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之旅一-走进乌兰察布

大山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文/大山</h3></font></h3> <h3>乌兰察布草原地处内蒙古中部,东部与河北省接壤,南部与山西相连,北部与蒙古国交界,西南,西北与呼和浩特和包头毗连。总面积5点4平方公里。</h3><h3><br></h3><h3>乌兰察布地理位置优越,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距离北京最近的草原,在北京驾车只需三个多小时,是内蒙古自治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乌兰察布蒙语译为"红山口"。堪称北京的后"花园",北京烈日炎炎、酷暑难耐,而乌兰察布却清风送爽,凉爽怡人。面对草原的诱惑,我们几个北京的摄友在酷热的夏季相聚草原走进乌兰察布。</h3> <h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就是乌兰察布大草原的真实写照。</h3><h3>丘岭草原更有一番风情,这里有绿草如茵,鲜花似锦的高山草甸,特别是沿山坡盘旋而上,漫山遍野青草野花异彩纷呈,整面山坡如一张花毯在脚下绵延,让人心旷神怡,如醉如痴。</h3> <h3>乌兰察布草原是一个天然风口、60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基地在草原上建成运行。"大风车"又成为了草原一道靓点,高耸入云的风车在篮天白云中瞭望草原。</h3> <h3>蒙古包古称穹庐,又称毡帐,毡包等,蒙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近年来游牧生活已经结束了,在内蒙古牧民都有了自己固定的牧场,蒙古包做为一种建筑文化遗产被保护下来,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观赏,体验居住的场所。</h3><h3><br></h3><h3>蒙古民族非常好客,当你来到草原体验"下马酒"必不可少,好客的主人会把你迎进蒙古包,美丽动人的蒙古姑娘端着银碗,斟满美酒,手捧着哈达为客人唱起了祝酒歌。毡房桌子上摆满了接待客人的奶茶,酥油,炒米,奶酪⋯⋯</h3><h3>让人感觉到蒙古民族勤劳,淳朴,善良,好客。</h3> <h3>蒙古族古代时期均以马代步,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人自幼就在马背上成长,马就是蒙古族的摇篮,也称是马背上的民族。</h3><h3><br></h3><h3>当你来到了草原,当你看到辽阔的大地,看到山峦起伏,绿草如茵,相目远眺,看到牧马人在草原上纵马驰骋,顿时会感觉胸怀宽广,于是就有超越时空,超越自我,跨上骏马,驰骋在草原上。</h3> <h3>蒙古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看她们穿上蒙古服装,跳起了民族舞,如同"乌兰牧骑"坐着"勒勒车"活跃美丽的草原上。</h3> <h3>夏季是草原最美丽的季节,草原上辅满了各种不知名的小花,小草在微风中摇曳,当你躺在草坪上,摇望蓝天,白云,闻着淡淡的花香宛如在天镜中遨游,自在,奔放。</h3> <h3>到了草原,我们都会看到用石头垒起的石堆,有大有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敖包。敖包是蒙古语的直译,意思是石头堆。</h3><h3><br></h3><h3>最初是道路和地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了祭祀的场所,祭山神,路神和祈祷安康平安,风调雨顺的象征。</h3><h3><br></h3><h3>耳熟能详的蒙古族歌曲【敖包相会】已家喻户晓。</h3> <h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然而不到真正的草原,很少有人能透彻地领悟到这诗一般的境界,草原这幅天禅之画,竟然被大自然信手勾勒出来,让我们如醉如痴。</h3><h3><br></h3><h3>不必说一望无垠的翠绿让人心胸宽广,不必说清新淡雅的草香令人神清气爽,单是那热情豪爽的民风就让人流连忘返,再见了,乌兰察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