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是送出来的 @淡然原创

淡然原创

孝顺是送出来的。 --------献给“六一”儿童节 “无论时光去了十年还是二十年,无论你曾佩戴小红花还是满脸泥巴,亲爱的超龄儿童,祝你“六一”儿童节快乐,愿你永揣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快乐地生活。”。 这是好朋友雪峰曾在“六一”节发来的短信,记得收到短信的那一刻,内心充满了激动。一朵小红花,满脸泥巴,好像回到了童年,那个美好的、遗憾的再也回不去的年代,小时候的好多事情和画面一下子都跃了出来。 杏子树 家里院外有五颗很大的杏子树,一颗是鸡蛋杏,杏子的样子长的像鸡蛋,熟的晚,个头大,但味道不太好吃。还有一颗是甜核小红杏,个头很小,色泽偏红,味道发酸,杏仁很香甜。剩下的三颗都是黄杏,味道特别好,熟透了,金黄金黄的,又软又甜。深得老人们喜爱。 五颗杏子树都很高大,不知是小时自己个还小,还是什么,印象中杏树都是那么高,可望不可即,想吃杏子就必须上树,或拿一长棒子敲,否则就只有流口水的分了。 捡杏子 小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晚上刮大风。只要晚上一听见风声,就一夜睡不安生,衣服也不脱了,一会儿偷偷起来看看钟表,一会儿悄悄瞅瞅窗户,真要起床了,却酣睡过去了。等到一个梦惊醒了,翻起身顾不上穿鞋子就往外跑,推开院门一看,哇的一声,坐在地上就哇哇大哭。妈妈正在厨房忙呢,突然听到哭声,急急的跑过来,一问。扑哧一声笑了,原来是地上被风刮下来的杏子不见了。 妈妈嗔怪到:“我以为咋了?叫你起来捡杏子呢,你睡得(屁股)沟子(脉)mia都没有了,喊了几遍都不醒,要等你捡杏子,黄黄菜都凉了,早就让人捡走了”。 本来看到妈妈以为看到了希望,刚刚收住的哭声又拉上了,还一边哭,一边用脚丫子疵着地,妈妈心疼她刚给做的那条新裤子,生怕弄坏了,就说:“起来,不要把裤子弄脏了,我早都捡回来了,已经分好了,过会你给爷爷奶奶他们送过去”。 听到妈妈的话,我破涕为笑,赶紧站起来,穿好衣服,洗了脸,高高兴兴去送杏子。 送杏子 送东西是我最爱做的事,也是我小时候做得最多的事。妈妈是个善良、贤惠、明理的人,总是惦念着长辈,不光是自己的公公婆婆,连叔辈的二爹、邻居的孤寡老人都要送。我就成了妈妈的小信使,临走时,妈妈会叮嘱:到人家不要要人家给的东西,不要吃人家的饭,见到老人要问候,要称呼,走到人家要敲门,脚步要轻巧,要抖掉鞋上的土,再进门,给谁家的东西,那是那,送完了就回来,不要贪玩,都记住了没?”。 说完了,看我不住的点头,妈妈才让走。 我高兴地当起了小信使。提着小篮子走东家串西家,走时,小篮子还有些沉,又要想妈妈让说的话,有些累。回来时,就可以一步三跳,一边玩着一边往回走。 送出杏子的那一刻是最高兴的。因为每到一家,拿出杏子,爷爷奶奶们就会摸着我的头夸上几句,什么,“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娃娃、你妈真有心、你也是个好娃娃,长大了有出息”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有一个没儿没女的老爷爷,我把最好的软杏子一给他,他就哭了,一边抹着眼泪鼻子,一边说:“娃娃,你妈是个好人。”边说着边吃了一个,又笑了,嘴里念着:“真甜,真甜。”我觉得他有些怪,有好吃的还哭。后来又去给他送过馒头、饭菜等,看到他一个人吃饭,冷泠清清的,就觉得好可怜,时间长了,还会问妈妈要不要给他送点啥。 送东西是我小时候的一项工作。不光送杏子,还给爷爷奶奶送馒头(白面的)爷爷家人多,常蒸的是黑面馒头;送鸡蛋汤或一小块豆腐等等,凡是爷爷奶奶家没有的东西,只要我们家吃就去送。 所以,爷爷奶奶从小也就比较偏爱我,总是宠着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很快乐很舒服。 现在,小时候的院子已拆了,杏树也挖了,杏子也没了,我的爷爷奶奶和那些我曾经送杏子给他们的老人们都走了。 我们也长大了,妈妈也老了,日子也好了。 但,每逢家里做好吃的,我和弟弟们总会问妈妈:“还给谁送不?”。 送东西已成了我们家的一个习惯。 妈妈用一个“送”让我们懂了“孝顺”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