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着八月的微风,长沈路学校迎来又一个崭新的开始。8月12日,长沈路学校“笃学勤思近于智 躬身细行登新垣”百人讲堂活动拉开新学期的帷幕。“百人讲堂”是长沈路学校传承至今的共同学习的平台。本次百人讲堂由长沈路学校校长吕蓉、课程中心负责人孙国辉、中考命题组成员兼初中英语教师王天昫分别呈现专业讲座。<br><b> 实施适才教育,提升学校品质</b><br> <h3><font color="#010101"> 吕蓉校长结合学校发展历程,立足学校品质提升,理性思考、高位统筹、扎实推进三方面紧密结合,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方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党的教育方针为学校品质提升提供依据: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汽开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纽扣教育精神为学校品质提升指明方向。适才教育体系框架为品质提升奠定基础。学校“适才教育”的办学理念为品质提升奠定根基: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特点,适合人才培养规律,适合教育规律,适合未来社会的发展,“适才教育”这是一个全面的育人观、科学的发展观。</font></h3> <b>未来规划:</b><br> 学生适学,正视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独特,全力助推每个学生的可持续成长与进步;教师适教,最大限度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让教师获得最大程度发展;全员适位,即所有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才,使整体有效运转;家长适导,做好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与学校形成合力,实现育人目标最大化实现;学校适所,即用心成就广大师生,建成最适合育人的场所。实施“1136”工程,即深度分析“适才教育”这一办学理念,以建立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围绕学校中教师、学生和家长这最核心的三大要素,着力提升适才文化、适才德育、适才课堂、适才课程、适才教师和适才评价等生长要素,以促进学校品质提升。<br> <b> 以课程建设为支点,打造生命学习共同体</b> 学校品质提升包括课程建设的提升。“1136”工程中的六个“适才”之一即“适才课程”。课程中心负责人孙国辉从课程的角度为全体教师呈现专业讲座。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建设背景分析、课程原则、课程结构、课程特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保障等多个方面系统、科学地展示了我校课程建设规划。<br> 一事一物皆课程,只有科学系统建构学校动态的、丰富的课程体系,才能使学校教育得以脱胎换骨,才能实现学习的涵义与价值的质的转换,才能满足学生和学校全面发展和特色发展的需求,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要求。长沈路学校将以课程建设为支点,撬动和加速学习行为的深刻变革,重构相互学习关系,打造学习共同体,为学校的创新发展注入持久的生命力。<br> <b>重教助考,教考并重——中考英语命题感受及启发</b><br> “纽扣教育”为我校品质提升指明方向,践行培育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为特质的汽开教育人。王天昫老师正是这样一位扎根一线的年轻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成为2019年长春市中考英语命题组成员。王天昫老师将参与命题过程中获得的感悟与启发和教师们分享,对大家的教育教学工作助益颇多。<br> 命题感受——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源于教材,以教材为基础;命题素材,以热点为创新;立足课标,以课标为纲领。课程中心负责人孙国辉前面也提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br> 命题启发——重视教材,关注热点,落实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重视教材中词汇;挖掘教材中话题,重视写作能力训练;关注社会热点,拓宽学科阅读资源,即重视阅读积累,提高英语学科素养;重视阅读课堂教学。<br> 笃学勤思近于智,即专心学习,勤于思考,启发心智;躬身细行登新垣,即亲身实践,稳步前行,创新提升。正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知一行,合二为一。长沈路学校正在“思”与“行”的道路上登高望远。<br> 2019年——长沈路学校立足品质提升之年;<br> 2019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奋斗之年;<br> 2019年——长沈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