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751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56个大型工业项目之一,由原民主德国援建,当时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是这片电子系统中唯一一家能源厂。</h3><h3>751艺术区所在的地方前身是北京正东煤气厂。2003年,为了配合大山子地区的规划改造,煤气厂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为了有效利用空余厂房,将闲置的资源进行再利用,正东集团在北京市政府的引领下决定发展创意产业,将保留下来的工业设施和独有的工业环境改造成现在的751艺术区。</h3><h3>751成为时尚新地标</h3><h3>它是北京时尚新地标,也是北京文化长廊中的新成员;它以服装服饰设计为主,集动漫设计、数字艺术设计、数字娱乐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展览展示、现场演出、艺术培训、艺术产权交易、时尚酒店及相关配套服务为一体;它与以艺术著称的798仅仅一墙之隔,随着时装周和各种大秀的举办,它开始在北京时尚界崭露头角,它就是751 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h3> <h3>这里的工业美感也让751的景观别具一格,在最新潮的设计与老工业建筑的完美结合下,开辟出了一条别样的道路,真个园区的设计都是这样极具设计和强烈的工业造型美感相结合。</h3> <h3>在进厂生产区的一个空地有着一个艺术标志——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周边用玻璃围成七字型的墙,玻璃上面雕刻了艺术图案,在玻璃墙的一头有个时尚广场的介绍。</h3> <h3>今天这里有活动,人比较多。</h3> <h3>751的主打是服装设计。</h3><h3>这里是一个泵房,原设备保留在这里,改造一下变成了服装展厅,很有特色。当时有两个欧洲留学生也来这里,问我这是工厂,搞服装设计,我回答说:是,一个废的工厂。其中一个又说他们是来旅游的,第一次到这里,同时,竖起大拇指说:美。(他们会说国语)</h3><h3><br></h3> <h3>这个位于园区北部,曾经贮存15万立方米气体的罐体庞大醒目。罐体仍保留着历史的绿色和蓝色,斑驳的油漆和色彩斑斓的涂鸦让煤气罐看起来现代时尚,成为孩童、设计达人、时尚大咖以及众多园区来访者拍照的背景。</h3><h3>作为751的标志性设备——螺旋式大型煤气储罐则成为开演唱会的场地。巨大的圆形会场直径有近70米,钢铁内壁经特殊处理后,依然保留着铁锈的颜色,工业的气息弥散于整个会场。这个煤气储罐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共分5节,升起后最高端可达68米,而整体的容量可达15万立方米。这个过去储煤气量占全市供应量1/3的大罐,现在变身为时尚高端秀场,感觉特别震撼。</h3><h3> </h3><h3> </h3> <h3>原来的生产车间。</h3> <h3>原车间办公楼——今日的艺术酒店。</h3> <h3>昔日的厂大楼也成了豪华啤酒🍺餐厅。</h3> <h3>时尚氛围越来越浓厚,“设计师大楼”的建立也成了大势所趋。位于北京时尚设计广场核心地带的“设计师大楼”,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高24米,地上6层,地下3层,主要面向国内外时尚设计行业的一线实力品牌、国外期望进入中国的实力品牌、各行业知名设计师及原创设计、相关交易机构、高端配套服务设施等,培育中华原创品牌。</h3><h3><br></h3><h3> “设计师大楼”项目作为园区提升品质的核心项目,成为北京时尚设计的核心集聚地和地标性建筑。</h3><h3><br></h3><h3> </h3><h3><br></h3><h3> </h3> <h3>绿色的房屋——车托帮</h3> <h3>远处的两个煤气柜变成了——3D博物馆和名剧坊。</h3> <h3>煤气柜里面的内容。</h3> <h3>远远望去,那栋大楼,那可是奥迪研发中心大楼。</h3> <h3>这里仔细一看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了。👫</h3><h3>它原来可是热水循环厢,旧设备再利用。</h3> <h3>一边是保留完善的老工业机械和管道,一遍是紧跟时代的新潮建筑,这种强烈的时代对比只有在751你才能感受的到。</h3> <h3>时尚回廊”成核心展示园区</h3><h3>2013年,著名时装设计师郭培将在时尚回廊中开设“中国霓裳”体验馆,运用多种展示手段,不间断地呈现她的作品。“意大利生活体验”也将作为新的展厅向公众开放,届时将给整个园区带来一股意大利浪潮,各种文化和品牌活动将给参观者呈上艺术、设计、时尚、音乐、美食和葡萄酒盛宴。<br></h3><h3>时尚回廊也是751标志性建筑之一,原为对人工煤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脱硫塔,经过台湾建筑设计师的改造,这座面积3400平方米的工业建筑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功变身为集时尚创意与工业设计于一身的“写真建筑”。<br></h3><h3> 时尚回廊从去年开始投用后,如今已经成为751国际设计节的核心展示园区,承载着各大国内外品牌展览展示,论坛发布、推介交易等主要功能。<br></h3><h3> 时尚回廊内部,环形走廊被布置为“名椅走廊”,举办了设计师手工皮艺展室、意大利艺术玻璃展、荷兰空间艺术展等展览。<br></h3><h3> 未来的时尚回廊将以更加丰富的业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定期举办海峡两岸及国际时尚文化发布交流会、名椅家居展售交流、设计论坛、红酒交流会、新品发布、装置艺术、音乐和电影欣赏等各类活动。<br></h3><h3><br></h3><h3> </h3> <h3>室内:时装及艺术品的销售点。</h3> <h3>过去冒着青烟的烟冲已成了装饰品了,还有绿色植物为它点缀。</h3> <h3>在这里,当晚有一个文交会。</h3> <h3>这回廊桥的装饰还那么适合年轻人的口味。</h3> <h3>在回廊上面当晚有活动,</h3> <h3>不知道是少数民族的眉眉,还是穿着少数民族服装晚上做活动的眉眉。😃</h3> <h3>回廊下面还有一个老式的电话亭,感觉回到了那个时代。</h3> <h3>完美的艺术造型。👍</h3> <h3>两个艺术造型给751艺术区增添一份色彩。</h3> <h3>呵呵,原来是可以移动的啊。😄</h3> <h3>再来一张。</h3> <h3>当夜幕降临,绚丽的灯光打亮钢铁设备,老炉区又会焕发新的活力。“这是24小时都充满生机的地方,大家可以来751的咖啡学校学做咖啡、学花艺,听音乐剧。</h3> <h3>这原来是卷扬皮带输送煤的下面也利用的这么好。</h3> <h3>火车头广场就是751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798和751的分界线。相隔一条铁轨,一边是文艺范十足的当代艺术,一边是创意满满的设计和时尚。</h3><h3>751艺术区有着浓重的欧洲工业建筑特色,798艺术区则更多象征着时代艺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如今和谐地共处一隅。如果用“内秀”来形容798艺术区,那么用“粗犷”来形容751艺术区就再合适不过了。这里的蒸汽机车是一个时代的符号。</h3> <h3>火车头的到来,意味着原751这个产业老厂向文化创意园区“华丽转身”。走近火车车厢时,能回味到在逝去的岁月中气势磅礴的蒸汽机车带来的历史厚重,也能真切地感悟到时代的变迁与创意气息赋予老火车新生命延续。</h3><h3> 如今,“火车头广场”不仅展示了园区工业文明和休闲娱乐活动,更成为园区内很多服装设计师拍摄和新人婚纱摄影的首选外景地。</h3><h3> </h3> <h3>这里是老火车广场广场。</h3><h3>当时,这里有一个北京摩友群在这里搞聚会。</h3> <h3> 与751艺术区相邻的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从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2001年。2001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与751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br></h3><h3>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现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h3> <h3>墙上的老标语一一在目。</h3> <h3>装修中</h3> <h3>这家餐馆的名字有意思“后来菜馆”。墙上的老标语是: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联想到60年代的火热情怀。</h3> <h3>一家画馆。</h3> <h3>这是一家较大气的私人博物馆。当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去参观。</h3> <h3>也来秀一秀。</h3> <h3>751虽然和798紧密相连但是却不可同日而语,两个园区的风格也是大不相同,798里面是许多留存下来的工厂的老厂房,而751是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老煤气厂,留下来的更多的是各种大型的钢铁建筑和机器以及纵横交错的金属的管道。当代的798主打的是现代艺术,而751主打的是设计和时尚,更加的贴近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