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大坝与工地中学) <p class="ql-block"> 琴 缘</p><p class="ql-block"> 文 / 何汉华</p><p class="ql-block"> 离开丹江,调离铝厂近四十年了,可是有关丹江和铝厂的消息,不断有所耳闻,这是因为黎世才一直在丹江,在铝厂没挪窩,他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向我传递或透露一些人或事的变迁。有了微信后,消息就更畅通了。</p><p class="ql-block"> 我和他的交情是从学生时代开始的,我俩之间似乎终身有份琴缘。</p><p class="ql-block"> 初中二年级时,工地中学新校址落成,我们成了住读生。各个班级、年级的同学课外接触的机会很多。黎世才是高中二年级的,以玩乐器见长,对很多同学有吸引力。他吹横笛,笛声悠扬。我买了横笛跟他学吹《打靶归来》。他吹口琴,我买了口琴跟他学吹《学习雷锋好榜样》。他吹的时侯会打低音的拍子,一会儿打前半拍,一会儿打后半拍。我们被他在吹奏技巧上拉下一大截,要千方百计地向他学习。他拉二胡,我参加校乐队后手中有了一把二胡,没有老师教,就跟他学拉《赛马》《江河水》。没两天功夫,他又用扬琴为二胡伴奏,向我们介绍在扬琴演奏时垫衬低音、加花、间奏等等技巧。我们向他讨教学扬琴,他不厌其烦地一一指教,没几天就学会了用扬琴弹奏《浏阳河》。再过段时间,他又拉手风琴表演《草原小牧民》,拉完以后告诉我们什么是和弦,贝司和健盘之间怎么配合,拉复调时一个脑子不够用,必须练扎实基本功……</p><p class="ql-block"> 文革期间学校停课了,我和黎世才都当“逍遥派”,不参加任何活动。我与同学何振中玩得好,住得近,他爸是移民办公室的,就近租用了一间移民办公室的空房,到学校去搬铁架双层床、办公桌、靠背椅来房间用,还安装了日光灯、台灯,白天、夜晚都可以聚在一起玩乐器。黎世才成了这间“学生宿舍”的常客。他把手风琴背来演奏,经常花样翻新地拉新曲子给我们听,什么“波尔卡”“华尔兹”“小夜曲”,闻所未闻的音乐名词第一次从他嘴里听说。他一边说,一边演奏给我们听。门外经常聚集了很多小孩子看热闹,也有大人们走近窗户看他拉琴。我与振中自然是被他拉手风琴迷住了,要他一定教会我们。黎世才从不卖关子,想学他就教。一来二去地,我与振中也学得有模有样的了。而黎世才总不满意,说和弦要富于变化,要严格区分所伴奏歌曲的调性,大调歌曲有大调和弦的配置,小调歌曲有小调和弦的配置,还有减七和弦有增强结束感的作用,一定要会用。天哪,他怎么懂得这么多深奥的乐理知识?音乐老师从未教过我们这些乐理知识呀?当我们无比惊愕之时,他说:“笨蛋,到书店去买张志强的书翻翻不就什么都懂了”。我们跑遍了丹江和均县的书店,买不到这本书。黎世才也到书店看了,确实没有,他就把他自己的书拿给我们看。通过书本学习,我们懂得了系统的和弦知识,对拉好手风琴,也为以后学弹钢琴、电子琴奠定了乐理知识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丹江工程局各个单位分来了很多大学生,这些人中谁有文艺特长,黎世才就和谁玩得熟,然后把我们也带去玩。他拉手风琴很受欢迎,经常有人邀请他去伴奏。水文站来了会唱歌的一男一女两位大学生,唱男女声二重唱,黎世才背手风琴带我们一起去玩。唱《毛主席派人来》《北京的金山上》等等二重唱歌曲,手风琴拉得好,唱歌的人也发挥得好,让我们好饱耳福。电站来了位拉二胡的高手“许二胡”,黎世才用扬琴为他伴奏《三门峡畅想曲》,把我们听得惊呆了,这可是二胡名曲中顶尖的曲目呀!演奏技巧是最难的。跟在黎世才后面玩,我们不但学乐器,也见了不少世面。</p> <p class="ql-block">(上海百乐牌96贝司手风琴 1981年购于上海西藏路乐器店)</p> <h3> 学校组织知青上山下乡,我和黎世才第一批到房县农村插队落户。他和本班三个男生,两个女生一个小组,在峪坪六队。我和本班四个男生一个小组,在峪坪七队。住的房屋挨得很近,就只隔了一个小河沟。黎世才把学校唯一的一台红色百乐牌96贝司的手风琴背来了乡下。到农村劳动了几个月后,知青之间相互串门成风,你来我往地热闹非凡。因为惦记着手风琴,振中从三十多里外的中堰来到峪坪河,说是想念黎世才了,想听他拉手风琴。吃了两顿饭,住了一宿,听黎世才拉手风琴听得很过瘾,临走时说了一大堆好话,想把手风琴背到中堰去练习练习。黎世才极不情愿,但是终究抵挡不住振中的软磨硬泡,答应最多拉半个月就要奉还。振中自然是喜出望外,把手风琴背去了中堰。半过月刚一过,振中未按时还琴,黎世才就翻山越岭地步行到中堰去,背回了手风琴。过了若干时间,振中又会来峪坪借琴,黎世才照借不误,但是半个月的期限一到,他是一准又翻山越岭地去背回手风琴的。</h3><h3> 在农村呆了一年半的时间,我和黎世才一起被招工来到丹江铝厂,在冶炼车间当电解工。进厂当工人了,自然是分外高兴,经常在宿舍门口玩乐器,黎世才拉手风琴,我拉二胡,结果我俩都被选中参加了厂业余宣传队。宣传队时聚时散,我俩都乐此不疲。有演出任务了,抽出来排练节目,演出结束了,再回车间顶岗完成生产任务。</h3><h3> 在铝厂工作了十年,和黎世才在一起玩乐器玩了十年。调来宜昌工作后,黎世才因每年也来宜昌探亲,我俩也就从未断了来往。我渐渐地知道了他的身世。他出生在广西陆川县的农村,叔叔、婶娘调到丹江工作后,接纳他到身边读书,因此离开陆川农村来到丹江生活。叔叔、婶娘是他最亲的人,从未停止过报恩的行为。对一直生活在农村的父母,他时刻牵挂在心,每年必回广西陆川探望。有了工资收入后,是每月按期如数地寄钱给老家。广西陆川盛产桂元,其品牌陆川桂元肉享誉全球。黎世才对我们这些特别亲近的老同学、老同事,来来回回地总是以桂元肉馈赠。若是想托他另买一些,从来都是一口应承,先不接预付款,交货以后再付钱。</h3> (上山下乡去了农村) <h3> 对于黎世才的婚姻家庭生活,我从未在意,不知其始末端倪。最近与他聊天,才略知一二。原来是与他同班组上班的杨谷生做媒介绍的谷城亲属与他恋爱结婚,又回味与他长期交往中听他说过的一些话,就觉得瞬间看见他灵魂中的闪耀亮点了。</h3><h3> 有两次重要的婚恋机遇,都和他拉手风琴相关。到农村插队时,同班女同学对他有心,喜欢听他拉手风琴,和他在一个知青组。有一天这位女同学邀他外出散步谈心,说是父母来信了,让她离开农村,回家去与一位追求她的在职工人结婚,她不愿意。如果黎世才给个准讯,她就不回城,在农村俩人过一辈子。要知道她可是班上长得最漂亮的女生啊,不知有多少男同学在追求呢。黎世才怎么回答呢?他说:“我最终要回广西去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广西的女人什么活都要干,什么苦都要吃,你受不了那份罪。”他不答应,不接受,女同学第二天就走了,回城里结婚去了。</h3><h3> 第二次机遇同样是女方追求他。到铝厂工作以后,一位学校的音乐老师仰慕他手风琴拉得好,找上门要学习拉手风琴。黎世才手把手地教,两人因手风琴而来往频繁,日久生情。黎世才每年回广西探望父母,女方总有厚礼相送,到火车站迎来送往的。眼看着俩人的恋爱关系可以确定了,女方给家住武汉市的父母买了东西,委托他探亲路过武汉时送去,最后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哪知黎世才到武汉去了一遭后,想法特别奇怪,说女方家是武汉大城市的,家住汉口冠生园路那么繁华的地方,我最终要回广西农村侍奉父母,她怎么能陪我去呢?回丹江后就断绝了来往。</h3><h3> 杨谷生是谷城县小地方的人,娶个小地方的女人,回广西农村去女方能适应、不会过多地计较吧?——我猜测黎世才一定是这么想的。他主动放弃两次与他擦肩而过的美好姻缘,是因为心地善良,心好,生怕拖累和委屈了对方。他是将侍奉父母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后来的事情也证实的确如此。老家的父母年纪大了,黎世才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每次回去的时间越来越长。广西陆川是全国的长寿之乡,老人寿命长是好事,可是黎世才侍奉老人要花多少心血呀?我们可想而知。</h3><h3> 黎世才后来又学习了弹电子琴。他有拉手风琴的基础,所以很快就成为丹江口出类拔萃的电子琴手,在键盘上盲弹,任意转调,眼睛只看歌谱,新歌曲稍加练习就参入伴奏。而且边弹边在空白乐谱上记谱。一位学校的老师,经常来乐队里唱歌,拿些光盘来播放新潮流行歌曲让记谱,便于传唱,黎世才一准滿足要求。</h3><h3> 退休以后,以铝厂的乐队人员为骨干组织了“红叶乐队”,吹拉弹唱的都有。他在微信上经常把排练和演出的视频转发给我欣赏。</h3><h3> 2018年12月14日,丹江工地中学老三届同学举办知青下乡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筹备组商定组织一台文艺节目,由宜昌和丹江两地的同学共同出节目。黎世才在红叶乐队威信很高,虽然大部分乐队队员不是知青,都表态支持和积极参加这项活动。筹备组在费用上强调AA制原则,但红叶乐队历来受邀演出的就餐是受招待的。黎世才担心两边为难,对红叶乐队说大会招待,对筹备组说红叶乐队支持AA制。私下对我说他一个人出钱。另外,他的同班同学有两位不愿出每人300元的会务费,黎世才不动声色地一个人交了900元。他对我说,50年一遇的聚会,太难得了,他愿意黙黙地出钱,让整个活动圆圆满满,落个皆大欢喜。文艺汇演既热烈又红火,获得了满堂彩,黎世才脸上堆满了笑容,内心充满了幸福,口口声声地说:““红叶乐队”是最棒的,我们到那里演出,都可以拿下整场演出。”是啊,有这么一个无私奉献、顾全大局、气量宏大的电子琴手在乐队压台,红叶乐队能不棒吗?!</h3><h3> 聚会活动接近尾声了,我在沧浪湿地公园看风景时,突然接到黎世才的电话,说我们居住的龙山宾馆总台不让他取回乐队的音响设备。我急匆匆地赶回宾馆,几经交涉,最终同意拿走所有演出的东西。我从未接触和搬过这么多的东西,私家车后备箱和后排座都塞放满了,心里挺烦燥的。在宾馆搬运有手推车,到铝厂卸货时全靠人力搬运,从头至尾就我们俩人干活,心里就更烦燥了。黎世才却十分淡定,说:“慢慢来,多搬几趟不就搬完了。”搬上二楼活动室放好东西后,我才过细打量了一下,这是一个近200平米的小演出厅,由黎世才负责管理。他介绍说:“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常年磨嘴皮子找工会批钱购置的,红叶乐队有今天很不容易。”我听了这话,感觉黎世才才是真不容易,他是个多么热心于开展职工文艺活动的人啊!</h3><h3> 黎世才的聪明才智,更多地是表现在学业与本职工作上。1966年读完了高中,他以数理化全优的成绩己经站在了大学门口,哪知一场大的社会风暴,吹散了所有渴望接受高等教育学子的梦想,</h3><h3> 19 82年,铝厂办起了职工夜校,聘用黎世才担任兼职教师,他一个人负责教初中数学和物理两门课程的教学,教学任务繁重,备课及批改作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夜校一办就是两年,全厂职工心目中有了一位热衷于职工文化教育的黎老师。</h3><h3> 之后,他被调任计量能源科,管全厂节能和计量噐具的检定工作。这两项工作的专业性很强,正是由于他有坚实的理科知识,精通精密仪表仪器,经过详细的梳理和分析,有理有据地追回水电公司多收水电费几十万元。计量工作方面,他具体负责使用和调试地秤与电子吊称。市计量局暂无专业人员,总是派人来现场观察、监督并以他的调试数据为技术标准发给合格证。由于黎世才的精明,将误差调整在有利于生产厂家一方,为公司每年合理合法地争取了上百万元的利润。没有对仪器仪表设备原理的精通和高超的调试能力,一般人是做不到的。</h3><h3> 在我的生命中,他是对我有深刻影响的一个人。学生时代他将我带进了音乐爱好的殿堂,与乐器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他的人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让我和他一样地去做一个有善良之心的好人。</h3> (丹江口龙山宾馆) <h3>2018.12.14 “红叶乐队”为丹江口工地中学老三届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文艺演出伴奏。黎世才演奏电子琴,本文作者加盟演奏小提琴,何振中加盟任临时指挥。</h3><h3>(手机自拍片)</h3> <p class="ql-block">(我和黎世才共同工作过的电解铝厂)</p> ‘ <p class="ql-block">(我和黎世才、何振中共同生活过的大山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