会看到美丽的石棺。曾经的国王和牛顿一样,都像神一样的供奉在教堂之中。灵魂与上帝同在,每天听着人们唱赞美诗。享受着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h1><p><br></p> <h1>虽说是陵园,不走入地宫并没有阴森的感觉,这里就是本地人的花园,在清陵墓的范围内还有村民居住,还有农家院宾馆。只有神道、石像生等标识在时刻提醒着人们,是在逛陵园。</h1> <h1>中国称得上帝王的陵园都有神路,寓意着他们死后会成神吧。这条6公里长的主神路是为顺治皇帝修建的,整个东陵以这条神路为中轴线,其他陵墓都葬在顺治爷的两侧,按大清祖训,以后故去的皇帝陵寝在规模上是不能超过这座的。因此顺治的孝陵是东陵最大的一座陵墓,也是唯一没有被盗过的陵墓,原因是顺治爷秉承满人入关前的习俗—火葬,在火葬时陪葬的金银珠宝均付之一炬,盗墓者认为没有值钱的东西,就这样安然度过各种劫难。看来穷也不一定都是坏事。后来康熙觉得火葬太残忍,就发布满人也可以像汉人一样土葬。康熙本人就是土葬。</h1> <h1>这条神路应该是中国帝王陵最长的神路。玉石雕塑,有文臣武将、马、麒麟、大象、骆驼、狮子等,有站、有卧,对称的排在神道两侧,既有气势又壮观。映入视野的还有本地的大人带着孩子在此玩耍,使陵园充满生机,一片祥和的景象。这真是我没想到的。</h1> <h1>下面的图片是祭祖的石牌坊,也可以叫牌楼,仿木制的石建筑,上有各种寓意的浮雕,这应该是目前中国最气派,规格最高的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五间、六柱好理解,十一楼不好理解,十一楼指斗拱屋顶,最上面是五个大的,旁边是六个小的,加起来是是十一楼。牌坊在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祠堂、庙宇、山门、古城的四面都会看到,只是间数比皇家的少,基本上是表明功德、礼教或地名之用,我们过去常听的立贞洁牌坊是昭示女子名节之用的。</h1> <h1>明陵也有五间的牌楼,只是没有东陵修的气派。天坛是祭天的地方,牌楼比较多,间数也有不同,感兴趣可以去看看。这座木石结构的祭祀牌坊是乾隆给康熙修的。是五间、六柱、冲天式牌楼,昭示康熙爷功德圆满。</h1> <h1>台上这五件物品名为“石五供”。是象征“性”的祭台,上有一炉、二烛台、二花瓶。女性到此止步。</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女人喜欢说女人,还是说说看到的慈禧和孝庄两位太后的墓葬吧。这是慈禧太后的定东陵。最宏大的建筑是隆恩殿,是祭祀和供奉神牌的场所,现今慈禧的字画在这里展出。</h1> <h1>慈禧陵有三座贴金大殿,其豪华装饰举世罕见。是东陵最奢侈、最富丽堂皇的一座陵墓。</h1> <h1>故宫的建筑都是龙在上,凤在下,老佛爷在故宫还是没有胆量破坏祖宗规矩,但在她的墓地上,她终于做到了,凤在上,龙在下。估计死也瞑目了。</h1> <h1>慈禧的定东陵尽管规模不是最大的,但却是东陵首屈一指的精巧建筑和华美装饰。她怎么也想不到,聚集了奇珍异宝的墓葬,在20年后竟被东陵大盗孙殿英洗劫一空。自己被扒的只剩下一条红裤衩,落得这个下场,只能感叹一声,可悲呀!</h1> <h1>这是慈禧太后的地宫,虽没有乾隆地宫那些精美的佛像、佛经、莲花、云纹等浮雕,但却是东陵防水做的最好的地宫,她为了死后有个好去处费尽了心机,结果一场空。</h1> <h1>这是乾隆的地宫,经常水漫棺木,地宫的各种浮雕却是东陵最有文化的。</h1> <h1>我这是第二次来东陵,第一次是十五年前。那时东陵和现在不同,旅游车直接进入。现在修成游人和旅行车都进不去,要花钱乘摆渡车方可进入。我当时对孝庄的西昭陵特别感兴趣,远远的看过去在东陵大红门的风水墙外,等于是葬在东陵外,周围有一片林子,一副破败的景象。重点是不能到达。这次想总可以看了吧,被告知,还是不能到达。</h1> <h1>孝庄和慈禧不同,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杰出的女政治家,关于她的传说也很多,基本都是野史。好奇心让我不甘心,问了一下当地人,知道5点后摆渡车停开,可以自己开车进入。终于找到了孝庄的西昭陵,门是开着的,正在修复中,非常大气的一座陵墓。天暗了下来,我自己都佩服我的胆量,好奇的走进了大院落。</h1> <h1>孝庄本应该葬在东北沈阳的东陵,和皇太极葬在一起,可她临终遗言是不回东北。康熙非常爱他的祖母,不知如何安葬,就在东陵附近建了“暂安奉殿”停灵37年,是康熙的儿子雍正在暂安奉殿原址建了陵园,下葬地宫。这位太后才得以安息。</h1> <h1>孝庄的宫殿很大气,但不奢华。清兵入关后,第一个太后是孝庄,她开启了大清的盛世篇章,最后一位是慈禧,也可以说她一手断送了大清。一前一后,一兴一衰,两个女人在京城唱了一出大戏,大清最终以悲剧结束了。由此可见,家长是多么重要!家长的好坏决定着家族的兴旺。</h1> <h1>大清灭亡已经100多年了,从八月份到现在100多天过去了,我一直在思考过去曾经反复思考过的,关于人生许许多多的问题,头脑中跳出的还是四个字“常识良知”。想到我们也会一天天老去,突然顿悟,克服老年寂寞最好办法却是已故老父亲常挂在嘴上的话,活到老,学到老,要成长到死。最幸福的老年生活就是享受孤独,寂寞的唯一出口就是孤独。至于死亡,世界都是身外之物,又何惧死亡呢?</h1> <h1>我思故我在,我不是历史的研究者,只是想通过参观学习能得到一些成长。至今东陵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这里有东陵书院,有很多史学家在此搞研究,这里的一切就交给他们吧。</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