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传说一一走进土耳其

心是孤独的猎手

<h3>  有一个国家,横跨欧亚大陆,一半在欧洲,一半在亚洲。<br></h3><h3> 有一个地区,很多人知道是因为她是世界上最适合飞行热气球的地方。</h3><h3> 有一座城市,曾经是拜占庭帝国的中心,称君士坦丁堡。而后又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中心,称伊斯坦布尔。</h3><h3> 有一片海滩,并不很有名,但她却是看爱琴海日落最好的地方。</h3><h3> 这个地方随处可见鲜红的旗帜,上面画着星星和月亮,但是代表这个国家的却是蓝色。</h3><h3> 这个地方的人们,在很久以前,听的是宙斯、雅典娜的故事。后来,他们信仰了基督耶稣。而现在,到处可见清真寺。</h3><h3> 这个地方,就是土耳其。</h3><h3> 2019,星月之国,注定与你相遇。</h3><h3> 我们一行6人,随团从重庆出发,历经长达13小时的飞行,终于降落在伊斯坦布尔机场。</h3> <h3>第一站:伊斯坦布尔</h3><h3> 伊斯坦布尔全市面积5343平方公里。公元前658年始建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位于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地岬上,称拜占庭。</h3><h3> 伊斯坦布尔始建于公元前660年,当时称拜占庭。公元324年,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从罗马迁都于此,改名君士坦丁堡。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习惯上称为伊斯坦布尔。直到凯末尔建立土耳其共和国之后,迁都安卡拉。(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h3> <h3>  奥塔科伊清真寺位于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附近,与欧亚跨海大桥交相辉映。清真寺由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兴建于1854年,是伊斯坦布尔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也是博斯普鲁斯海峡上一道亮丽的风景。</h3> <h3>  博斯普鲁海峡将伊斯坦布尔市一分为二。海峡西岸属欧洲,东岸则属亚洲。1973年建成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将该市欧亚两部分连在一起。</h3> <h3>  乘坐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游船穿行于欧亚之间,与其说是行走于让人窒息的美景中,不如说是穿行于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荡涤之中。</h3><h3> 两岸沿着山坡而上的老建筑,不断出现的清真寺、皇宫、博物馆、宣礼塔,它们高高在上又真实可见,它们曾经是历史书中的墨香文字,如今变成一幅幅极美的画卷跃然眼前...</h3> <h3>  从游船上拍到的奥塔科伊清真寺,与后面的现代建筑融为一体,到也融洽。<br></h3><h3><br></h3> <h3> 塔克西姆广场是伊斯坦布尔市的一个主要交通枢纽。一条长长的步行购物街一一一独立大街结束于这个广场。</h3><h3> 沿街有诸多商店、美术馆、电影院、咖啡厅酒吧、夜总会等…。吸引了本地人和外国游客纷至沓来。我们就是在街口处银行兑换的土耳其里拉。</h3> <h3></h3><h3> 塔克西姆广场南面矗立着环形独立纪念碑,用来纪念共和国的创建者凯莫尔。栩栩如生的青铜浮雕将这位国父当年的风采展示在世人面前。</h3><h3><br></h3> <h3>  托普卡帕宫,自1465年至1853年间,一直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所以也称老皇宫。托普卡帕宫是昔日举行国家仪式及皇室娱乐的场所,现今则是伊斯坦布尔的主要观光景点。</h3> <h3>托普卡帕宫帝王之门及皇宫后宫<br></h3> <h3>  圣索菲亚大教堂坐落在蓝色清真寺对面。 我们在一楼听完讲解后,上二楼参观,二楼是拍照的好地方。</h3><h3> 圣索菲亚大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建于公元325年,后受损于战乱,公元537年查士丁尼皇帝进行重建。1453年以前,一直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此后被土耳其人占领,改建成为清真寺。目前作为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它是土耳其著名的历史建筑,代表了拜占庭文化的典范,大教堂内的马赛克壁画可以了解当时的历史,领略拜占庭艺术之美。</h3><h3> 在其中体验到的不光是精美的马赛克拼贴画和宏伟的大穹顶,更有历史沧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痕迹。</h3> <h3>  抬头看那高高的穹顶,有一圈采光窗,将教堂内映得灿烂夺目。墙面的拱顶都是用金底或蓝底的玻璃马赛克装饰,地面也用马赛克铺就。当光线由穹顶下那一个个小窗洒进幽暗的室内时,整个大厅除了辉煌,还给人一种斑斓而迷离,又或许是深沉的感觉。</h3> <h3>  蓝色清真寺,原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是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也是伊斯坦布尔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清真寺。因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依兹尼克瓷砖装饰故名。蓝色清真寺属拜占庭风格的圆顶建筑。我们去时正在进行内部修善。<br></h3> <h3>  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巴扎之一。这个如今观光意义大于购物意义的地方,几乎是每个来伊斯坦布尔的人必须签到的地方。</h3><h3> 大巴扎集市的中央大街富丽堂皇,像棋盘一样分支出去的小街上颇具土耳其特色。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从世界各地运来的香料、糖果、食品,到土耳其本地生产的挂毯珠宝,应有尽有,让人应接不暇。</h3><h3> 小商贩们大都懂几句各国语言,和游客玩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游戏。他们对每位游客都非常友好,当然也更勤快地推销着自己的产品。</h3> <h3>第二站: 恰纳卡莱(特洛伊古城)。清晨搭乘大型渡轮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前往位于海峡旁的古老港口─恰纳卡莱(特洛伊古城)。</h3> <h3>  特洛伊古城遗址位于恰纳莱卡南部,北临达达尼尔海峡,坐落在平缓的城堡山脚下。</h3><h3> 著名的木马屠城记,就是描述这个城市,该城最早记载于荷马诗篇中,现仍有一只巨大的木马来纪念城内保留了不同年代的特洛伊城,从挖掘出来的文物,古城经过多次的修建,成为地中海沿岸中重要古迹。</h3> <h3>  当晚入住的HALIC PARK酒店,邻近海滩。景色美得宛如一副副油画。<br></h3> <h3>第三站:希林斯,以弗所古城</h3> <h3>  希林斯———是在土耳其存续了上千年的希腊基督教风情小镇。座落在一个小山坡上。游客到了塞尔丘克,除了必到以弗所古城参观外,还顺便会到希林斯小镇去转一趟。</h3><h3> 小镇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由希腊人建造并在此世代居住。虽然后来希腊人因战乱逐渐迁回本土,但小镇里仍处处能见到希腊遗风。<br></h3> <h3></h3><h3> 举世闻名的以弗所古城遗址,位于伊兹米尔市东南40公里处,紧邻爱琴海,是土耳其境内保存最为完好最大的和最有价值的一个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于公元前10世纪建城,早期是古希腊城市。</h3><h3> 古罗马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罗马帝国中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古罗马时期,以弗所是亚细亚省的首府和罗马总督驻地。<br></h3><h3> 以弗所是一个在圣经里就已经有记载的城市,这里是早期基督教很重要的城市,传说大约在公元34~45年间,圣母玛利亚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由耶稣的门徒圣保罗带领来到以弗所附近的山上安度晚年。圣保罗曾经以此为基地散布福音;圣约翰曾经在这里,将基督的生涯和教导写成“约翰福音”;后来他也葬身在此。</h3> <h3>  克里斯特街是以弗所古城内最重要的主干道,连接大力士之门与塞尔苏斯图书馆,道路两旁建有各种神殿,保存下来的雕像,历经千年风雨,仍然神采奕奕。</h3> <h3>  此处被称为哈德良神庙,是典型的科林斯式神庙,以罗马皇帝哈德良之名命名。</h3> <h3>几千年前古罗马时代的公共马桶。</h3> <h3>  人物石雕,虽没了头,从那飘飘的衣裙上可以想见人物造像的俊美!!</h3> <h3>  大剧院,这里如同所有古代戏院一样,是露天的,戏院能容纳2万多观众。站在高处往下看非常才壮观。<br></h3> <h3>  著名的塞尔苏斯图书馆是游人们到访以弗所的重点。</h3> <h3> 这里是一个巨大的交易市场。一排排高高耸立的柱廊,让人们可以想象当年市场何等繁荣,当年的以弗所是爱琴海上最繁荣的港口城市之一,距离海口不到一公里。这个海滨交易市场曾经盛极一时。<br></h3> <h3>  图桑海灘度假酒店 (Tusan Beach Resort),建在爱情海边的一个海湾上。站在酒店阳台上可俯瞰Tusan Bay海湾,酒店距离海滩仅数步之遥。</h3><h3><br></h3> <h3>第四站: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棉花堡</h3> <h3>  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是公元前二世纪时由帕加马王朝所建的具有古希腊和古罗马风格的古城。曾被之后的几代罗马皇帝选为王室浴场。在17世纪一场大地震将这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夷为平地,如今人们只能从断壁残垣中寻找当年古城的辉煌了。古城目前还遗留有大浴场、竞技场、街道、大剧场和古坟场等残垣断壁。</h3> <h3>古浴场外广场上有一只大公鸡雕塑,听说是古城的吉祥物!</h3> <h3>  希拉波利斯浴场可以免费入内参观。</h3> <h3>  古浴场内游泳池里面横七竖八堆满了希腊、罗马的大理石横梁竖柱的残块。</h3> <h3>  希拉波利斯博物馆,没入内参观,留下了遗憾!</h3> <h3> 棉花堡位于土耳其西南部,山顶的泉水顺坡清缓流淌,经过千百年的漫长岁月,泉水中的矿物质沉淀下来,把整个山坡染成白色,远看仿佛朵朵洁白的棉花聚集在一起,山坡层层叠叠,如同城堡,故此得名。</h3><h3><br></h3> <h3>  这些白色阶梯其实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钙化石。看起来软绵绵的,其实走在上面特别坚硬。进入棉花堡钙化池必须脱鞋方可入内。所以说,每走一步脚底都非常之痛。若不小心还会被表面尖锐的钙化石划伤脚底。但温泉水热乎乎的,到也舒服。</h3> <h3>  两千年前,从希腊时代起,棉花堡就是温泉疗养胜地,如今更是远近驰名,成为土耳其最重要的观光景点,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h3> <h3>第五站:卡帕多奇亚</h3><h3> 卡帕多奇亚并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区域,大致位于古代小亚细亚(即土耳其)东南部。这里最吸引人的无疑是这三件事物———巧夺天工的山洞石屋、精彩刺激的热气球之旅、凄凉壮丽的格雷梅露天博物馆。</h3> <h3>  鸽子谷位于土耳其卡帕多奇亚,是一个天然的自然景观,在这幽美的山谷间,到处都是大块的岩石,岩石上布满密密麻麻的的鸽子洞。<br></h3><h3> 大的洞有两层楼高,可以和古人掘洞建造的房子想媲美。</h3><h3> 对于卡帕多奇亚穴居的居民来说,鸽子所具备的不仅仅是传信的作用,鸽子粪也是人们日常使用农肥的源泉。</h3> <h3>  “精灵烟囱”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卡帕多奇亚。</h3> <h3>  卡帕多西亚的精灵烟囱林林总总,冲天而立,形成独特的石林景观。岩石表面甚为光洁,随着阳光和云影的变幻不断改变自己的色彩。</h3> <h3>  酒店虽说是洞穴,但房间里的设施很现代。配有暖气,马桶,玻璃浴房,电视,电话,wifi等。<br></h3> <h3>  来到卡帕多奇亚,乘坐热气球,可以说是来土耳其必须体验的项目。我们零晨3点多起床出发前往热汽球起飞地。</h3><h3> 清晨六点,乘坐热气球的团队聚集在一块平地上,大家在寒风中吃着简单的早餐,等待着起飞的命令。</h3><h3> 气球升空后驾驶员会低飞,让游客近距离俯视石洞屋;鸟瞰貌似月球表面的地貌。</h3><h3> 当气球缓慢升入空中,绝美的日出跃入眼帘。山谷的壮丽,景色的迷人,令无数游客欢呼雀跃!</h3><h3> 热气球之旅也成为我土耳奇之行的难忘的回忆。</h3> <h3>点火准备起飞的热气球</h3> <h3>初升的朝阳,染红了整个天空。</h3> <h3>  空中漂满五颜六色的气球,景象之壮观,让人惊叹不已。</h3> <h3>  热气球飞行1个多小时后,缓缓落地。经历如此精采的飞行,开香槟庆祝是必不可少的。</h3> <h3>  一张飞行证书,给这趟高空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h3> <h3>  格雷梅露天博物馆位于陡峭的山谷之中,浓缩了卡帕多西亚的自然、历史和人文,汇集了三十多个大大小小不同特色的石窟教堂。</h3> <h3>  格雷梅土耳其语的意思是“让你看不到”。石窟始建于公元4世纪,最初由躲避迫害而迁移到卡帕多西亚的基督教徒所修。为掩人耳目,他们将山体凿空修建教堂。</h3> <h3>  “黑暗教堂”因没有窗户而得名,是格莱美露天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岩窟教堂。需收8里拉门票方可入内参观。里面保存的壁画较为完整。</h3> <h3>  教堂内部画着色彩斑驳的壁画,美妙绝伦,壁画内容为耶稣降临、受难、复活、升天等故事(悄悄拍的)</h3> <h3>  虽然基督教徒从这里的山岩中和石柱上都已消失,但基督教建筑却在这里大量遗留下来,基督教文明在这里一直在延续。</h3> <h3>  玫瑰谷峡谷中,层峦叠嶂,怪石嶙峋,远眺时,奇异,荒凉,壮丽。</h3><h3> 当夕阳照在峡谷侧壁上时,一片金黄色的玫瑰色彩,玫瑰谷可能因此而得名吧!</h3> <h3>  品尝土尔其特色——开心果冰淇淋,时遇享用茶点的一家人。见被偷拍还友好的向我们挥挥手。</h3><h3><br></h3> <h3>  洞穴餐厅品尝土耳其特色餐———瓦罐焖肉(不过真心的不好吃)。</h3> <h3>  图兹湖,是土耳其中部的内陆咸水湖,在安卡拉西南50公里处,面积与水深会随季节变换而变。春季水面宽广,景色最美,远看是一眼望不到头白茫茫的一片,固被称为“天空之境”。</h3> <h3>最后一站:安卡拉</h3><h3> 安卡拉土耳其的首都,及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仅次于古都伊斯坦布尔位居全国第二大城市。</h3><h3> 去机场途中参观了安卡拉市的国父纪念馆。该馆是为纪念土耳其共和国创始人凯莫尔而建。<br></h3><h3> 纪念馆是一座茶色石建筑物,墙上刻有凯莫尔劝勉民众的文字,内殿有一个黑色大理石墓碑,显得庄重肃穆。</h3> <h3>全团旅友在安卡拉机场合影(前排右起第二位美女是当地导游,父母是新疆移民,她是土耳其出生的第二代移民。中文讲的超级棒)。</h3> <h3>飞机途经多哈停留半天,夜游了几个景点。</h3> <h3>10天星月之旅结束。</h3><h3>背包,相机,目的地。</h3><h3>我的下一站,暂不告诉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