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常说的“中心语”是咋回事?

Jim燊

<p>【肖老师学习tips】今天继续给大家讲点语法。不知道大家在做病句题的时候,会不会经常听到老师说:这个句子缺“宾语中心语”。而当你问:老师,“中心语”是什么?初中老师会回答,这个高中老师会讲。而当到了高中,同样的问题,高中老师会说,你们初中不是学过了吗?</p><p><br></p><p>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下面开始进入今天的语法课堂。<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一、中心语是什么?</font></b></h3> 昨天我们学习了“偏正短语”,<font color="#ff8a00">中心语是偏正短语结构和语义的核心</font>,其语法功能与整个偏正短语的语法功能基本一致,故称“中心语”。 通俗地说,<font color="#ff8a00">中心语就是一部分话(偏正式)中最重要的成分。</font>如“戴帽子的男子”,最重要的是男子。“快乐地玩耍”,最重要的成分是玩耍,如果缺少了男子或玩耍,意思就不完整了,就变了。 <p><b>【小技巧】中心语就是一个带“的”或“地”结构中“的”或“地”后面的东西。</b></p><p><b><br></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病句题的缺(宾语)中心语现象</font></b></h3> 成分残缺是每年高考语病题考查的热点,其中缺宾语(中心语)又是重点考查对象。缺宾语往往有诸多迷惑,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 中心语是被修饰、限制、补充的成分,中心语由名词、代词及其短语充当。中心语有主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等。 <font color="#ff8a00">一般来说,造成缺宾语的原因是把句子最末的词当成宾语,从而误把修饰语当成宾语</font>(尤其是该名词前加了“的”字)。如: 例1: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b>营养缺乏</b>,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这是一个缺宾语中心语的典型病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来),在这个句子中,“营养缺乏”置于该句句末,被误当作宾语,其实“营养缺乏”是定语(修饰成分),应在其后加上“的状况”。 如果宾语的修饰成分复杂,那么更容易造成迷惑,比如: 例2:会议围绕<b>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b>,健全了学生信息源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p>在这个句子中,<font color="#ff8a00"> “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并列短语</font>,根据语意该短语是修饰语,缺少一个与“围绕”相匹配的宾语,应在“建设”后加上“的目标(主题)”。</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三、怎么分析句子“缺中心语”?</font></b><br></h3> 怎样才能更好地判断缺宾语中心语的情况呢,方法有二: 一是注意<font color="#ff8a00">最末的名词是否与谓语搭配</font>,如果不搭,那就是缺中心语。 例3: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b>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b>。 最末的“氧气”是与吸收、输送搭配的,而非与谓语“锻炼”搭配,因此在最末加上“的功能”。 二是<font color="#ff8a00">理清复杂短语的结构关系,抽丝剥茧</font>,只保留句子主干。 例4: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b>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b>,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 第一句是一个有复杂定语的长单句——“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因为是修饰成分可以删去,接着再把时间词“最近”删去,整个句子只剩下“国家发改委下调”,于是发现“下调”缺少对应的宾语,应在“药品”后加“的价格”。 对于<font color="#ff8a00">主语中心语残缺</font>的判断亦是如此。如: 例5: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b>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b>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其实为修饰语,应在其后要加上中心语“的建筑”,这样句子结构才完整——“(只见)建筑坐落在山下”。 <h5><p>课后练习:下列句子存在缺宾语中心语的情况,请找出来并作修改。&nbsp;</p><p><br>(1)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p><p>(2)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p><p>(3)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br></p><p><br></p></h5>

中心语

宾语

句子

短语

成分

老师

最末

修饰

偏正

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