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祖国的西北时常撩起我亲近她的脚步!那里有湛蓝的天空,有沉静的湖水,有辽阔的草原,有连绵的山脉,有远久的地貌,有悠长的古道和沧桑的历史,它们相互缠绕在那一片神圣的雪域高原之上,努力的盛开着各自的灿烂,相互依偎,相互照耀,还有那一片荒漠,在那飘渺的风沙里,楼兰公主的美丽若隐若现,驼铃声里总夹着丝丝叹息,回荡在时光的遂道里………我穿越上空,逃离喧嚣,躲避酷暑终于我的西北之旅首发于兰州………</h3><h3> 7月27日零辰1时,当客机缓缓降落在西北的枢纽中心——兰州,我突遇了一片清凉,机舱外正下着淅沥的小雨,走出舱外微风拂面,有着春天的清新又有着秋日的凉爽,那是一个可以让人柔软舒展的空气层,只是近三个小时的航程着实也让人倦意袭来,我们又匆匆的赶了一个小时的车程才到达了预定的酒店,这一个夜晚十分的短暂却又十分的安静,没有梦就醒在了天明。</h3><h3> 兰州市区南北群山相对,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城市依山傍水,山峰连绵起伏而又层峦叠嶂,大西北的浑壮雄阔彰显无余,又不失"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江南秀丽,更让人觉得清静的地面人迹寥寥,可能是清晨吧!本想找个地方更好地丈量一下城市的风景,却被远处飘来的夹着热气的清香深深地吸引,似乎真有了"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意境,肚子也真有点饿了。这是一家兰州拉面馆,被誉为"百年老店",前来用餐的既有本地市民也有各路游客,他们早已把拉面馆围了个水泄不通,这火爆的阵势足于验证了拉面的纯正地道。我花了半个小时终于等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拉面,18元一份,外加一小碟牛肉,其实也只有四片,面质精细而又均匀,汤质清亮而又澄澈,牛肉鲜嫩而又香浓,从入口的那一刹那直到点滴不剩的抹杀入怀。我才开始思索那原汁原味的口感原来是我从前都不曾遇到的,今后恐怕要"非兰州不吃拉面了"!带着这份肯定我踏上了前往西宁的列车…………</h3><h3> 有些时年没有坐过绿皮火车了,也时隔多年没有品味过硬座的滋味,拥挤在这陈旧而狭小的兰州车站内,似乎一下子把我拉到了很久很久以前,费了一大把劲才挤上了列车,满车厢都是朴实的乡民,只是不同以往的是,他们大都应该不是为生计而奔波的,坐上这列火车的十有八九是去追寻憧憬的蓝天和白云。我依票而坐,倚窗观景,这三个小时的路程足够可以充盈我的那渴慕的的内心,然而接下来我并没有因为车窗外的景致而动容,到是那朴实而伟大的亲情让我鼻子泛酸……对面坐着一家三口,一对年迈的老夫妻带着他们智障的大龄儿子。一开始我极力的用车窗外飞驰的景色去避免和他们的目光交集,说真的真有些不堪入目,后来我觉得这正是自己的卑微。正对我而坐的是一位智障男子,在他的表情里似乎只剩下笑了,他一会看看窗外,一会看看我,又一会仰望着他的老父亲,一直在傻笑着,却坚定的透着满足,我听不到他的任何语言,只见他的一只手一直在牵扯着他父亲那苍老的手,另一只手在那不停地扯拉着自己的衣角,他那老父亲时不时把他拥入怀中,轻轻拍打他的后背,像似要哄他入睡,又怕他屈身难受,不停的调整坐姿,为的是让他的宝贝儿子有一个舒适的样子,他也不停的用方言向他唠唠叨着什么,儿子只冲他傻笑,那种交流,也许就是父爱的最好诠释!旁边的老母亲不时的从她那破旧的旅行包里翻出来一些食物,生怕饿着她的儿子,只见她小心翼翼地把一袋凉拌面筋倒入一个自带的塘瓷碗中,细心地搅拌着,并用随身携带小剪刀把那长长的面筋剪得细小细小,我忍不住问了一句"这面筋是这样吃的吗"老妇人微微抬起她张满是皱纹的脸,无奈地对我叹息"我儿子没有牙齿,他嚼不了"……</h3><h3> "哦"</h3><h3> 我轻咬下唇,含首微笑,不敢再去触碰他们的悲伤。亲情从不曾因疾苦而荒凉,疼爱也不曾因贫穷而流失,车厢里的欢笑一点也不比其他地方的廉价,反而更显得真实,我的老父亲一直在认真的游览窗外的风土,他年轻时的样子像车窗外的风景一样在我脑海中疾驰浮现,青春不再,亲情永在,把父母年迈的样子装进我过往的风景里才是最有爱意的旅程……</h3><h3>……</h3><h3> 火车停在了兰青线的终点——西宁站,姐夫的战友黄总早已在此恭候,他见到我们十分的亲切,我们看到他也格外的踏实。来青海旅游如果能有专程的护航导师,不得不说是一件十分荣幸而又奢侈的事情。一下火车他就把我们接到了酒店,稍做休整,黄总就把我们带到了当地最有特色的景区——塔尔寺。由于西部比东部的经度小,青海这也通常都要把晚上9点才天黑。虽然已是黄昏时分,骄阳依然似火。青海境内的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阳光在这里让人感受的已经不仅仅是晒,而是一种仿佛聚光灯似的直烤。真的感觉一抬头太阳就在头顶,一伸手蓝天就在手心。对于寺庙我没有过多的信仰,也不曾过多的涉入,但必须格外的尊重,就像是对陌生人的一种尊重,看信徒们的虔诚,看他们的执着,看他们那一张张满是期盼的脸………</h3><h3> 塔尔寺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其他各种殿堂宫院,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建筑群。其色彩之艳丽,工艺之精湛都让人过目不忘。我最喜欢的还是塔尔寺里最吸人眼球的寺门口的八宝如意塔,单从建筑风格而言,已经足够捕获所有游人的内心。所以这里也是各路游客打卡的网红地,以前总在朋友圈看她们"摇旗呐喊",今日一游,不枉此行!这应该也算青海省地标性的建筑之一吧,因为没有朝拜之心,对其佛学文化也就不想做深的堪解,在我眼里,这里所有的只是一处我以前从未触及而今又近在咫尺的风景,每一处都值得我稀奇和记忆。还有那个追着我卖青稞的藏族儿郞,我用低廉的价格换来了他那腼腆的谢意,那嚼之无味的青稞粒却让我品出了阵阵怜惜和辛酸,在那张小小的"高原红"的脸蛋上,我看到一双对生活充满渴求的眼睛,也许他也像我们憧憬他们的蓝天一样稀罕着我们的蓝天………</h3><h3> 夜终于来了,我安睡在西宁的星空下,没有蚊子,没有闷热,像是到了另一个世界,用清凉裹起来的夏天,心里可以自由的拾起那个无处安放的梦,好好的沉睡………</h3><h3> 7月28日,我以为西宁的天空会醒得晩一点,可是温柔的地方,谁都想要眷顾。早上6点,这里天已经很亮了,我本能地换上了运动套装,去寻找可以让心身呼吸的地方,总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跑着跑着就跑到了公园边,里面有新铺的跑道,环山临水,绿树葱葱,花开灿烂,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甚是欢喜!不过这也正是社会进步的最好体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的民众都有了强身健体的意识,所以我每次才会这么幸运的找到我爱的跑道,才能在夏天的时光里享受秋日般的静美,才能让我用坚实的脚步刻上我行走的印迹。</h3><h3> 早餐过后我们起启前往青海湖,天空不再像昨天那么湛蓝,天阴沉着脸,没有太阳就只剩清凉,这夏天的秋风,吹来了团团乌黑的云,化成了阵阵绵绵的雨,这个季节在青海如果遇上了雨,便满是冬天的样子,路上的行人都穿起了厚实的外套,我紧裹着自己单簿的衣裙,千里迢迢我要来感受的正是这样一种刺骨的觉醒,于是我倔强的决定还是用我那飘逸的红裙去装点那碧绿的草原,也好让自己深深的分辨寒冷和温暖的滋味。</h3><h3> 车驶离了西宁市,进入了青海湖方向的双向单车道,连绵的山脉开始牵引我的视线,辽阔的草原开始拓展我的思路,金黄的油菜花惊艳了我想要暝睡的双眼,山头的五彩经幡飘扬着祥和,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满了山坡,满了我的脑海。</h3><h3> 越靠近青海,海拔越高,也许是心里作祟,也许孩子还理解不了这宽广的草原,这一路的绿草如茵在他眼里只成了一片荒芜,居然担心晚上居无所处,黄总故意调侃把他丢在山上喂狼,他却嘶吼着学起了狼叫,喧告着自己的无所畏惧,引来车内一阵欢腾。</h3><h3> 渐渐地近了,渐渐地我看到了那边水天相接的青色的海,蓝色的天。蓝得纯净无暇,蓝得温柔恬雅。就象一块温润晶莹的大宝石,平静爽滑,真的是温柔如水!再多的纷纷扰扰,再多的暴躁如雷、投入了这安静温馨的青海湖怀抱,心胸也会被荡涤得如同这蓝绿的山水一样清澈,变得心平气和,波澜不惊。湖岸上一片片盛开的油菜花,被微风吹得花枝招展,骄艳欲滴,连接上一那绿葱的草原,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天然画卷,在那斑斓的色彩里,这分明就是一个天然的五彩的经幡,用五彩的光芒向世人诉说青海湖的美丽!</h3><h3> 只缘身在画中游,不愿离去思情愁,奈何夕阳映青湖,夜宿民栈望星空,伸手可摘天上星,又恐惊扰高空人,唯有痴痴待天明。</h3><h3> 7月29日清辰,我穿上一套秋季运动套装,但依然觉得单薄,外面的气温只有5度,鄂拉山下,青海湖边,此时已是冬天的早晨,初升的太阳照不暖被风刺痛的脸,五公里于我而言有点气喘,但还是敌不过这醉人的青海湖景,在慢跑中我细细的品味了每一处的独特。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是我认真用脚步丈量过的地方,我才觉得那才是我认真行走过的地方,而认真行走过的地方才是最有收获的,回到客栈,我把寒气都带给了家人,吓得老爸连羽绒服都穿上了,不过穿上了还真觉得暖和,原来冬天的滋味也能如此美妙,以后得好好的呆在家里过冬……</h3><h3> 青海湖的景区门口就在客栈旁边,早餐过后,我们两姐妹悠哉地再次近距离地亲近了青海湖,更幸运的是在游船上碰到客栈老板,他把我们引入了顶舱工作室,让我们站在游船的最上方饱览了青海湖全方位的风光,这种美妙的感觉让我只觉得拥有了整片整片的青海湖,虽然她无限的宽广,宽广得让我无法触及她的边缘,但我仍能感受她每一处的清澈温柔,那是蓝天照映的颜色,是白云缠绵的低吟,是游人无尽的遐想,我不能带走它任何的色彩,只有把心底不能言语梦想安放在这波光潋滟的青海湖上,有一天希望你也能荡漾在这碧波的温柔里。</h3><h3> 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青海湖,去找寻另一面"天空之镜"替代眼底的震撼。茶卡盐湖属5A级景区,被誉为"一生之中必去的55个景点之一"。茶卡盐湖是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因为夹在祁连山支脉和昆仑山支脉之间,两山常年积雪,雪山倒影在湖面,形成水天相交、盐湖与雪峰交相辉映的青藏高原独特自然风光。在进入茶卡镇区域里,感觉到处泛着白光,成堆成堆的白盐堆积如丘,阳光照在铺满盐石的湖面上,银光闪烁,格外刺眼,温度也跟着升高,虽然已经快到下午5点,太阳还是很高很高,游客正在络绎不绝的向小火车涌来,一阵等待,一阵叹息。忽然湖面刮起了凉风,人群中一阵唏嘘,天空之境恍如遗梦。原来所谓的"天空之镜"必须是要在湖面无风的情况下才能呈现,而今天这种风云变幻的天气,只能让我们带着遗憾而去,除了感觉来了一趟白雪皑皑的冬雪世界,便是那随处可见的红色丝巾,或随手舞动,或遮羞避日,或紧裹胸前,或系为披风,又或缠于蛮腰,都是一个又一个梦境,可以映照出每一种艺术的情怀。你若轻声细语,世界便可云淡风清,明镜自然可以照映你的温柔!</h3><h3> 夜宿茶卡镇,次日清晨少不了一场5公里,除了旅游业,便是盐业的货运,我没有捕捉到更多的繁荣,只是那尘土飞扬,满了一口,很咸很咸……</h3><h3> 接着继续西行,经过鸟岛、刚察,穿越山岭,路过默勒草原,沿着大通河西进,宽阔的道路引导着车辆开始慢慢攀登,一路草原花开,牛羊成群,路边不时见到旅游自驾的车辆停靠草原,享受青海七月的美丽。路过大冬树山垭口,黄总停车让我感受了4120米海拔的山巅,瞭望远处雪山苍茫,俯瞰大通河水丰草美,一种壮怀激荡的心情油然而生。可是真有点弱不经风,心慌又寒冷,我又迅速坐回了车内,还是选择隔窗观望。经过7个小时的舟车劳顿,终于可以置身于祁连天境,这里气温宜人,是避暑的天堂,即使哪也不去,能有一处居所,也是不错的享受,可是盛情的黄总,巴不得把他所遇到的美好都馈赠于我们的耳目,这是他事业的驻地,接下来的行程又被他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把我们从一个景点拉到另一个景点,又从这个家饭馆请到另一处的风味,就差不能把我们格式为草原人。</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 祁连县有“东方瑞士”之美誉,是青海省重要的资源富集地区。矿产资源多样,号称“中国的乌拉尔”,旅游业发展非常全面,是每个旅游团队必须途经路线,这里有祁连大草原的碧波如茵,有卓尔山的春意盎然,有八一冰川的原始神秘,有牛星山的银装素裹,有祁连山脉的雪线连天,最让我欣慰的是,在一处"湖光山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跑道边,我终于收获了我一生当中的第一面"天空之镜",我把这种窃喜归功于我那坚定的脚步。平静的湖面收揽了湛蓝的天空,悠闲的白云,魏峨的雪山,碧绿的山坡,和谐的家园,迷人的小桥,还有那个为此而青春的女子!真想就这样一个人好好的沉静,好好的呼吸………<br></h3><h3>在这里连黄河支流的流水也学会了和草原轻吟低唱,我想领略它的汹涌澎湃,却只见它的潺潺浅唱,我想大声喊出心中的沉闷,却遇见了阿柔的生动可爱!</h3><h3> 而那200公里外的张掖丹霞地貌,除了震惊了我们的视线,更敲醒了我的无知。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丹霞风景区和七彩丹霞风景区两大景观区。丹霞地貌群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她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险,而且更美的在于色。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无数山沟 、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不过来这里一定要碰到一个凉爽的天气才能让你有兴致彻头彻尾的观赏,否则如果只有烈日,恐怕你也要被活生生的烤成肉串。我算是只遇上了清凉,所以扒拉着土山丘,瞧了又瞧,从黄泥看到了七彩,看到了世界的奇妙!</h3><h3> 西北地域辽阔,320万平方公里,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我的寥寥假期,只能暂行于此,那一抔黄土,那一抹黄沙,请等待我的亲抚……
<br></h3><h3></h3><h3></h3><h3></h3><h3></h3> <h3>八宝如意塔</h3> <h3>父爱如山</h3> <h3>追着我买青稞的藏族儿郎</h3> <h3>我收获的天空之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