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镜中出现华裔面孔,必须开枪击毙!我军已经为此付出代价

铁血军事网

当瞄准镜锁定的是一张华裔面孔时,你会怎么办? 近些年,华裔士兵的身影频频出现在战场上,还有其所属战斗单位所到之处,包括南海及周边,想必任何人都会感知距离并不遥远,下图便是美国尼米兹号航母访问香港期间,当地媒体在采访一名华裔女兵。 若说给国人最深的印象,当属发生在伊拉克的一幕——巴格达的萨达姆铜像被美军坦克拉倒了,将绳索套在铜像脖子并蒙上美国国旗的人,便是美军的一名华裔士兵陈同欢。 这一幕因为太具象征意义了,而被全球媒体转播转载。 需要说明的是,陈同欢本属缅甸华裔,其母在避难美国一星期后生下他。而被其蒙在铜像头部的美国国旗,正是9·11当天五角大楼悬挂的那面。 仍是在伊拉克,2006年1月9日,中国籍美军士兵孙明遇袭中弹,进而成为美伊战争中首名阵亡的“中国士兵”,美方不仅为其颁发了铜星和紫心勋章,还追认为美国公民。 需要说明的是,孙明属于新移民,在拿到绿卡后才加入美军,而有一些人是为了拿到绿卡才加入美军,最为著名的便是在读博士赵潘书。 这人在2016年参加了美国紧急人才征兵计划,并进入预备役,两年后美军却以“安全威胁”为由,一脚将其踢出军营。气火攻心的他竟然找媒体大吐苦水,并表示:“我非常想为伟大的美军服役。” 显而易见,他若是到了战场上肯定不会顾虑对方是谁,只要是非美军战友,那便全是敌人。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一直在强调“战场”,而在战场上也会分敌友,中美在二战期间便是盟友,当时美军有近2万名华裔士兵,其中华裔少将程胡时任西格斯比号驱逐舰舰长,曾在一次海战中击落20架日本神风战机,为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 除此之外,华人华侨捐赠了大量抗战物资,有的甚至返回祖国直接参战,而在开国将军中也有他们的身影,包括1名元帅、2名上将、2名中将、4名少将,其中叶飞上将的母亲是菲律宾人。 继续说战场上的事,这次是在抗美援朝期间,我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中发起长津湖之战,一举围堵住以美国第10军为首的6.5万人多国部队,虽经浴血奋战,仍被敌方逃出大部。 在此战中,一名华裔美海军陆战队少尉可谓是大出风头,以至事后领到一枚银星勋章并获得重用,只因他凭借“母语”在战场上高呼:不开火,我是中国人。由此,令被蒙蔽的志愿军遭受重大损失。 这人叫吕超然,他是美海军陆战队的首名非白人军官,《纽约时报》称之为“率领美军与中国作战的华裔战争英雄“。 多年后,他在面对媒体讲述这一经历时,仍然在为自己的行为津津乐道,没有半点反思。 诚然,中华传统也讲究“各为其主”及“兵不厌诈”,但若“诈”到他这种程度,势必会为人不齿,当然美国人不会在乎这些。此后,他还参加了越南战争。 需要说明的是,这人有过两次婚姻,但未育一子绝后了。 总之并重述“各为其主”,既然到了战场成为对立方,那就别婆婆妈妈地念叨道德经了,只需扣动扳机即可! 当然喽,如果临阵举手投降的话,我军也会按照“优待俘虏”的老传统一视同仁。如果效仿二战时期成为盟友的话,那就并肩作战一致对敌呗,没有什么好纠结的,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