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本文的图片是美国德州休斯顿的莱斯大学标志性建筑</b></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学札记(三)------胶带与橡皮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图/文 马维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主要原因可能是家长生得不聪明,也可能是老师教得不好,等等。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大家都明白的,不用想就能想到的。然而,事情总不见得就那么宏大和无可奈何。如果老师教得好,学生勤奋又踏实,学生的成绩不好只有一个原因:基因不好。这是无法归因的归因。还有原因吗?有!看看学生离不了的胶带、橡皮和改正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胶带、橡皮似乎是学生必备的学习用具,用来修正、涂改书写错误,原本是没有问题的,然而,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现象很简单,本质却复杂。不但有问题,况且很严重,只是一般人不在意罢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某一天听课,见到在上课的过程中,某学生用胶带粘原来写下的东西,费时一分多钟, 期间老师在讲新知识,她应该听讲,但因忙于胶带而没有听,老师已讲过了很多,老师的PPT如秋风扫去的落叶,哗哗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用胶带粘呢?”我悄声 问我旁边的也用胶带粘东西的女生,她回答,“写错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能写错 呢?”,我们会发现,我们能写错可能不是因为不懂,而是因为不严谨细致,不严谨细致是学 习习惯,思维品质不好,这又恰巧是因为我们无原则地用胶带和橡皮造成的。如果我们尽量少 用或不用胶带橡皮,那么,我们 should(应该), can(能够), will (将会)养成一种严谨细致的思维品质,力求一步到位的良好学习习惯,发 展一种有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发现使用胶带橡皮处理的问题多半是没有经过思考 或思考不够造成的,不论是做课堂笔记还是做题,都是为老师,为家长而做,为了好看,或 被程序化了。本来操练的过程很重要,但事实上是答案唯一重要,能完成作业是唯一目标。这首先是认识的问题,其次是操作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把那位学生的橡皮拿掉,她几次 下意识去拿橡皮而找不到,最终她生我的气了。我问她,“把错误划一下就行了,让错误放着, 很有用的。”看起来她不接受我的说法,因为她不懂其中的厉害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外,她现在已经习惯 养成自然了。我不知道习惯用胶带橡皮弄好看的学生把他们一年或数年前的被弄得美观整洁的作 业、课堂笔记拿来看看将会有何感想,但又转念一想,他们早已不习惯思维或不能有效地思考问题了,因而,可能什么也不会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以为当那位学生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也许她才会在学业上有很好的进步: 其实错误是个好 东西,一旦产生了,需要我们分析解决,不能简单拿橡皮胶带把它消灭掉。错误被擦掉或粘掉 ,表象发生了变化,“好看了”,但实质上错误还存在,且以更加隐蔽危险的方式存在,错误的后台还运行着更加可恶且持久的东西。表面好看是好看了,但学习过程和结果都很丑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室内,胶带“嚓嚓”声此起彼伏,蚕食着学习者宝贵的时间,蚕食着他们愉悦的心情,蚕食着学习效果。很多学生作业做不完,为什么?其中的缘由很可能就在橡皮、胶带的使用过程中。</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寒假里我经历了这样一件事,让我很生感慨。应家长的要求,我检查一名初二学生的寒假英语作业,我发现她的作业非常整洁,没有错误,做得太好了,我有点纳闷,怀疑学生抄答案,但学生的解释是这样的: 老师叫我们把错误弄干净,然后填上正确答案,不能在错误x的 地方涂改,这样看起来美观。学生无意间翻到某一页,有一道题前面有个红色的叉,她立刻用手捂住了那个叉,神情紧张,脸色因羞愧而涨红,同时给我解释: 本来想用铅笔标注错题, 完了可以擦掉,但没想到用红色中性笔划了一下,擦不掉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份,作为市教育局督导组成员,对某个中学搞了三天督导,第二天我查阅了高一,高二各两个班的英语作业,我感到郁闷、无奈、厌恶。我查阅不下去,其实也没有必要查阅了。我在最后的反馈总结会上发言,我不需要看谁的脸色,我就说了几句实话,“学生的作业太整洁了,所有我翻阅过的两个年级四个班的英语作业本,没有一个学生有错误,没有一个作业有涂染勾画的痕迹,甚至连学生普遍用胶带粘的痕迹,使用改正液等的痕迹都没有。太厉害了,不是学生厉害,是我们老师领导们太厉害了!为了应付检查,学生抄写这样的作业要浪费多少时间,多少精力,有意义吗?本来是孩子们的思想智慧活动,变成了毫无意义的体力活。孩子们点灯耗油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他们的三观将受到怎样的扭曲和污染!如果我能看到一个真实情况,或许还可以提出一些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建议,现在都这么完美了,我什么也不知道。教育是为了个体成长发展的群体活动,但是,我们为了领导高兴让学生集体弄虚作假,教育的本质丢了,教育的功能被异化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会上我很激动,也很生气。因为我觉得兹事体大,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在哪里?我私下里认为答案就在中小学生的胶带上和改正液里! 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微薄,万千人的教学理念和学习行为发生那么一点点改变,其力量将磅礴无比,改变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起来美观”就这么重要么? 练习是学习者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形式,一种手 段,通过“练”而“习得”,知识在练的过程中同化、顺应,在练的过程中将新学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已有知识体系中; 在练的过程中去认识、思考、消化学得的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至于在做题的过程中的书写是相对次要的,书写是用有形的符号记录着无形的思维,因为思维着,才能灵活变通,才能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这样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得到正确的答案是做题过程的必然结果,而不能是做题的唯一目的,如果以得到答案为目的,那么,练习就会失去其本真意义和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练习的过程中出错是很正常的,某种意义上来讲,不出错是不正常的,肯定是某个方 面有了问题,要么程序出错了,要么理念有问题。失败是成功的母亲,错误是进步的阶梯。不能故意出错,但出了错不必慌张,不必遮掩,错误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分析判断的机会,思考的内容,实践的案例。学习就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个体在克服学习、实践中新的矛盾的复杂心理活动,其中主要是思维活动。心理学家们认为,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但仅仅满足提出问题是不够的,提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习习惯,思维品质,问题产生、解决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原本错误因知识欠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而产生,现在又增添因为坏习惯而产生错误的渠道; 原本研究错误是为了同样的错误不再发生或少发生,但因为我们按时把错误嚓嚓干净了,错误被忘记了;见到错误很恐怖,眼不见心不烦,把它们消灭于有形,但是,它们存在于无形,因为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同样的错误不断出现,需要无限多的时间去重复。嚓嚓出了更多更可怕的错误,诸如价值观方面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写错了,简单地用笔划去,会省出很多时间;有时间就可以从容地把要写的内容思考清楚,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习惯于把问题想清楚,学习过程得以优化;高品质的学习过程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成绩自然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胶带和橡皮制造“看起来美观”,嚓嚓一个写错的符号很简单,但是,学生见了作业上 的错误就发怵,脸红,学生对待错误的价值判断出了问题,价值观被输入乱码,我们无法用 胶带和橡皮把它弄好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非常不幸的是,胶带和橡皮不一定能取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每当给新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侯,就把胶带和橡皮讲讲清楚,严禁学生课堂内使用橡皮、胶带、改正液,作业本上是不能有使用橡皮、胶带、改正液的痕迹,否则,写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要用胶带?”,200字,写得认识清楚明白为止,如果简单地认错,打保证,下决心,重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中一年或三年下来,还是有学生说,“老师,难啊,都多少年的习惯了,只要写错,很自然地拿上胶带了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字数:3495</p> <p>作者简介:马维学,正高级、特级教师。教英语,吃饭穿衣,不辱使命;写文章,明辨事理,记录生活,静中取动,于无声处凑热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