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8月15日我与其他三百余名美术教师纷纷来到美丽的仙女湖城市——新余。8月16日,在学员代表激情的发言中,为期十天的全省乡村小学音体美教师培训开始了。</h3> <h3> 县教研室领导杜侦主任先风趣地告诉我们如何正确的发朋友圈,接着向我们说明要充分认识教师的光荣使命,并积极推进音体美专业发展。我们应以美育人、陶冶情操。总书记曾说:如果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没有童话、歌谣和大自然的云彩、花朵、鸟叫虫鸣,如果青少年的心灵世界没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如果青少年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不可能全面发展。教师要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陶冶人生情操、丰富人生阅历,提高孩子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去享受美,创造美。</h3> <h3> 下午,从一段轻松的手掌操开启了余莉老师的课堂。当今社会,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留守儿童常见的适应性心理问题有:交往、行为,认知、情绪、意志、学习等。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们要尊重孩子的节奏,以身作则,删除“不语言”,在课堂与生活中多用正面语言。真正做到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撑起成长蓝天。</h3> <h3> 17日,曹建林老师带我们领略了视觉素养的乡村小学美术创意教学。乡村是我们的根基,乡村是我们的天地,乡村最需要我们去发力、去联动、去奋斗、去开创。助力乡村美育,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新时代美育人的责任与使命。</h3> <h3> 黄丽丽老师向我们细致地解读了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h3> <h3> 8月18日上午,炎热的天气和大家的热情一样肆恣着。邓琼老师的这堂课把我们带进了美术手工制作的世界,非常有意思!我们欣赏了历届手工竞赛作品,也自己动手用彩色卡纸做了傩面具。</h3> <h3> 一个半小时的纸质手工制作,傩面具文化的初次接触,学员们的创意制作让人耳目一新!</h3> <h3>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充分了解儿童的行为,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温鹏老师带着我们分析了儿童美术课堂行为。对于美术学科来说,运动机能和视知觉发展两个方面决定了儿童发展。</h3> <h3> 美术教育,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应该二者结合。在前几日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的美术素养知识,今天我们就跟着朱丹老师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美术教学活动设计。</h3> <h3> 今天是8月20日,龙琼老师给我们带来了“造型•表现”教学领域案例分析的课程。只要你创作出一个形象,都可称之为“造型”,而“表现”则为表现内心情感。</h3> <h3> 肖红老师从《石头变变变》这一课来给我们进行“设计•应用”教学领域案例的分析。首先要进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经过肖老师的细心分析和设计,让小石头们变起了魔术,课程变得有趣极了!</h3> <h3> 8月21日,我们以《童谣童话》这一课为例,进行了“综合•探索”教学领域案例分析。学员们合作完成了会动的手偶童谣玩具,并且上台展示表演,大家都很用心!</h3> <h3> 基于教材,针对不同年级应该尝试不同的工具,进行递进式的教学。在熊继萍老师的课堂中,学员们将超轻泥土变成了一个个漂亮的设计品。</h3> <h3>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时间转瞬即逝。晚上,我们举行了全省乡村小学音体美教师培训班文艺汇演。整个会场都热火朝天,给本次培训增添了特别的色彩,也让我认识到我们乡村美术老师的多才多艺。</h3> <h3> 8月24日,最后一堂课,有趣的王一开老师带我们观摩了第六届全国美术优秀课录像,学习了各优秀美术教师是如何进行图像识别,如何进行美术教学。</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十天的培训就此拉上了帷幕,能够参加这次乡村音体美教师培训,感到自己是一名幸运者。虽然仅有十天的时间,但却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今后我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在教育这个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带着热情与希望而来,满载收获与成果而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