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吐鲁番

涧中月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星瀚西行漫记之十六</h3> <h3> </h3><h3> 今天我们来到了热情的吐鲁番,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乌鲁木齐的门户,是新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不仅如此,这里还是唐朝时期的战略重地。</h3><h3> </h3><h3><br></h3><h3></h3> <h3> 我们游览的第一站是火焰山,据说悟空当年踢翻了炼丹炉,倒下的炉子落在了这座山上,让整座山都烧了起来,因此得名火焰山。一下车,一股热浪袭来,我瞬间明白了火焰山果真名不虚传。最恐怖的是,火焰山山脉寸草不生毫无生命力可言,大地在太阳的烘烤下,如同一座熊熊燃烧的“火山”。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孙悟空在三借芭蕉扇,以及拿着扇子扇灭了满山的火焰。继续向前,一个巨大的金箍棒温度计印入眼帘,上面显示着:55度。在高温面前,我们全无战斗力,没呆一会儿就面红耳赤,汗流浃背逃离战场。</h3><h3><br></h3><h3><br></h3><h3></h3> <h3> 离开火焰山,沿着小路行驶,路两边都是很有特色的民居,土黄色的砖墙,院子里种着葡萄形成了一片阴凉,每家院子都有一个有很多孔的小房子,葡萄干就是在这里风干的。走出去不太远便到了坎儿井博物馆。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导游姐姐告诉我们:坎儿井的打造花了一百多年,用了整整三代人的毕生精力。听到这些,我不禁为古代人民的机智和勤劳而感到敬佩,是他们在年降水量几乎等于零的吐鲁番盆地,滋养出了享誉世界的瓜果之乡,造就了更多的人造绿洲,让丝绸之路上的人们歇脚补给,走得更远。</h3><h3><br></h3><h3><br></h3><h3></h3> <h3> 我对于葡萄沟的认识,来自于二年级《葡萄沟》这篇课文,文中葡萄的甜,风景的美,以及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深深印入我的脑海。今天我终于有机会与葡萄沟来一次亲密接触。走进葡萄沟,我马上就被这里吸引了:院子里,一棵棵葡萄藤缠绕着,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凉棚。一阵风吹过,绿油油的叶子随风飘舞,发出沙沙的声音。葡萄藤上长满了葡萄,有的紫,有的绿,拥挤在一起,像一个个的胖娃娃。热情的人们端着甘甜可口的葡萄招待我们,与我们一起唱歌跳舞。蓝天下飘荡着我们的歌声、笑声。</h3><h3> 吐鲁番真是个好地方!</h3><h3><br></h3><h3><br></h3> <h3> 2019年8月16日,星瀚写于乌鲁木齐。</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