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图文/潘华业 </p><p> 神秘的皮影戏,在皖南有着久远的历史。如今,皖南皮影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宣州区沈村的皮影艺人乐平顺和他的搭档,仍坚持常年走村串户,每年演出二百多场。如今的观众大都是乡村老人。为了让现在更多的人了解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在演出传统剧目外,还自编演出一些的现代皮影剧目,深受群众喜爱。</p><p> 乐平顺说,1871年,湖北的皮影艺人黄家兴(乐平顺称其为祖师爷)“一担皮影下江南”,将古老的皮影戏带到宣城。乐平顺自幼学习皮影,师傅将祖传皮影制作绝活传授给了他。数十年来,乐平顺坚守着他的皮影梦,他在走村串户演出外,还常常带着皮影戏班走进校园,走上街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不能让皮影在他的手上它失传。”</p>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皮影戏的传承人乐平顺 “一口叙述千年事,双手舞动百万兵”一张白色幕布上,皮影艺人用竹竿操纵皮影,口述戏中情节,演绎传统剧目。 乐平顺和他的搭档在乡间为百姓演绎传统剧目。 皖南皮影戏又被称为“一担挑”戏,这是乐平顺和他的搭档。 乐平顺的双乐皮影戏剧团在宣州乡间演出场景 喜欢看皮影戏的大都是乡间老人 乐平顺在进行皮影制作。皮影制作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缀结合成等多道工序。 镂刻 敷彩 乐平顺收藏的皖南皮影的古剧本 古老的皖南皮影戏,让现代人也颇感新鲜春节期间,乐平顺在闹市街头演出,也是人山人海的场景。 乐平顺常常带着皮影戏班走进校园,走上街头。这是乐平顺在指导孩子们操作演出皮影。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不能让皮影在他的手上它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