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翻开《艾青诗选》,即可见艾青用笔缓缓地用笔书写着人民、土地和太阳。他围绕着这些最平常的事物,在黎明醒来,向着太阳创作。</h3><h3> 艾青歌颂大堰河,将赞美献给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民;他直写生命,看见血脉的鼓动,惊叹它的神奇和迸发出的无穷活力;他描绘北方大地的荒芜和悲哀,抒发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h3><h3> 他写尽了每一道照耀了中华大地的阳光,写尽了每一滴带着温度流淌而下的汗水与血液,写尽了每一个疲劳却依然坚韧顽强的黄色身影。</h3><h3> 有人说艾青的诗是忧郁的。没错,只看几页便可感受到他笔触间淡淡的伤感。《向太阳》中的昨日之“我”带着满身伤痕行走在风沙中,被关在精神的牢房里独自高颂自由。这是大家口中所说的“忧郁”。但他的愁绪是敢于直面中国所受的种种苦难,真情地关注广大的劳动人民,为民族和祖国的经历伤感所产生的,却绝没有因此而郁郁寡欢。 </h3><h3> 在诗歌的后半节中,当太阳出来时,“我”看见了平等、自由和博爱。村庄和城市渐渐苏醒,农民们抬起头来歌唱,告别了忧愁与恐惧,心中怀着希望。诗人一直在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对中华大地抱有极深的情感,对中华民族抱有极大的信心。他的诗歌体现出了动乱年代里,中华民族冲破枷锁、闯破黑暗、奔向光明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h3><h3> 他跟着光,用笔作为火把,指引人们去探寻光明。人们跟着光,越来越多的火把会集到一处,光芒聚拢到在一起。光芒不断地跳跃着,蹿动中带着积蓄已久的力量。然后太阳从昏暗的地平线处出现,带领着人们看清世间的美好。但事实上,那是人们自己心中的那道光,支持着我们看到升起的太阳。</h3><h3> 而在生活中也是这样,没有什么坚持不下去的事情。只要心中有光有希望,最终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希望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所以请记住:跟着希望,跟着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