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和富人孩子在教育上的差距,是金钱和地位之外的这6点……

淳然教育

<h3>当我们不能给孩子选择精英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从精英教育里学到什么?</h3> <h3>这是今天想和你分享的纪录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交换学校》)给我的启示。</h3><h3><br></h3><h3>英国的学校教育被壁垒分明地一分为二:公立和私立。只有7%的英国学生接受过私立教育,但私立学校的毕业生却极高比例地占据着社会各个领域的主导位置。</h3><h3><br></h3><h3>私立学校教育到底有什么优势,可以将学生导向具有更高社会声誉的事业?</h3><h3><br></h3><h3>带着这个疑问,贝姆罗兹公立学校校长乔与沃明斯特私立学校校长马克分别带着三名学生进行了一周的“交换学校”生活。</h3> <h3>我们很难用一篇文章透彻分析教育的阶级分化这个庞大的课题。</h3><h3><br></h3><h3>当我们为孩子选择教育方式时,受经济能力、格局包括地域的限制,很多时候是无能为力的,但我把《交换学校》刷了三遍,最大感受是:</h3><h3><br></h3><h3>“精英教育”的确给孩子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资源,但在那之外,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孩子人格和品德自我建立的过程,值得所有家长学习借鉴。</h3><h3><br></h3><h3>藏在这所“能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的学校里的,是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教育智慧。</h3> 高级别的自律 <h3>“每天7点准时起床,7点20吃早餐,校服要系好第一颗扣子,衬衫要塞进裤子里,头发不能染成搞笑的颜色,上学可以带手机,但不能拿出来,晚上在固定的时间收走手机,十点准时上床。”</h3><h3><br></h3><h3>在沃明斯特私立学校,这些细致而严格的校规,已经成为学生们的习惯。</h3><h3><br></h3><h3>为什么要制定精细到一颗扣子的校规要求学生严格遵守,马克校长话给了最好的解释:</h3><h3><br></h3><h3>“给着装和外表定下非常高的标准,然后让他们认真执行,就能提高期望的表现的标准,也有助于他们将来整装待发地进入社会。”</h3> <h3>想让一个人做到10分,你可能需要制定12分的要求才可以。</h3><h3><br></h3><h3>把好规矩变成好习惯,就是最高级的自律。</h3><h3>这些习惯,决定着一个人生活、学习、行为方式和性格养成,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h3><h3><br></h3><h3>来自公立学校的布瑞特和来自私立学校的桑德是交换生搭档,两个孩子的个性截然不同。</h3><h3><br></h3><h3>布瑞特上绘画课捣乱,他说“我不是一直捣乱,只是捣乱一下”,而桑德告诉他,“不要捣乱,哪怕只是一下”;</h3><h3><br></h3><h3>布瑞特说话时随意地把帽衫的带子丢在嘴里嚼,桑德很自然地帮他扯下袋子,告诉他“这动作不适合你”;</h3><h3><br></h3><h3>即使在管理相对宽松的公立学校里做交换生,桑德依然保持了严格的自我规范。</h3><h3><br></h3><h3>他说:“在学校里待五年,走上社会要待60年,所以我知道我该选择什么。”</h3> <h3>规矩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颗扣子。</h3><h3><br></h3><h3>自律似乎限制了一定的自由,但它一点点堆砌了一个人的气质、决定了一个人的选择。</h3><h3><br></h3><h3>自律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好习惯越早形成,对孩子的良性影响越大。</h3><h3><br></h3><h3>孩子的性格不一样的,有的好动,有的好静,有的幼儿园就有良好的自律,有的孩子需要年龄大一点才能变得自律。</h3><h3><br></h3><h3>但不管安静还是好动的孩子,我们都要在生活中给他们灌输规矩和规则,并敦促他们遵守和执行,当他律变成自觉遵守,也就变成了自己的习惯。</h3> 真正的自信 <h3>在沃明斯特私立学校,你会感觉学生处处被尊重。</h3><h3><br></h3><h3>校长会和每一个新来的学生一对一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分析他们的优势,校长会很真诚地告诉你“不要跟我说套话”,他也会给学生提供最中肯的建议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鼓舞。</h3><h3><br></h3><h3>正式晚宴也是教育的重要部分,每个学期有三四次,全校师生会举办晚餐聚会,学生们获邀精心打扮出席,和老师、校长坐在一起谈笑风生。</h3> <h3>被尊重、被重视,让孩子更有存在感和被认同感,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成长出来的学生,更有自信,也有能力面对改变。</h3><h3><br></h3><h3>自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h3><h3><br></h3><h3>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有先天性格的基底,更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h3><h3><br></h3><h3>真正的自信是什么?是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有融入陌生坏境的能力,不害怕被评价,也能为适应新环境而改变。</h3> <h3>培养有自尊和自信的孩子,父母要“蹲下来”跟孩子平等对话,尊重他们的想法,肯定他们的选择。</h3><h3><br></h3><h3>平等对待和仪式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而被尊重,是建立自信的前提。</h3><h3><br></h3><h3>有意识地在生活中给孩子制造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未必是过生日搞大party,而是在一些重要时刻,让孩子有存在感、被承认和被需要。</h3><h3><br></h3><h3>自信和自律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明白自己可以做到,并且愿意继续坚持,这是最重要的一课。</h3> 与学校一致的生活观 <h3>“在家里就无法无天的孩子,在学校也不知道该如何举止端庄。”</h3><h3><br></h3><h3>《交换学校》里的这句话很触动我。</h3><h3><br></h3><h3>与沃明斯特的家长接触,公立学校的校长乔很有感慨,沃明斯特的家长们,大多十分重视教育,在教育理念上,他们和学校站在同一战线,在家庭内,学生在学校内获得的正向信息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h3><h3><br></h3><h3>就像马克校长说的,“在家庭里获得的信息和在学校是一样的,这一点非常重要。”</h3> <h3>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严格自律、积极有序,但在家里父母对他完全没有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h3><h3><br></h3><h3>孩子将学校的规矩、老师的要求带回家,父母给予的反馈大部分时候是“不用听”、“老师说得不对”,这种对着来的教育,对孩子来说简直是灾难。</h3><h3><br></h3><h3>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有着与学校教育大方向一致的三观。</h3><h3><br></h3><h3>成熟的家长,不会跟老师唱反调(学校和老师有值得商榷的问题时除外),无论是学习,还是品德操守。</h3><h3><br></h3><h3>孩子在家庭里接收到的讯息,应该是和学校一致的,这才是让孩子更自律、更积极、更有利于身心发展的良性循环。</h3> 让孩子走出"舒适区” <h3>纪录片里,好多人都提到了同一个词:“不自在”。</h3><h3><br></h3><h3>公立学校的交换生、女孩娜丝第一次被邀请参加正式晚宴,她说自己其实很不自在。在那样的环境里和陌生人交流,对于她来说是从来没做过的事,但走出宴会厅时她说“我感觉很自豪”。</h3> <h3>来自公立学校的14岁的男生卡西姆被选入沃明斯特的板球队,之前没有打过板球的他说,这让他很不自在。</h3><h3><br></h3><h3>但教练告诉他:“不自在其实是好事,你应该感到害怕,因为你能做的超出你的想象。”</h3><h3><br></h3><h3>最终,卡西姆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板球,他说,他希望自己能为校队打球,“我从这里真正学到的一件事就是鼓舞”。</h3> <h3>参加都是陌生人的聚会、去打从没打过的板球、在课外小组里挑战一项艰难技能……</h3><h3><br></h3><h3>在沃明斯特,让学生们体验“不那么自在的事”是一门重要的教育。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在努力避开“失败教育”。</h3><h3><br></h3><h3>从幼儿园跟小朋友相处到上学适应压力、从小学选特长班到毕业找工作,父母习惯大包大揽。</h3><h3><br></h3><h3>习惯了待在舒适区的孩子,会本能地选择只做自己擅长或自己喜欢的事、不愿接触新生事物、害怕陌生的环境、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有一天投身现实世界,就会畏首畏尾、困难重重。</h3><h3><br></h3><h3>让孩子早点走出舒适区,多做一些让他不自在甚至害怕的事,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h3><h3>只有努力尝试从未做过的事情,才能知道自己行不行,只有一次次去面对“第一次”,才能知道自己的潜能在哪里。</h3><h3><br></h3><h3>让孩子有面对“不自在”的机会,他们才能有挑战“不可能”的勇气,才能锻炼出突破“我不行”的能力。</h3> 用兴趣来培养品格 <h3>在沃明斯特,每周有一个下午是兴趣小组活动时间,这里有42个课外兴趣小组可供选择。</h3><h3><br></h3><h3>你可以在混合见习队参加模拟军事训练,可以去天文社团挑战未知领域,只要你喜欢,你甚至可以跟着老师拆装汽车前盖或者试着组装一辆汽车。</h3><h3><br></h3><h3>马克校长说,学生们在课外做的事,不仅仅是增加一种兴趣,而是“在课堂之外培养品格”。</h3><h3>这一点我很有感触。</h3> <h3>我曾不止一次听到学琴孩子的妈妈说:“孩子练了几天就不想练了,我看她实在不想坚持就算了,我又不希望把她培养成郎朗,干嘛要逼她练琴?”</h3><h3><br></h3><h3>不能说这种说法不对,但在我看来,比把孩子培养成郎朗相比,学钢琴更务实的一个初衷是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持之以恒,学会在意志力被消磨时不放弃,学会在一件事情变得枯燥时仍然坚持,这种品格就是“恒心和毅力”。</h3><h3><br></h3><h3>如果孩子能够通过学琴锻造出这种品格,即便他成不了钢琴家,也会成为一个有毅力、懂坚持的人。</h3><h3><br></h3><h3>课堂之外的教育,不是为了增加一个特长班,而是培养孩子品格的好机会。当我们为孩子选择了一个兴趣爱好,也是为他选择了一种品格去熏陶和培养;</h3><h3><br></h3><h3>如果非要说鼓励孩子学习特长、发展兴趣有什么目的的话,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功利心”。</h3> 读书与榜样的力量 <h3>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提供最优质的的教育环境,但有两件事,每个家长都可以为孩子做到。</h3><h3><br></h3><h3>▌一是读书</h3><h3><br></h3><h3>在关于阅读年龄的测试中,私立学校学生的平均阅读年龄达到18岁以上,而公立学校的学生只有7岁,远远低于他们的实际年龄。</h3> <h3>就像罗伯特·帕特南在《OUT KIDS》(《我们的孩子》)里所说——</h3><h3><br></h3><h3>“父母只要为孩子读书——则无论父母的文化水平、语言能力或投入程度到底如何——都能促进孩子的发育。”</h3><h3><br></h3><h3>鼓励孩子读书,陪伴孩子读书,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去做就对了。</h3><h3><br></h3><h3>▌二是榜样</h3><h3><br></h3><h3>在家庭教育中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是榜样的力量。</h3><h3><br></h3><h3>就像沃明斯特会定期找社会名人、优秀人士、成功人士来学校给学生演讲,这些榜样人物的经历和经验会给孩子最直观的启发,他们可以从优秀的人身上获得正能量和宝贵品质的传递,比如坚持、毅力、豁达、努力。</h3><h3><br></h3><h3>孩子们会被激励:通过努力和拼搏,你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h3><h3><br></h3><h3>家庭教育中,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接触到这样的优秀人士,如果不能,我们可以从书籍、网络、现实生活中帮助孩子寻找榜样,名人传记、影像资料都是很好的选择。</h3><h3><br></h3><h3>比如我家娃喜欢篮球,我在家就会帮他找一个乔丹、勒布朗的视频,也会让爸爸给他讲一些球星的故事。</h3><h3><br></h3><h3>当然,最应该努力成为孩子榜样的,是身为父母的我们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