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命之禁区,挑战世界第三极(一)

沧海桑田

<h3>西藏被称为第三极,是因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顶峰在中国西藏和尼泊尔国界线上,是地球最高的地方。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第一、第二高峰也在这里。而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中,西藏自治区就有5座。</h3> <h3>青藏高原和地球上的南、北极有着共同的地方,这就是气候寒冷。但是它也有自己高极的特点:那就是空气稀薄,气压低。</h3><h3>所以人们相对于南极和北极,把西藏高原称为世界第三极──高极。</h3><h3>世界第三极有四个特点:海拔世界最高;气温与南北极同样寒冷;很多地方与南北极一样,渺无生命;温度日差较大。</h3> <h3>作为第三极,千年历史中没有人惊扰青藏高原,使她得以安然地生活在雪山深处,成为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西藏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独特的藏民族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天人一体”人文景观,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独特的魅力。青藏高原现有的名胜古迹大多被列入了各级文物保护范围,她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h3> <h3>这是:</h3><h3>最美的自驾线路大集合!</h3><h3>最多的地形地貌大穿越!</h3><h3>最虔诚膜拜的信仰之旅!</h3><h3>最艰辛神秘的超长穿行!</h3><h3>诗和远方,只在一念之间,</h3><h3>和是否有踩下油门的勇气。</h3><h3><br></h3> <h3>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六月荷花,七月欢唱,三人一马,明日故乡。 流浪陌路,暖然绯凉,写意人生,相识一场。</h3> <h3>7月8日凌晨于临沂服务区集合,整队出发。此行我们共有9台车,32人。其中一台从山西晋城出发至西安会合,另一台将拖运至拉萨,人员乘机进藏,5日后在布达拉宫前见面。</h3> <h3>满载着憧憬与梦想,</h3><h3>怀揣着忐忑与敬仰。</h3><h3>流淌着激情与疯狂,</h3><h3>秉承着坚定与希望。</h3><h3>青藏高原别来无恙!</h3><h3>我们来了,这个心心念念梦想到达的远方,</h3><h3>我们来了,这个梦寐以求渴望战胜的地方。</h3><h3>我们来了,这个无数行者顶礼膜拜的殿堂,</h3><h3>我们来了,孤独寂寞的心灵得以在此安放。</h3> <h3>首日全程高速一千公里至西安,次日西安赴雅安徒中,于秦岭服务区小憩,偶遇两位临沂骑行进藏的同乡,同日出发,当晚亦抵雅安。相较于他俩这种进藏方式,我们则显得舒适和自惭形秽了许多。而在其后的行进徒中,我们更加目睹和见证了更多奇葩和艰难的进藏方式。</h3><h3><br></h3> <h3>朝辞西安赴雅安,</h3><h3>沂蒙同乡他乡见。<br></h3><h3>兄弟联袂途结伴,<br></h3><h3>英姿飒爽真好汉。<br></h3> <h3>雅康高速二郎山特长隧道全长13.4公里,是全国建成通车的高海拔地区、长度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这条特长隧道,按60公里时速行进,近15分钟才能跑完。</h3> <p class="ql-block">二呀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那个被它挡。</p><p class="ql-block">二呀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西藏。不怕那风来吹,不怕那雪花飘,起早睡晚忍饥饿,个个情绪高,开山挑土架桥梁,筑路英雄立功劳。</p><p class="ql-block">这首曾经唱响全中国的《歌唱二郎山》作于1951年年底,是一首歌唱修筑入藏公路官兵的战歌。“二郎山,高万丈”,唱出了人们对二郎山的敬畏,也唱出了跨过天堑通往山外世界的渴望。</p> <h3>飞越泸定桥。</h3> <h3>康定城,因康定情歌而闻名,也因此歌而爱上这座城。</h3> <h3>一路爬坡,曲曲折折,经大渡河,康定情歌,西至折多。垭口平地新修的停车场上立着一块巨石,上书“西出折多”四个大字。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也就是说过了折多山,这才算开始进入真正的康巴藏区。</h3><h3>折多山为大雪山一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米,垭口海拔4298米,与康定市的海拔落差达1800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折多山既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h3><h3>“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就是“折多”二字。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h3><h3><br></h3> <h3>以往都说,不过折多山不知川藏公路之难。这里的山口曾经路面极窄,塌方常见,冬季雨雪不断。如今,改建后的川藏公路已不复往日的艰险,道路平整、宽敞。自从二郎山隧道贯通,折多山仍然成了川藏线上第一座具有挑战性的高山。</h3><h3>在垭口停歇,除了休整,更多的是“测试”大家对“高反”的感觉。久而久之,这里成了进藏区人都要“停留测试”的一个观景点。大家到了这里还是比较兴奋的,但事实证明,由此开始,高反已经慢慢的袭来了。</h3> <h3>快乐的猪小奇欢快地骑车入藏,我们也借它祝福自己。</h3> <h3>出发已经三天了,每日驱车均在12小时以上,昨日尤甚。大家在经历了高反、暴雨、手台失联、车队走散、油料用尽等一系列状况之后,终于在跋涉14个多小时后到达巴塘休息,在海拔3千多米的巴塘迷糊一觉,又全体满血复活了。沿金沙江,澜沧江至觉巴山,东达山顺利入藏。路状愈发险恶,前4小时只能前行不足80公里,但大家讲唯有经历了暴雨、塌方、泥泞不堪方才不枉走318国道一遭,细想此言不谬。路上遇到形形色色,不同方式入藏的同行。有骑摩托车的,骑三蹦子的,有途步的(须停车递上罐红牛以示敬意),更有一位来自山西临汾的徒步石头哥,一人两犬一棚,至此已经走了109天了。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些人做出这种匪夷所思的举动?每个人的信仰和追求不同,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个人能力有大小,平台有高低,环境有优劣,但挑战和战胜自我的愿望是相同的,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不必演示给任何人观看,不必顾忌别人如何评价,率真自我、自得其乐的活着。都挺好!</h3> <h3>澜沧江边风景如油画,川藏线上我们颠成猴。</h3> <h3>文大师见到了临工机械,兴奋地爬上去跳开了呀啦索。</h3> <h3><br></h3><h3> 七月期许</h3><h3><br></h3><h3>生活总会有突如其来的措手不及,</h3><h3>更会有很多无法预料的意外惊喜。</h3><h3>西行以来天天有云日日见雨,</h3><h3>是怎样的期冀,</h3><h3>才让藏南之雨与我们有如此美丽约期。</h3><h3>南陲油菜花已到花季,</h3><h3>临工机械在为坦途倾尽全力,</h3><h3>路边野花们盛开的率性自己。</h3><h3>未来会怎样?无须猜忌,</h3><h3>只管用力走下去。</h3><h3>这个七月,愿我们会有始料不及的运气,亦会有突如其来的欢喜。</h3> <h3>高反来了,马什么梅蹲在然乌湖边大呕特呕,他的旅伴小小太阳兴灾乐祸地在一边大拍特拍。</h3> <h3>千里九骑起苍黄,</h3><h3>无惧路遥且缺氧。</h3><h3>即从雅安穿芒康,</h3><h3>便下金沙到澜沧。</h3><h3>壁立千仞环怒江,</h3><h3>暴雨塌方又何妨。</h3><h3>东达山耸林苍茫,</h3><h3>七十二拐意彷徨。</h3><h3>残雪轻洒细如盐,</h3><h3>白云柔似棉花糖。</h3><h3>众志成城齐努力,</h3><h3>拉萨街头沐佛光。</h3> <h3>这哥们高反更严重,高烧连续不退,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h3> <h3>静妹妹这是在拍照还是秀大长腿?旁边的走遍中国貌似也比较专业。</h3> <h3>这个年轻优雅的身影貌似他三嫂。</h3> <h3>花姐这是在仰望星空还是拍外星人呢</h3> <h3>如果说没练过瑜伽都没人信。</h3> <h3>底盘好稳哟</h3> <h3>这姐俩是没钱呢还是在帮人看瓜摊的。</h3> <h3>这伙计扒地雷的吗</h3> <h3>老同志真的是不易,花钱找罪受的,发誓打死也不来西藏了。</h3> <h3>来自山西的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大家尊称三哥三嫂。(三号车)</h3> <h3>又是一家三口,六岁半的女孩是我们此行的亮点。</h3> <h3>桃园三结义还是煮茶论英雄。</h3> <h3>应马冬梅之邀,为其同车旅伴小小太阳作诗一首。</h3><h3><br></h3><h3> 致小太阳</h3><h3><br></h3><h3>你的品质便如你的名字——小小太阳,</h3><h3>天生温暖,自带光芒,</h3><h3>如一缕阳光照耀在我们的西行路上。</h3><h3>何惧泥泞崎岖,千钧重担敢于用柔弱的手挽肩扛,</h3><h3>西行铁骑在你自信和煦的笑容中悠然徜徉。</h3><h3>青山妩媚,白云妖娆,不及你的胸怀坦荡,</h3><h3>似格桑花于碧山绿水间尽情绽放,</h3><h3>如氧气瓶给极度虚弱的我们提能补氧。</h3><h3>漫漫征途有了你,马冬梅不再寂寞迷茫,</h3><h3>马什么梅们,从此有了砥砺前行的勇气和方向。</h3><h3>自此我们衷心希望:</h3><h3>万里途中做好榜样续写辉煌,但,在拉萨街头,你可以尽情放荡,</h3><h3>做这雪域高原最美的新娘。</h3> <h3>大家中午还都是蛮辛苦的,一般都是在途中解决,煎饼卷点咸菜,放根大葱,条件好的搭上根火腿肠。不分你我彼此,有点共产主义大锅饭的味道。</h3> <h3>才啃煎饼渣,<br></h3><h3>又品哈密瓜。</h3><h3>苦中亦有乐,</h3><h3>潇洒走天涯。</h3> <h3>自己带的苍山大蒜,我们哥仨都喜欢吃,尤其是在西藏,吃蒜杀菌解毒防感冒,是进藏神器啊!由于连续阴雨天,怕捂坏了,我给打着伞,这哥俩冒雨把外面发黑的皮剥去,这样还能多吃几天。</h3> <h3>蒋药神站在然乌湖派出所门前,不知道是神马情况,难不成是给藏族警察寻医问药来了。</h3> <h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h3><h3>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远远大于全球第二的帕隆藏布大峡谷、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2133米,长370千米)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长90千米)。<br></h3> <h3>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有的地方成为西藏江南。</h3> <h3>鲁朗林海: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位于被誉为“雪域瑞士” 的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鲁朗镇境内,距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公路南路(318国道)上,座落在深山老林之中,处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涌入的印度洋水气带,海拔2700-4200米属高原温暖半湿润气候,素有“西藏江南”美称。</h3><h3>鲁朗林海是一处云山雾海里的森林,有“叫人不想家的”的美誉,整个景点如诗如画,周边雪山林立,沟内森林葱笼,林间还有整齐如人工修剪般的草甸,许多民居修建在这山环水复的天上森林,周边溪流蜿蜒,有成千上万种野花竞相开放,简直就是人间天堂。<br></h3> <h3>从然乌湖至林芝边检站,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通麦特大桥、鲁朗林海抵达林芝市区,终于顺利完成了对318国道的穿越,尽管出现了些许的不如意和小状况,但我们还是很幸运的,昨晚和林芝交警支队长达瓦共进晚餐,席间十点半左右他接到报警电话说:你们太幸运了,刚刚鲁朗山发生塌方,你们再晚到两个小时就得在山上过夜了,而且何时清除塌方继续前行也难说,大家听完真是既庆幸又后怕。现在已经顺利行驶在林芝到拉萨的高速路上了,见到高速就象见到了亲人!到下午抵达拉萨,屈指一数,六天正好走了八千里路。八千里路云和月由此而来。</h3><h3><br></h3><h3> </h3> <h3>第六日,终于到达拉萨。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h3> <h3>《见与不见》<br></h3><h3>你见,或者不见我</h3><h3>我就在那里</h3><h3>不悲不喜</h3><h3>你念,或者不念我</h3><h3>情就在那里</h3><h3>不来不去</h3><h3>你爱,或者不爱我</h3><h3>爱就在那里</h3><h3>不增不减</h3><h3>你跟,或者不跟我</h3><h3>我的手就在你手里</h3><h3>不舍不弃</h3><h3>来我的怀里</h3><h3>或者</h3><h3>让我住进你的心里</h3><h3>默然 相爱</h3><h3>寂静 欢喜</h3><h3><br></h3> <h3>那东方山顶/ 升起皎洁月亮/ 年轻姑娘面容/ 渐渐浮现心上</h3><h3>黄昏去会情人/ 黎明大雪飞扬/ 莫说瞒与不瞒/ 脚印已留雪上</h3><h3>守门的狗儿/ 你比人还机灵/ 别说我黄昏出去/ 别说我拂晓才归</h3><h3>人家说我的闲话/ 自以说得不差/ 少年我轻盈步履/ 曾走过女店主家</h3><h3>常想活佛面孔/ 从不展现眼前/ 没想情人容颜/ 时时映在心中</h3><h3>住在布达拉宫/ 我是持明仓央嘉措/ 住在山下拉萨/ 我是浪子宕桑旺波(此句更耳熟能详的表述是: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h3> <h3>华灯初绽,拉萨未眠。佛光照亮整座城市,如酥油灯火勾亮一方佛堂。布达拉披着盛装优雅的立于山巅,注视着这座城市,海般的苍穹在她身后尽情铺展:山一程,水一程,千转梦回是君身,心路向天横;风一更,雨一更,几度轮回舍红尘,无声似有声。</h3> <h3>本来计划晚上观看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因为下雨演出取消,在房间里郁郁愤愤,冥冥之中听到布达拉宫在呼唤我,顾不得疲劳缺氧,一个人冒雨徒步到了布达拉宫广场。正所谓:失之东隅,得之桑榆。出来一周全是雨,几乎没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今晚布达拉宫果然没有辜负我,让我见到和拍到了此行为止最美的景色。谢谢你,美丽的布达拉!</h3> <h3>  满江红 藏新三极行</h3><h3><br></h3><h3>英雄侠气,同志趣。沂蒙相约。</h3><h3>车辚辚,披星戴月,未曾停歇。</h3><h3>六日相携共甘苦,八千里路云和月。</h3><h3>须臾至,布达拉宫前,齐唱欢歌。</h3><h3><br></h3><h3>打油诗,继续写,自驾情,永不灭。</h3><h3>驱劣车,踏遍祖国山河。</h3><h3>壮志饥餐煎饼葱,笑谈渴饮耗牛血。</h3><h3>待明日,同赴喀什城,纵情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