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一叶的美篇

青青一叶

<h3>优秀人才先进事迹 </h3><h3> 周光宇,今年59岁,高中毕业后,就扎根邙岭镇周山村基层工作,2006年,他任职周山村党支部书记。十四年来,在市、镇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两委成员的帮助和全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时刻把群众装在心里,抵御了年薪十万的诱惑,舍小家,为大家,拿着微薄的工资,干着改天换地的大事!为村里的发展,为村民的致富,为解决村里的大事小情忙碌着。取得了骄人成绩!</h3><h3>2007获得偃师市先进行政村</h3><h3>2008年获得偃师市文明村</h3><h3>2011年获得省级生态文明村</h3><h3>2018年获得洛阳市文明村</h3><h3>2018年获得偃师市十面红旗村</h3><h3>2019年获得偃师市市五星级支部</h3><h3>(个人获得奖项)</h3><h3>2005年被偃师市评为“双强”农民党员标兵</h3><h3>2009年被洛阳市农业局评为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偃师市评为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h3><h3>2018年被偃师市评为“最美偃师人”</h3><h3>2018年被偃师市评为“最美偃师扶贫人”</h3><h3>2018年被偃师市评为优秀农村党支部书</h3><h3>记</h3><h3>2018年被评为洛阳市模范。</h3><h3> 村支部书记是支部的带头人,也是支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第一责任人,周光宇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和能力素质,在工作中始终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h3><h3> 周山村现有党员41人。在周光宇的带领下严格执行党的各项制度,党支部每月开一次碰头会、组织一次全体党员学习。在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严格执行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努力营造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环境,班子成员之间齐心协力,分工协作。</h3><h3> 邙岭镇周山村北临黄河,是我市最北的一个小村庄,全村932人,7个村民组。周山村属丘陵地貌,多旱少雨,种植农作物产量低,收入少。周光宇引导群众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为做好农田水利灌溉,他还带领村两委在村里打了三眼机井,扩大浇水面积500亩,在村中推广种植葡萄,大葱,红萝卜,西瓜等农作物,聘请果蔬种植专家为群众授课,在种植中严控农药施肥,打造了周山的果疏名牌,在洛阳周边颇负盛名。</h3><h3>同时又修建了自来水池子的配套设施,保证了全村的人畜安全用水有了保障。</h3><h3> 要想富,先修路,周山村原出村道路狭窄,限制了大型车辆的进出,也限制了村民的收入。周光宇和村两委扩宽硬化出村道路2400米,让村里经济作物运输更加通畅,村民出入更加便捷。</h3><h3> 扩宽道路完成后,对村交界大路的排水和村街道的排污进行了治理。保护了路面不被冲垮,保证村里大街小巷没有污水,街道干净整齐。</h3><h3> 村里条条街道和出村路上的路灯,为村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 周山村低压线年久破旧,存在安全隐患,他奔走与有关单位协商,全部换成了符合安全标准的新黑皮线。 周山村地处偏僻,缺医少药,他为村里筹建了集体卫生室,为老弱病残的人,看病吃药提供了保障。</h3><h3> 为将周山村建设成为生态美丽乡村,散煤燃烧是一大阻碍。周光宇通过多方宣传,发动两委干部逐街逐户对群众进行解释引导,2006年先建沼气,每月只需五元费用。2018年,与时俱进并,村中架设天然气管道,既节约了群众开支,又改善了村庄环境空气质量,目前周山村百分之九十的住户已用上了天然气。</h3><h3>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全村54户贫困户需要脱贫,为了打胜这一仗,他四条线齐上阵!第一,政策兜底;第二,光伏扶贫;第三,金融带贫;第四,金果树工程,鼓励劳动致富。党员和贫困户结对子,贫困户家家有人管,户户有人问,他走遍了每一户贫困户,保证扶贫到位,人人满意!2017年,省市扶贫检查8次,每次都受到高度赞扬!2017年底,全村54户贫困户中,51户脱贫,周山贫困村顺利摘帽。剩下的3户保证今年脱贫!</h3><h3> 村庄的发展离不开稳定做保障。周光宇通过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宣传勤劳友善家风,在村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多年来,周山村无重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发生,无越级上访、非法上访。群众安居乐业,平安满意度位居全镇前列。</h3><h3> 在周光宇的带领下,周山村两委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不久的将来,周山村将会成为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繁荣、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