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2019年8月11日,由福建省教育学院组织的“福建省新教师分学段分学科专项研修班”于福州市锦颐大酒店顺利开班,来自福州鼓楼区的新教师们亦由此踏上了成师第一程。</h3> 进入角色,敢于破执 <h3> 11日上午,在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潘高峰老师简单的开班仪式后,于文安教授带来了《核心素养与有效教育》的专题讲座,清晰呈现历来培养目标的演变与教育改革的现状,并以时间、价值逻辑阐释何谓“有效教育”。这些使新教师快速进入角色,确立方向:践行“核心素养”的培育,组织有效教学,帮助孩子去面对未来世界的无限不确定性。</h3><h3> 面对新角色、新方向、新挑战,突破自我、敢于“破执”是翁乾明老师寄予新老师的殷切期望。下午会场气氛热烈非常,皆是对翁老师以身示范的赞叹。秉承前辈如此奋发的精神,以“点亮学生心灯”为目标,新教师们正向着跳出舒适圈跨出第一步。</h3> 接轨时代,比心相待 <h3> 新征程的号角已然吹响,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对教师们在运用信息技术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日上午,洪东忍老师为我们展现了希沃白板这一新软件对现代教学提供的巨大便利——为课堂赋予广度、深度以及更多的互动支持。诸多典型的课件案例分析更是为新老师指点了迷津,凸显了“媒体选择”与“换位思考”两个原则对制作课件的重要性。</h3><h3> 关注教学的同时,更不应忽略“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下午,师大附中黄静老师先是倾听新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困惑,再以“共情式沟通”助新教师们打破坚冰。关于如何与学生建立有效沟通,学员们也分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见解。善于倾听、建立信任、言语得当,相信这些法宝亦能助新教师于未来工作中大有作为。</h3> 部分学员心得 学科钻研,异彩纷呈 <h3> 为期三天的分学段分学科研习会可谓大咖云集、干货满满,新教师们于各自学科教学乃至“何以为师”之困惑至此云开雾散,立于“教师”之起点,得望“师匠”之远山……</h3> 语文组 <h3> 提及“备课”,初出茅庐的新老师往往迷茫万分,李晟老师用自己的教育实践,结合课例研习生动幽默地分享了备课的门道:在“孤绝的情境下进行文本鉴赏品析”乃前提,用好“课研讨与练习”则似敲门砖,有效的预习布置及反馈机制必不可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好备教材、备学生。</h3><h3> 对于教学设计,朱静老师依托诸多详实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堂互动交流向新教师传达了:学情和课程目标才应是真正的出发点。要将教育当成一项事业来对待更是成为一名“明师”的坚定信念。</h3> <h3> 写作历来便是让学生望而却步的事情,黄思源老师贡献了“日记”教学的法宝,强调写作和写作教学无捷径可走,“默默坚持练基本功”方乃可行之径。此外,对文本解读这一语文老师的“硬功夫”,老师又以《背影》为例,提供了具体操作指导与能力提升的方法。</h3><h3> 作文教学向来无法一蹴而就,李智明老师针对作文教学上存在的疑惑着重提出学生作文逻辑思维的训练,如联想思维、因果思维、矛盾思维等。阅读与写作往往相辅相成,李老师以阅读训练为切入点,强调应有机运用课后习题进行“言意转换训练”。接着,结合具体实例,老师又为学员们介绍了一些极具可操作性的议论文写作基本路径。</h3> 数学组 <h3> 13日上午,王钦敏老师为大家做了题为《素养为本的数学学科深度教学》的讲座。王老师详细分析了学科素养的内涵与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以兴趣为起点,以理解为核心,以思想为目标”的教学宗旨。下午的片段教学培训,由余明芳老师主讲。余老师向大家详细讲解了片段教学的意义,讲解了片段教学的各个步骤,令我们对“片段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14日上午,黄勇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数学育人观下的听、评课》的专题讲座。黄老师从数学学科的改变和数学教学的本质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指导我们如何观课、评课,使我们受益匪浅。下午,刘其武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突破教学关键,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与实施》的专题讲座。刘老师从教学中的困惑入手,引发我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再结合实际案例,让我们了解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
15日上午,余启友老师为我们开展了讲座——《基于结构的中学数学概念教学实践与思考》。在讲座中,余老师从新一轮课改工作思路出发,提出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三用:用眼光观察、用思维分析、用语言表达。紧接着,余老师在解读概念、结构、教学三大关键词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课程,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概念。下午,江嘉秋老师围绕“懂数学、懂学生、教数学、教学生”提出了加强解题基本功,理解数学本质,掌握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原则,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等要求。江老师还对我们提出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教学能手的期望。另外,江老师还通过《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这一教学案例展示了备课过程。其关键在于:了解教材、了解课标、了解学生。<br></h3> 历史组 <h3> 8月13至15日这三天,历史学科迎来了数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重量级专家。他们不仅为新老师带来了专业且深入透彻的精彩讲座,也为新老师日后历史教学的革新注入了新血液。</h3><h3> 13日上午,福建教育学院许云钦副教授就《例谈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把老师们的实际情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生动形象地讲解使得"历史解释"不再抽象。下午,泉州市教研所教研员陈木兴老师组织老师们围绕《课堂观察在中学历史观评课中的运用》展开热烈的讨论,老师们各抒己见,让我们在参与中对如何评价一节历史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h3> <h3> 14日上午,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徐太阳老师,以《联系、证据、感悟——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三大关键问题》为主题,侃侃而谈,教授我们要如何达到“观点认同,情感共鸣”这种师生关系的境界。下午,福州第十六中学骨干教师林锦锋老师将她对思维导图的独到见解与经验与新老师们共同分享,让老师们学习到思维导图在历史课堂的运用。</h3> <h3> 15日,福州第四中学高级教师吴宝琪老师在这最后一日为新教师们带来了《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通过对核心素养的详细分析讲解以及实际演练,学员们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以其为基础的教学设计与运用有了更深层的领悟。</h3> 物理组 <h3> 13日上午,在黄巧曦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调控》讲座中,她强调优秀的课堂不仅仅需要有精彩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更需要教师学会调控课堂纪律,灵活应对学生的课堂反应。下午,黄老师继续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的讲座。从中我们明白了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处理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问题。</h3><h3> 14日上午,郑健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STEAM理念下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讲座。该讲座关注在新课标改革中,我们应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新物理实验教学。下午,宋静老师带来了题为《回归素养培养中的中学物理教学 》的讲座。宋老师从解读核心素养出发,在课标变革的大背景下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宋静老师强调在设置导入环节时应当贴合教学实际,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h3><h3> 15 日上午,杨传绿老师在讲座《物理教师教学积累与技能提升》中,分享了他在教学生涯中通过自我提升应对教学环境飞速变化的成功经验。下午,由陈宗成老师带来了《物理核心素养与教材二次开发》的讲座。陈老师在讲座中强调了当代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h3> 生物组 <h3> 在历时三天的生物学科专项研修会中,各位专家名师分别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整体备课、生物学教学、复习教学设计与实施、科技创新大赛项目的选题与实施、中学试题的分析与组卷以及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这6个维度给新教师们进行了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h3><h3> 其中,福建教育学院陈欣教授围绕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整体备课与教学策略》最令我们印象深刻,她对2017年版的《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解读,提醒我们关注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并做好职业规划,教学相长。在最后的课程培训中,陈教授组织新老师们分组讨论展示,让老师们设计教学方案或者分析试卷,以小组的形式上台展示并互评。新老师们在与专家名师交流互动过程中,都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加深了对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并以此为基础的备课和教学策略的感悟,新老师们受益良多。</h3> 结语 <h3> 于此次培训中有幸结识众多名师前辈,恰似彼处“师匠”之山真容初显,无限向往中,对全新旅程的期待愈发强烈可感。“知己不足而后进,望山远崎而前行”,这五天看似匆忙,但每日充实行囊的喜悦足以证明这趟旅程的精彩。</h3><h3> 师者引路,吾辈奋进,言浅辞薄,感恩存心。相信明日对教育事业的不断进取,对学生的尽心尽力,便是对今朝老师倾囊相授的最好的回应。</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供稿/鼓楼区中学新教师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