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圣托里尼岛只是爱琴海上众多属于希腊的小岛之一。面积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万。旅行者大都不会放弃在岛上著名的费拉(Fira 首府)和伊亚(Oia)二个西边沿海小镇留下足迹。教堂建筑的蓝顶白墙特征,成了该岛以至希腊的名片。</h3> <h3> 悬崖酒店区山坡下的这个教堂因被国家地理杂志刋载过其照片,故“蓝顶教堂”(Agios Theodori Church)就此闻名于世。其实,岛上有蓝颜色屋顶的教堂比比皆是。</h3> <h3> 不同角度的观赏。(这里全部蓝顶教堂照片均为实地拍摄)</h3> <h3> 紧挨费拉镇北部的伊美罗维格利镇的悬崖酒店区。旅行旺季时,三、四个月前想预定入住都不一定如愿哦。</h3> <h3> 拍照地点,近蓝顶教堂的地方是费拉镇,悬崖顶上那一片白色酒店区就都属于伊美罗维格利(Imerovigli)镇了,没有可以开车上去的路,只能拉着行李箱徒步而上。</h3> <p class="ql-block"> </p> <h3> 站立悬崖之上,面向爱琴海,若此时看到了小島,可能是不知何时会突然爆发的火山。原本圆形的圣岛亦火山喷发后方变成如今月牙状模样。</h3> <p class="ql-block"> </p> <h3>(旅友拍摄)</h3> <h3> 右上角有位倚着阳台望海发呆的人,左下角山崖阴影下似飘着一只小船。浪漫,在于这上下之间?山坡上植被不多,难得见到有鲜花,这里远远望去的花坛吸睛的。</h3> <p class="ql-block"> 旅店泳池水面比海面高出几十米,看上去像在一个平面。</p> <p class="ql-block"> 岛上旅店都可俯瞰爱琴海,我们下塌旅店的泳池亦面向海面。</p> <p class="ql-block">奔六、奔七、奔八,同行姐妹。</p> <h3> 旅店 入夜</h3> <h3>(旅友摄影)</h3> <p class="ql-block"> 乘大巴,下午从费拉到伊亚(Oia)镇。正值旺季,人气亦如当地气温:双高迎客。每条登顶小路均被塞满了世界各地的观光客,人潮分流了一大半落日观景激情:也壮观。</p> <h3> 这里即是被誉为世界观日落圣地的伊亚镇。</h3> <h3> 落日盛景,想必不负我待。</h3> <h3>( 黄全京老师摄影)</h3> <h3> 非常聪明活泼好学跟着父母出游的小女孩,从阿拉斯加一直跟到圣岛。小学一年级,未读千字文先行万里路哦,人见人爱。</h3> <h3> 这位小帅哥是王颖老师的宝贝,还是幼儿园的孩子,记忆力特棒、知道很多典故、语言语境已颇练达,出口成章,试看未来的民族优秀人才。</h3> <h3> 面向大海依山而建,伊亚的酒店因有落日盛景的加持,其身价自然比其他地方高过不少。看看左边小路上旅客流,亦能感知一二。</h3> <h3> 夕阳西下时,落日成功地吸引了全部游客的目光,无一例外吧,我想。</h3><h3><br></h3> <p> 太阳西斜,此时此地小镇拥挤的人潮似有某种神秘仪式将至般的气氛,人们息气凝神,翘首以待各自的憧景。</p> <h3> 部分躲进山后时,感觉留下余辉的落日会加速下跌,直至消失。</h3> <p class="ql-block"> 这次从雅典乘渡轮过夜第二天到达圣托里尼島。除费拉、伊亚两个打卡地外,还租一天的快艇去岛最南端的红沙、白沙滩海域观景看到这座年轻火成岩島的特别美色,一般游历者可能较少注意到这一档节目。</p> <h3> 伊亚在圣岛北部,费拉在中部。这次我们一行21人还包租了一条崭新的机动帆船,驶往圣岛南端的红沙滩,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h3> <h3> 这种双体机帆船,最多可容纳25个人(包括船员3~4人),速度约可达25~30节。船内有做烧烤和碗碟清洗、冰箱等厨具。非常干净,游客全部脱鞋放在岸边柜内,赤脚登船。船内盥洗室甚至比飞机上的更干净,令人心情舒畅。</h3> <h3> 玩小快艇的,估计航速可颷达35节以上。</h3> <h3>红沙滩岸边的山体岩石。(下面这张为网络下载的红沙滩照片)</h3> <h3> 一路饱览火山喷发之力作,美哉壮矣。</h3> <h3>(严韬老师摄影)</h3> <h3> 沿岸山石多姿多色,可以想像千年前岩浆喷发飞腾又落下,由于温度、密度、元素成分及自由落体速度的不同而造就变化无穷雕塑般的山体岩石群。</h3> <h3> 阳光下的彩石山峦。</h3> <h3> 红色石山前突现一块银白巨石。(黄全京老师摄影)</h3> <h3> 银白色巨石后面不少旅行者在沿岛白色沙滩附近海中游泳戏水。</h3> <h3> 白沙滩</h3> <h3> 停泊小小港湾,解暑海水泳。</h3> <h3> 水面闪烁着阳光的星芒,添趣成影。</h3> <h3> 日落,揣着老天賜与的一路美图,返航。</h3> <h3> 万里无云。几乎是伊亚景象的再现,晚霞依然缺席,多了桅帆点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