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第二年,我柴米油盐的现实

Mary

<h3>  五月份回到春意盎然的巴黎。没再去旅游景点打卡,除了去了趟南法和诺曼底海边,就是试着向当地人一样生活。逛菜市场,逛跳骚市场,到农场摘黄瓜西红柿玉米;到乡下去买有机的鸡蛋熏肉和苹果汁。吃够了应季水果如桃子、樱桃、草莓、李子和甜杏;学着向巴黎人一样烹饪和享受美味的食物,不过多纠结于多少卡路里,反正见人家胖子也不多。了解了一下法国本土品牌的服装,也耳濡目染法国女人喜爱的搭配风格,少入了几件单品,希望不是东施效颦,估计一回到美国就又不自觉打回原形。不再害怕走丢,大街小巷不紧不慢地随处闲逛,感受巴黎的艺术之风,浪漫情调和百姓的云淡风轻。跟着地铁报站名,次数多了,我的法语发音也越来越像了。</h3> <p>距La Défence 火车两站地, 6分钟火车车程的郊区Saint clould 小城环境优美,街道建筑非常漂亮,小城与埃菲尔铁塔遥遥相望,山脚下就是塞纳河。当我第一眼看到这里就放弃了市区的几个选择,马上决定就在此安家。虽然当初并不熟悉巴黎周边的环境,而且这里的房租也是最贵的,可两年下来越是发觉我当成的选择果断正确。</p> <p>小城中心的政府大楼和教堂广场。</p> <h3>小城居民的房屋建筑与街道,有些已是百年建筑,即便维修改建,也维持着法国的风格与色彩,能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过,很幸运。</h3> <p>老历史老建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座私人宅子的花园捐给了市政府作为开放性公园,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我住的公寓就是它的后花园,百年大树遮天蔽日,环境优美。</p> <h3>去城里火车站的火车L,U和Tramway T2是连接小城与小巴黎的交通,便利快捷。</h3> <h3>清凉的塞纳河水,两岸的船家和不远处法国的金融中心La Défence.每天傍晚散步可以到此,偶尔可见红遍天的晚霞。</h3> <h3>穿过涂鸦墙的隧道,仿佛也穿越了历史空间。</h3> <h3>上山下山,不用刻意锻炼,走路伴随着每一天。</h3> <p>公寓的庭院里,邻居出街,狗妞散步,鹦鹉在嬉戏。我住的公寓建在一个植物学家的后院,前院和老房子已经捐给了政府,作为公园绿地。院子里有几棵四百年的松树和野栗子树,给予了文物级的保护。六只野生鹦鹉就生活在院子里,苹果,梨,李子和杏树的果实丰富。</p> <p>院子里的果树,春天闻花香,秋天见果实,一年年既养育着百鸟,又回归大地,让美好生活循环。</p> <h3>人到中年,有花有陪伴,无他求。</h3> <h3>穿过塞纳河,就是巴黎最著名的Bois de Bologne 森林。这里是附近市民们锻炼休闲的首选,也是自行车爱好者们喜爱的骑车路线,自行车专用道路况极好。只是到了晚上,森林公园靠近公路的边上, 就会出现一些穿着暴露的站街女,这是白天盛世后面的另一世界。</h3> <h3>周末快乐,出发了!法国民众对自行车的热爱已经深入到骨髓,再窄的路也得给自行车留出一条专用道。</h3> <h3>小城著名的医生私宅建起的博物馆,也是小城文化中心,孩子们常一群群跟着老师参加活动听故事,看个展。旁边就是小城图书馆,没有拥挤没有喧嚣,约上好友在博物馆大厅聚上一聚,非常不错。</h3> <h3>第一场秋雨之后,小区门前洒满落叶,一丝凉意和湿润赶走了暑热。和枝叶婀娜的梧桐树相比,我更爱高大挺拔的野栗子树。</h3> <h3>巴黎皇宫前,建筑的几何图案与线条。</h3> <h3>夏天,连衣裙是每个女人的必备单品,无关年龄胖瘦,飘逸的裙摆多彩的颜色才是巴黎迷人的主角。</h3> <h3>看摄影作品展。如果你喜欢,巴黎的各种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特展、美食节音乐节会让你陶醉其中不能自拔。</h3> <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法国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 1826-1898)出生在巴黎的建筑师家庭,一生有8000 幅作品。他主张美的色彩不能照抄自然中得到,必须利用想象,思索和梦幻才能获得。他的画大多是宗教传说和神话故事,技法是古典主义,思想是浪漫主义,而表现出来的又是魔幻主义的。</span></h3> <h3>小皇宫常规展。巴黎文化部门管辖的小皇宫博物馆全年免费,常规展就非常惊艳,庭院里的茶室和最先开放的满树樱花,是迎接巴黎春天的最好去处。</h3> <h3>巴黎区间火车上。这趟周末从Saint lazare火车站 经家门口到凡尔赛小城的区间火车,车新,装饰艳丽,有空调,人少,很是舒服。书对于法国人来说,是个好东西。据说香港地铁上是看马经和明星杂志,而地铁或休息场所老百姓集体读小说的国家非法国和德国莫属。</h3> <h3>薇薇安拱廊。巴黎的拱廊建于18 世纪末,在18 世纪的商业繁荣中得到极大的发展,并被称为19 世纪巴黎现代性的象征。20 世纪20 年代以后有不少在城市改建中被拆除,也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由盛世转为“末世”的标志。</h3> <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寻找巴黎旧时光。巴黎最有市井气息的Passags des Panoramas 。</span>小仲马与茶花女第一次相遇的剧院就在这条拱廊,当仿佛旧时光伴随着文学作品展现在眼前时,一瞬间恍惚了。</h3> <h3>拱廊里的旧书店与老读者。</h3> <h3>巴黎的日餐之多出乎意料,饭店常常坐落在主街热闹场所,感觉比中餐多。</h3> <h3>典型的建筑和街道,也是路痴玩捉迷藏的好地方。</h3> <p>七月十四日,法国的国庆节。艺术的高雅与音乐的融合让浪漫的烟火表演直击灵魂。</p> <p>懒散的法国人倒是有种与生俱来的艺术创造力,这一点上算是让缺少审美的理工男与我这个音乐白痴开眼了。</p> <h3>市民的节日庆祝活动。</h3> <h3>载歌载舞的表演。法国人的浪漫与激情名不虚传。</h3> <h3>巴黎随处而见的军人武装巡逻队。一名蹒跚学步的幼孩闯进巡逻队之中。</h3> <p>市区规划很好的巴黎,也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La défense 就是美国的华尔街。</p> <h3>雨中人</h3> <h3>文艺的塞纳河左岸,漂亮的小店,街景小巷,是体验巴黎风情的好去处。</h3> <h3>热闹之后的片刻宁静。</h3> <h3>巴黎有高大上的餐厅,侍者带着礼貌的假笑,也有游客如织的热闹小街,各国街边美食香飘四溢,令人垂涎欲滴。</h3> <h3>地铁14 条线和RERA-D线,巴黎人离不开的交通工具。铁路工人偶尔罢工,好在都是在周末。今年黄马甲周六不消停,反而铁路罢工停了。</h3> <h3>地铁站的装饰和广告很有特色。但大多数地铁站老旧昏暗。</h3> <p>塞纳河上的桥最有故事。桥头感受夕阳西下,河水金波涟漪,那一刻,真是感受到了巴黎美丽的灵魂。</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经历了世界震惊的巴黎圣母院大火之后,希望有生之年,能再看到她崭新的身姿。</h3> <h3>塞纳河上的桥,你的岁月、沧桑与妩媚也融入了我的内心。</h3> <h3>玫瑰园里的蔷薇</h3> <h3>很久很久没有拿相机了。巴黎出门还是要小心,游人多的地方小偷也多,这是目前欧洲国家的大问题。</h3> <h3>铁线莲。门口街上一户老房子门前经常爬满这种花,第一次见,很雅致。</h3> <h3>诺曼底地区多维尔海滨,巴黎人度假的后花园。</h3> <h3>让人陶醉的海和奋力刨沙坑的狗妞。</h3> <h3>夕阳下的大海,浩瀚多姿。能有幸在这里或扬鞭策马,或惬意漫步,都是最幸福的事情。</h3> <h3>热闹的玛黑区玫瑰街,右岸的地标之一。</h3> <h3>风情万种的Rue Crémieux,一条五彩缤纷的网红街,不过当地住户已经不胜烦扰。</h3> <h3>卢浮宫附近,当年卢梭等人光顾的摄政咖啡馆。这位生前被认为的废青,死后,跟他的老对头伏尔泰一同被葬进了巴黎先贤祀。他的《忏悔录》,值得一读。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卢梭、 伏尔泰、福楼拜..,有他们的巴黎将永远被后人喜爱。</h3> <h3>跟历史建筑相比,巴黎的现代化建筑并不是海市蜃楼,多雨的巴黎,更是生活中的常态。</h3> <h3>翁佛勒小渔港,巴黎近邻,诺曼底的又一颗珍珠。</h3> <h3>老街窄巷,花团锦簇的艺术门廊,让人流连忘返。历史与艺术,文化底蕴与建筑特色,这才是让人痴迷的法兰西。</h3> <p>&nbsp;家门前的火车站可以遥望埃菲尔铁塔。今年等不到逛圣诞集市了,要飞回温暖的德州家人团聚。想念巴黎那暖暖的热红酒和有雪的圣诞节,明年再见! &nbsp;</p><p> 一九年八月 Saint Cloud, Fran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