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哈姆雷特城堡原为丹麦的--卡隆堡宫意为“皇冠之宫”,始建于1574年,1585年竣工。资金来自菲特烈二世国王(1559-1588)对经过欧尔松海峡船只所征得的通行税。此堡由荷兰建筑师设计建造。宫殿用岩石砌成,褐色的铜屋顶气势雄伟、巍峨壮观,是北欧最精美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宫殿。相传当年莎士比亚就是以卡隆堡宫为背景写下了那不朽的作品《哈姆雷特》亦称《王子复仇记》的,卡隆堡宫也因此而闻名遐迩。故卡隆堡宫又称为哈姆雷特城堡,为此,人们在古堡外院的墙上塑造了一幅莎士比亚的浮雕像,以此作为纪念。该城堡一直是北欧最重要的文艺复兴时期城堡之一,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参观哈姆雷特城堡是此次丹麦行的一个自费项目,城堡上午十点钟开门,我们去的时候还没开门,就在城堡外围转了一圈。</h3> <h3>这座古老的城堡,坐落在哥本哈根市东北45公里处西兰岛的尖端——赫尔辛格市的海边,与瑞典的海尔辛堡市隔海相望,地处波罗的海出港口之一的欧尔松海峡最窄的出口处。原址上的古堡建于1420年,旨在防止海盗肆虐,为保护海上运输起过重要作用。</h3> <h3>海港口停放着许多帆船。</h3> <h3>过了这座浮桥就进入哈姆雷特城堡。</h3> <h3>城堡头道门 ,凭票入古堡的第一道大门。</h3> <h3>纪念品小店外的炮位。</h3> <h3>卡隆堡的护城河,紧贴城墙的环形水带,不仅有防御功能,也为建筑美增彩,城堡在水中就像一艘准备出发的航船。</h3> <h3>穿过一道门,还有一道门,这城堡还真是堡门幽深呢!这道门是城堡庭院入口。</h3> <h3>厚厚的一层层的城门通道</h3> <h3>《哈姆雷特》演出海报。相传当年莎士比亚就是以卡隆堡宫为背景写下了那不朽的悲剧《哈姆雷特》的。直到现在,这部《哈姆雷特》名剧还在此上演。</h3> <h3>听导游讲解哈姆雷特城堡的故事</h3> <h3>卡隆堡外院墙上的莎士比亚浮雕像。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h3> <h3>外院墙上每一尊雕像都有一个故事。</h3> <h3>哈姆雷特城堡内庭院</h3> <h3>《哈姆雷特》现场版演出地场</h3> <h3>莎剧《哈姆雷特》在此演出的盛况。</h3> <h3>照片中的演出现场正是下图中的卡隆宫堡的庭院,王公贵族们盛装出席座无虚席。有木有看到在观众席中间的那个水井?</h3> <h3>现场版演出场地,水井安在,它曾收纳了多少的人声鼎沸!</h3> <h3>现水井里的水可以直饮。</h3> <h3>城堡内每天都有演职人员在表演《哈姆雷特》的部分片段。</h3> <h3>讲解员给大家讲卡隆堡宫的历史、建筑结构、现状等情况,现在的卡隆堡宫参观游览的主题就围绕莎剧《哈姆雷特》在进行。</h3> <h3>进入城堡内参观。</h3> <h3>城堡内楼道</h3> <h3>城堡二楼的书房里,大幅的哈姆雷特肖像油画摆在醒目位置。</h3> <h3>卡隆堡宫国王画像。</h3> <h3>城堡室内的情景演员。</h3> <h3>室内表演《哈姆雷特》剧情片段。</h3> <h3>价值连城的宫廷油画。</h3> <h3>宫廷舞厅。</h3> <h3>城堡室内陈列着各个时期《哈姆雷特》剧组演员的图片。</h3> <h3>莎剧《哈姆雷特》的男主角。</h3> <h3>美国著名演员费雯丽。</h3> <h3>费雯丽也曾来此演出过悲剧人物“奥菲莉亚”一角呢!</h3> <h3>哈姆雷特城堡全景图</h3> <h3>古炮台上飘扬着丹麦国旗 。城堡周围,炮位齐列,红底白十字的国旗迎风飘扬。丹麦国旗历史久远,是世界上第一面“国旗”,自1219年即使用至今,也对其他很多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的国旗设计起了重大影响。其他基督教国家也仿效采取各种十字图案设计国旗,以至后来中世纪几乎所有国家都是采用宗教标志设计国旗。在法国的三色旗出现以前,可以说世界所有国家的国旗设计都受到丹麦国旗的影响。这次我们所去的四个北欧国家的国旗,都是由不同颜色的十字图案组成。</h3> <h3>同行的老同学、老同事合影</h3> <h3> 城堡上的古炮台,古炮的威严,讲述着几百年前的战事。纵观丹麦历史,也是与其他任何王国一样,与邻国分分合合,最终靠武力打下的天下。当时代走向文明的现代社会,人人都祈望和平,但愿像哈姆雷特那样的悲剧不再重蹈覆辙(安内),但愿每一个要塞的大炮永远不再鸣响(攘外),坚守和平,祈福人类!</h3> <h3>在古城堡上遥望波罗的海和海对岸的瑞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