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长---徐玉生

老兵不老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3><br></h3><h3><br></h3><h3> 我的老班长叫徐玉生,73年在辽宁营口市入伍。他当时是炮兵21团6连报话班班长。个头不高,小胖子,很白净,说话就笑,讲话时经常爱用那胖乎乎的食指来回摆动。我在新兵连集训结束后,那应该是76年的春天,被分配到他的班里,开始了我和徐班长的交往。</h3> <h3>  到连队不长时间,我连奉命到大连周水子野营拉练。连队驻扎在离海边不远的老百姓家,车炮场(那个时候部队施工也要带武器装备)安置在海边沙滩上。那年的春天,风非常大。赶上大风天,海面波涛汹涌,海水拍打着沙滩,发出阵阵响声。我们这些内地来的新兵,第一次见到海,很是好奇!安顿好车炮后,驻足海边,一边欣赏海边的美景,一边嬉戏打闹,不忍离去。</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p style="text-align: left;"> 晚饭后,连长召集全连集合,总结一下第一天到驻扎地的安置情况。随后,非常严肃的告诫全连:(他是个四川人,讲普通话带四川口音,所以,印象深刻。)“苏联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经常派特务,坏分子搞破坏,海边就是前沿阵地,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护好我们自己,保护好武器装备,特别是车炮场,你们千万要守护好!”当天晚上,我被排在半夜时间去车炮场站岗,按规定,车炮场是军事重地,是重点守卫场所,每个班要有两位哨兵。到了接岗的时间,我一个人去了车炮场,确不见另外一个老兵来(连队分散住在老百姓家里,互相招呼不方便,而且,和我同岗的是一个老兵,不是一个班的,我刚下连队,还不熟悉。其实,到后来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来),我只好一个人完成站岗任务了。</h3><p style="text-align: left;"> 由于车炮场是临时修建的,没有围栏,也没有岗位亭,只要随便警卫就可以。我在想,这要溜达上几圈,两个小时的时间应该很快就会过去。</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哪曾想,不一会的功夫,海上起风了,这个风越刮越大,海浪从远处打来,四周哗哗的响声越来越大,炮衣被海风吹的发出那种奇怪的声音。我开始紧张害怕起来,耳边响起了连长的声音:“敌特……偷袭……。”我担心敌特对车炮场搞破坏,我更担心自己被敌特抓了“舌头”(小时候看电影,都有我军敌军互抓“舌头”的故事情节)。我,我怎么办?回去叫人?车炮场不能空岗,现在没有地方躲,也没有地方藏?哎!有了,我把炮衣打开一个缺口,钻进去,坐在炮架上,露出个脑袋,再把炮衣盖上。我暗想,如果,敌特来了,我在暗处,他在明处,说什么我还是有准备的。哈哈!我暗自为自己的小聪明偷偷窃喜。迷迷糊糊胡思乱想中,我听到了战友的呼喊声,换岗的战友来了。</h3><p style="text-align: left;"> 车炮场到连队驻地(分散的住在老百姓家)有大约2公里的路途,快接近村庄时,我看到村庄边上一户人家是一个大的四合院,周围有很高的围墙。我顺着围墙走,走着走着,我听到围墙的另一侧有脚步声,还有喘气的声音,心想,这么晚了,还有人外出?距离拐角越来越近,那个声响也越来越大,到了拐角处,我猛的把头伸过去,想看个究竟,碰的一下,我和什么东西撞上了!头比我都大,软软的,毛茸茸的,“嗷,嗷,嗷嗷……”,大叫起来,哇!一头毛驴。吓的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半天没有缓过神来。</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回到住地,我失眠了,翻来覆去怎么也没有睡意。</h3><p style="text-align: left;"> 第二天,班长看到我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就询问我怎么了?我只好一五一十的告诉他,班长没有再说什么,拍拍我的肩膀说:“去训练吧,以后,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了”。</h3><p style="text-align: left;"> </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h3> <h3>  以后,轮到我站岗的时候,另一位不是我不熟悉的老兵了,换成了我的班长(应该是他主动要求连队值班人员,把我俩排在一起)。</h3><h3> 几个月的时间,只要站岗,就是我俩一个哨班。谈天论地,家里家乡,人生经历,未来理想,等等。都是我俩谈论的话题。有了了解,有了沟通,渐渐的他成了我的兄长,我是他的亲弟弟。</h3><h3> 这么多年了过去了,可是,我总是想起当兵时候站岗发生的事,也非常感激老班长为了我所做一切。……</h3><h3> 感恩军营, 感恩战友们,感谢老班长!</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h3> 为纪念老班长徐玉生故去30周年,写于中元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