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年的盛夏有幸来北京学习,观礼学习,讨论提升,自然是大开眼界。可回京之时,朋友打趣的说,怎么这次没看见美食的照片呢?其实,关于美食,这趟在北京着实没有辜负,无奈照片太多,感触太多,只好另外专门写下一篇关于食物的文字。老北京汪曾祺先生有一本书——《生活是好玩的》,今天这篇文章就借用了先生的标题。</h3> <h3> 到北京的第一天,我和同事来到了房山偏僻的修德谷,办理入住后,得知这一顿晚餐是没有着落了。两个吃货着急忙慌的来到了修德谷德小卖部,发现这里唯一带咸味的食物就是素食榨菜,只得搬救兵,找了活动的主办方开车送我们去几里开外的小镇上寻觅食物。在寻找美食的同时,我们恰好也领略了京郊外的田园风光,清澈的小河,岸边的柳树,水中的浮鸭,临河的小桥, 倒也是偶得也难得的风景。</h3><h3> 老北京火锅,对我们要的就是这个味儿!一家小店突然就这么不期而遇。服务员是朴实的农村大姐,特别和气的给我们推荐的食物,羔羊肉,手切牛肉,通通端上桌来,临末,我们还特意要大姐给我们做了一个现烤的芝麻烧饼。不知是时间太晚,我们肚子饿了,还是北京的羊肉就是这么的鲜美,铜锅里滚烫的热油,下锅就立刻涮熟的薄薄的羊肉,拌着老北京特制的麻酱,我懂得了肉食的真谛。</h3> <h3> 接下来的日子我就不说了,因为在修德谷里只有一种食物选择,那就是素食。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三天过后,我居然对那硬邦邦的老面馒头产生了许多的好感。掰一小块放进嘴里咀嚼上几口,股淡淡的甘甜和来自小麦的清香在口腔里静静的回转。这里的食物与修德谷修身的氛围,倒也是相得益彰。</h3> <h3> 学习结束之后,我开始了北京游玩旅程。16年在北师学习之余尝遍的美食地图中,地道的北京烤鸭是务必要再打开一次的。在京城名店大鸭梨中,我再一次的饱尝了北京名吃北京烤鸭。脆薄金黄的鸭皮,泛着蜜汁的光泽,蘸上白糖,香甜的滋味,焦脆的口感,人间至味。能让一个女人完全忘记卡路里的食物,你应该能够想象它的味道有多美。</h3> <h3> 在紧张的旅程之中,高中的老友不辞劳苦,有空就在下班后穿越了大半个北京城,带我们继续品尝美食。那日,我们在参观玩故宫博物院后,老友给我们选了个著名的新疆菜馆——巴依老爷。奶香浓郁,但是有些略酸口感的新疆自制酸奶,羊肉大葱葡萄干混合炒制的新疆手抓羊肉饭,超大牌的新疆大盘鸡,凉拌素菜,烤羊肉,烤板筋各种新疆烤串,当然,这是一定少不了的,就是一瓶冰镇新疆大乌苏,这一顿让我们吃得特别开怀,完全忘记了吃相。</h3> <h3> 在这带着孩子在北京地铁穿梭的繁忙旅程中,终于也有一个闲日,在国贸里悠闲的打卡了了一顿日料,一杯香浓的咖啡,用照片直接来展现美味吧!</h3> <h3> 在北京的数日中,有一家店,我们去了两次,一个河南人开的羊棒骨餐馆,超大一锅的羊排羊蝎子,加以香菜点缀;羊蹄炖的软烂,还透着一股特殊的香味;抻面的口感特别筋道,大盘的凉菜清脆可口,还尝到了一种特别的啤酒,据说保质期只有七天,是啤酒原浆。深夜里,在异地和异乡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递过的一根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比食物更有滋味的是老板的热情和质朴。</h3> <h3> 离开北京最后的一顿,我们选择了奥体购物中心的小吊梨。这也是我心心念念的一家餐馆,这家店的生意好到超乎想象,弟弟五点钟就在这儿排队等位,一直到七点我们才吃上这顿来之不易的晚餐,一壶吊梨汁是必不可少的,银耳梨蜂蜜相互调和,据说需要经过一整夜的铜锅熬制,才会出现这种色泽金黄,汤汁浓稠的小吊梨汁,香香甜甜冒着热气的梨汁下肚,感觉从口腔到喉咙,再到心肺里,都有一股润润的甘甜。接下来的烧鸡,清梨拌菜,虾仁梨球,椒香排骨,正宗的北京炸酱面,好想吃土豆,白糖芝麻烧饼,轮番上桌,一行人自然也是吃得“风卷残云”。</h3> <h3> 记录到这里,关于这一趟的美食就要画上句点,北京食物似乎并没有属于自己特殊的风味系统,它大概是融合了全国各地不同地域,不同风味的食物品性,可这又怎么样呢?口味单调一点,而因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就像先生说的那样,人生少忧虑,生活才好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