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育儿记

佛山小学

<h3> 山,它很坚韧。<br></h3><h3> 山,让人开阔。<br></h3><h3> 山,是一种依靠。<br></h3><h3> 山,总给人以希望。<br></h3><h3> 众多运动与旅游地项目里,我独爱爬山,或是有名的,或是没名的,只要是开始了,就会爬到顶,如果有哪一次没有到顶,肯定是耿耿于怀,必定在某一天去了确心里地遗憾。</h3><h3> 儿子两岁以后被我拉上了爬山的路,当然,在爬的途中免不了我去背他,孩他爹抱着上山,但不能放弃。一路上拔草、摘花、扔石头、喊两嗓子。也会遇到爬山锻炼身体的人,偶尔给两句鼓励赞美的话。爬山时会带着水,不渴时喝,渴了喝,到了山顶时喝,剩下最后一口时还是给他喝。他有时会问,为什么不渴也喝水?渴了喝完水还渴?</h3><h3> 再大些他就不满足爬那些无名小山了。先是白佛山,有景观,有故事,也有挑战,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蹭雷锋团”。我俩没带身份证没办法买优惠票,一筹莫展之时看到一同行朋友带雷锋团来了,五六十个孩子带着卫生工具来打扫景区。从朋友那里领了工具随团上山,一路上无歇无停,没有赏风景也没有提条件,就跟着“雷锋”捡垃圾,还时不时的挑战小悬崖、小峭壁、石头缝、树根里的顽疾垃圾,以致于洋洋得意。到了白佛前他也像其他“雷锋”一样静静地站着,仰望白佛。看着他那小小的背影,不知道他心里荡起了怎样的涟漪。再后来每次提及到爬白佛山,他总会回忆蹭“雷锋团”。</h3><h3> 五岁去爬了千佛山,貌似不感兴趣,回来的路上去了大峰山齐长城,没想到没啥景观的大峰山到是让他颇感兴趣,在一堆乱石的齐长城上,他打了一仗,爬在齐长城的破壁上残洞里,各种“冲啊!打啊!杀啊!兄弟们,我们胜利了!”的口号,充分释放了男孩儿的荷尔蒙。乱石与野草,遗址与故事里,不知又探寻多少。</h3><h3> 恰逢暑假里与友人约去游云台山,六岁四个月的孩子坐六七个小时的车,爬1297.6米的茱萸峰,心里颇有些担心,又想想我们的底蕴,母子俩再次踏上爬山的路。云台山的茱萸峰说不上惊艳与惊险,就是一个陡高,好像是直上直下的峰。在爬山前有段盘山路,过十几个隧道,点燃了男孩儿挑战的激情。老母亲的各种示弱各种装害怕,让男孩儿担当了男人各种安慰、保护与担当的角色。在兴奋之余也有闹情绪,买烤肠边吃边爬,边鼓励,还要比赛,谁爬山得第一!在满足于自己是第二名的时候,看到第一名的小哥哥歇脚的空,听着我吹捧的风,楞楞的爬在了前面,仅以快三步的距离得了第一名,骄傲的小拳头扬起时又忘了爬过程的艰辛。</h3><h3> 爬山的难是正常的体验,下山的不易是要挑战体能与智慧的。因为跟团,导游讲过要守时准时归队。在茱萸峰得意的背诵完“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览众山小”后我们距离集合只剩25分钟,他埋怨我光知道拍照,不看时间,不团结集合(他认为不准时归队就是不团结。)一路的道歉中跟着他下山,下山不能停,一停两腿就不自主的发抖,可他不抖,问其原因,用跑酷的游戏法下山——两脚向左右分开,看准两石间的线,不能踩线,左右避开。在他的指导下我笨拙的学会了,感觉省了不少力,我想这和上坡走s线是一个道理吧。最终25分钟里我们从海拔1297.6米的茱萸峰上下来准时团结归队了。同行的游人一路称赞,这个小孩真厉害。</h3><h3> 路很长,山很高;不走,永远看不到尽头,不爬,永远看不到风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