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说到运河,人们总是想到中国古代运河,殊不知当今师宗也有与古代运河类似的人工运河工程,这还真是鲜为人知。</h3> <h3>子午河发源于师宗境内的色从北麓龙潭,自南向北横贯师宗坝子,流程30余公里,入抵鲁喜旧溪。由于河道曲折,河堤单薄,水流不畅,每逢汛期,在流经的招设、古城、海晏一带形成积水汪洋一片,常常淹没这一带数万亩稻禾。<br><br>据《师宗县农业志》记载:“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4月大雨洗流,洪水重生,西南东水交招设村,涌如墻倒而来,盖面三、四次。”<br><br>为治理子午河水害,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30余年间,数次投入大量人力物资,在子午河域面疏道培堤、裁弯改直、炸滩清淤均未彻底治理,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共师宗县委、师宗县人民政府才痛下决心,决定开凿明槽,绕过弯曲迂回河道,引洪下泄,开创了师宗河道治理工程之最。<br><br>师宗人民具有改造自然、战胜灾害的能力和决心,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h3> <h3>我的老家就在这个小村庄了,我家的门前有一座桥,连接着两个村子而桥下就是具有师宗伟大历史意义的子午河。<br><br>现在我来简单介绍我家附近子午河带来的变化:</h3> <h3>据老人介绍,为了是两个村子的交流更方便,决定在两村子间搭一座桥,最早是用木头搭建的之后政府拨钱把桥改造成石头搭的,我有幸在看过这座桥,可是过了几年桥又变成了现在的新的桥,又不知道怎么回事附近有了一座小小的庙由本村的人凑钱建的这是我发现的第一个变化</h3> <h3>从村口右转通龙甸方向,有一个水电站——竹基水电站,里面控制着几个村子的水电,特别是里面有一根红色的大管子直通水电站里的配电室</h3> <h3>由于水电站的原因,它附近的庄稼和养殖业的发展十分好</h3> <h3>这个小型养鸭场位于水电站的上方(这个养殖场是最近这些年新建的)</h3> <h3>这些大棚里是一些瓜果蔬菜</h3> <h3>山脉中央的小房子里是养一些野鸡的</h3> <h3>随着时间的流逝,农村脱贫的计划在慢慢完成。<br>农民在渐渐的发家致富可是在这一过程中环境在慢慢污染,人类的生命在遭到破坏<br>列如:最近正是庄稼发育期间,有些人家要打农药,打完后就把农药瓶扔在了水里,这是十分糟糕的<br>在改变生活环境时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