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吴伦敦

张映丽

<h3>  <font color="#ff8a00">吴伦敦,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师教育研究杂志编委,湖北省教师教育学会副会长。</font><br></h3> <h3>  因为一个讲座,遇见一个幽默风趣的智者,一个治学严谨的学者,一个让人心生敬仰的优秀培训师,窥见一个有趣的灵魂。</h3> <h3>  那是8月15日的下午,我们照常于2点10分左右去教室上课。推开教室门,有人在,50来岁精神矍铄的长者。第一反应他是我们的授课老师。下午2点30才是正式上课时间,但他比所有学员都到得早。他提前安装调试课件,一丝不苟的态度让人心生敬意。</h3> <h3>  及至听他的课,我们更是被深深吸引。他给我们讲课的内容是《如何设计一节优质培训课》,首先让我震撼的是他的ppt制作,每一张灯片的文字都恰到好处,简洁舒适,表达非常精炼准确,注重对称。这方面我们可从他的七个方面的大标题上窥见一斑:</h3><h3> 一、有思有悟:一节好课标准</h3><h3> 二、知己知彼:听课对象调查</h3><h3> 三、清晰逻辑:内容结构设计</h3><h3> 四、珠联璧合:合适方法设计</h3><h3> 五、石破天惊:精彩导入设计</h3><h3> 六、回味无穷:精彩结尾设计</h3><h3> 七、如虎添翼:辅助工具设计</h3> <h3>  他的语言幽默,引人入胜。在授课过程中,吴教授时而举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时而带着我们做游戏,诙谐的语言贯穿了长达三个小时的讲堂,课堂气氛轻松而愉快。</h3> <h3>  吴教授善于组织游戏,这一点让我更是钦佩。本以为学者年纪较长,所上的课应该是严谨有余,活泼不足。但吴教授却是个中高手,所组织的游戏都很到位,尺度把握正好,游戏设置能很好地为授课服务。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心有千千结”:第一步,8个学员站成一个圆圈,互相牵手,吴教授提醒学员记住自己的左右手所牵分别是谁;第二步,学员随音乐在圆圈中自由转动,音乐声停,在新的位置上再次牵起最开始牵手学员的手,手纠结成网状;第三步,学员们合力解开“千千结”,回归最初位置。</h3><h3> 这个游戏给我们的启示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核心是盘散沙,没有思考出路迷茫,没有合作必定失败。吴教授对游戏的解读适时又到位。</h3> <h3>  吴教授对“赢”字的另类解读,让我印象很深,最上面的“亡”字提醒我们要有安全意识,中间的“口”字告诉我们沟通能力很重要,下面的“月”“贝”“凡”分别指工作效率、成本意识、平凡心态,拥有这些,我们才会“赢”!</h3> <h3>  一个讲座下来,吴教授收获粉丝无数,我们安仁班50个学员全部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小迷妹们更是冲上讲台与老师合影,引来妒羡一片。</h3> <h3>  过了爱冲动的年纪,心湖很少能被激起涟漪,但写下这些文字的同时,我对吴教授的景仰却更添了几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