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不会忘记

何久成

<h3>2019年8月10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秦皇岛新华书店举行了何久成军旅题材长篇小说《白桦林中的誓言》读者见面会。</h3> <h3>  《白桦林中的誓言》聚焦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程兵建筑部队生活,把那段被岁月尘封、鲜为人知的工程兵建筑部队,为了构筑国防战备工事,浴血奋战在深山大川的英雄壮举,进行了真实的再现。小说塑造了林峻峰、雷万钧、祝长海、晋相和、沈国民,王国柱,朱富贵、王福根等一批工程连队干部战士的人物群像,特别是着重叙写了林峻峰入伍后的心路历程、思想转变和理想追求。</h3><h3> 林峻峰是个农家子弟,他高中毕业后,抱着寻找出路的目的应征入伍,被一列闷罐列车拉到地图上没有标记的祖国北部山区,自此开始了工程兵的生涯。工程兵建筑部队,是人民军队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即使是在和平时期,官兵们也依然要时刻面对流血与牺牲,他们常年窝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苦干,连太阳都很少见得到,生活异常的艰苦而又危险。是进还是退,经过艰难的抉择之后,他终于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严酷的考验,经历了工程兵生活的摔打和锤炼后,特别是经历过一次洞库特大塌方的生死考验之后,使他终于走向了成熟,成为党员骨干,并被保送到军校学习深造。</h3><h3> 然而。从进军校那天起,为了实现老连长的嘱托,他便开始潜心专研预防洞库岩石塌方的一种先进技术,期间经历了种种坎坷和磨难,一次次地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工作环境,甚至忍受巨大的心痛,不惜与具有高干家庭背景的女友而决然分手……</h3><h3> 在浮躁、冷漠、物质的社会背景下,《白桦林中的誓言》将让读者感受到林峻峰与他的战友们对祖国和人民的那份真挚而又坚定的忠诚,纯洁而又高尚的信念,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困难始终不改,甚至影响他们一生,这一切都源自于他们曾经在白桦林中立下的誓言和对祖国的热爱。他们这种执着也许不被人理解,也不需要谁理解,因为祖国最知道……</h3><h3> 小说弘扬了工程兵的敢打必胜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融入了工程兵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抒写。小说没有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却有着工程兵的壮烈牺牲,有着工程兵之间的生死情谊。小说还着重描写了工程兵的家庭婚姻、情感与事业的矛盾冲突,尤其是林峻峰与叶丽莎、肖燕两个女人跨越三十年的情感纠葛,细腻地讴歌了主人公始终胸怀国家大目标的人生价值取向。小说情节曲折深湛,思想含量厚重深长,情感基调真挚纯洁,语言风格生动从容。从始至终都给人以向上的力量,令人振奋和感动,对现实社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br></h3> <h3>会议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秦皇岛新华书店总经理、秦皇岛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朱明华主持。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图书馆馆长贺立民,燕山大学出版社编辑孙志强等及相关媒体出席了会议。</h3> <h3>长篇小说《白桦林中的誓言》出版后 ,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有过共同生活经历的读者,读后纷纷发表感想,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赵宪臣先生的评论《工程兵的风骨和精神》一文发表在《燕赵都市报》上。下面摘录其中几张手机截屏:</h3> <h3>军校同学手机截屏。</h3> <h3>军校同学手机截屏。</h3> <h3>军校同学手机截屏。</h3> <h3>军校同学手机截屏。</h3> <h3>生活是创作之母。作者在向读者介绍这部小说的创作目的及作者生活经历。</h3> <h3>为民族鼓与呼。</h3> <h3>呼唤和传承中国精神。</h3> <h3>热心的读者。</h3> <h3>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正在参加军训的部分大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h3> <h3>发扬我军光荣传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h3> <h3>负责军训的解放军教官代表发言,要以小说中塑造的英雄人物为榜样,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h3> <h3>向“最可爱的人学习”,以英雄为榜样。</h3> <h3>作者向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图书馆赠书。</h3> <h3>作者向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国防教育团教官赠书。</h3> <h3>全民阅读秦皇岛阅读会的刘建宏女士,现场激情朗读《白桦林中的誓言》一书中“白桦林中的墓碑”一章里的段落。</h3> <h3>为读者签名。</h3> <h3>最小的读者</h3> <h3>活动结束后,作者与朱明华总经理热烈握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