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慈健康扶贫培训日记 第二篇

狐姐

基金会与个人发展,这个标题其实是想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基金会是怎么回事,二是作为个人,在基金会这个体系里,怎样才能谋求最大限度的发展、进步。作为理工男的资深公益人,副理事长徐翔今天花了一百分钟来诠释这两个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据我个人的感悟,目的是达到了。尽管基金会的话题占了比重的八分之七还多,但需要这样讲,才可以水到渠成地涉及个人的成长要素。<br>徐翔讲课,两次玩起了板书。第一次的板书,我特意拍了个特写,关于三个圈的交叉,正好就是公益组织的实施点成就点。<br>无疑他是个实战派,讲的案例非常到位。这几个案例,正好明证了北京联慈健康扶贫机构在整个公益行业里很牛很讲得起话,在整个政府体制的视野里,很靠谱,很科学,很落地。<br>资源整合这一块,得天独厚的优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br>比如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大城市的医疗服务,把中国最顶级的医疗设备和医疗专家请到他们家门口作免费的检查,联慈的作为,称得上盘古开天地。一个检查项目,在北京的医院是888每人份,团购报价降至500左右,而最后,基金会一班人通过反复调研,整合在京的医疗资源和闲置设备,最终完成全国100多万例的免费筛查项目。真是震撼。<br>比如上消化道疾病普查,这是我亲身参与过的代号010项目。徐翔谈起来我也觉得特别亲切。当初就是利用了在京顶级医疗专家开发的沉睡多年的研究成果。<br>我自己也梳理了一下二十年来基金会健康扶贫使命的方略:<br>协助各级政府,面向基层,立足妇女儿童老人,项目化精确化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