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东省最大庄园——牟氏庄园详细攻略和感受

张岩嵛

<h3>  坐落于山东半岛中北部,一个静谧、祥和的小城。烟台下辖县级市—栖霞。享有“中国苹果之乡”美称。迄今为止,山东省两大地主庄园之一—牟氏庄园就座落在这里。<br></h3> <h3>  牟氏庄园被现是山东胶东最大的庄园,占地2万平方米。牟氏庄园现为国家四A景区。门票全票70元。网购65元,1.4米以下不要钱,超过1.4米的儿童半价。导游(10人及10人以内100元)。<br></h3><h3> 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占地2万多㎡,有房屋480多间。是一处具有山东胶东民居特点的套院式建筑群体。</h3><h3> 牟氏庄园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气势恢宏,古朴宁静。共有三组院落。分别为牟墨林的六个孙子居住。六套院落各有堂号,分别是东忠来、西忠来、日新堂、宝善堂、南忠来和师古堂。</h3><h3> 现在对外开放的是东忠来、西忠来、日新堂和宝善堂,还有一个五孙子的房子作为红色教育基地。</h3> <h3>景区门外面有一棵老槐树,一口古井,一个碓臼(dui jiu舂chong米用具)</h3><h3><br></h3> <h3>牟氏庄园景区入口——西忠来大门<br></h3><h3>此大门是牟墨林第三个孙子牟宗夔住宅的大门—西忠来大门。大门高5米,宽3.26米。</h3> <h3>  大门口左右有一对抱鼓石,是当年聘请了四名能工巧匠历经三年才雕刻而成。看的出石质优良、雕刻精细、工艺精湛、寓意吉祥。抱石鼓两面就雕刻了“福禄寿喜”“姜太公钓鱼”“麒麟送子”“刘海戏金蟾”等诸多内容。</h3> <h3>右侧鼓石</h3> <h3>大门口的两个孔,猜猜干什么用的?</h3> <h3>★牟氏庄园看点1</h3><h3>牟氏庄园的花窗构思新颖、做工精细,且款式多样。</h3><h3>按照几何图形的排列、连接、旋转等多种变化设计花窗图样(运用到数学中的几何知识)</h3><h3>花窗花样翻新,回避雷同和重复,产生了一种竞相媲美、相映成趣的效果。</h3> <h3>  进门后,有一块用彩石铺砌的地面,叫石毯,也叫吉祥毯。石毯四个角各镶嵌一只石蝙蝠,正中有一枚石钱。寓意是踏福踩钱。听导游讲解后,游客们也都从石蝙蝠石钱上走过,图个吉利</h3> <h3>★牟氏庄园看点2,</h3><h3> 无论是庭院还是甬道,都是用这种五彩自然杂石铺就而成。雨水和污水两个管网合理分布,道路采用两边高,中间底,形似元宝的样式,这种设计用于排水,保护墙体功能。</h3> <h3>这个甬道右侧的排水沟也是这种样式,过门台阶下留空。</h3> <h3>雨水地漏铜钱造型,脏水流出去,钱财留下来,这叫滴水不漏财。雨水、污水分开流,非常讲究。</h3> <h3>第一个进的房间——序馆</h3><h3>从牟家族系可以看到,牟家始祖叫牟敬祖。牟敬祖是湖北公安县人,明洪武三年(1370)被当朝委任来到栖霞当官。出任登州府栖霞县主簿,相当于现代的县委秘书。三年期满,因身染大疾不能归楚,遂落户栖霞,在当地繁衍生息。</h3><h3>牟家从二世到七世近150年间,由于家贫族弱,一直在当地都是普通百姓,默默无闻。</h3><h3>终于到了七世牟时俊,八个儿子有六个取得功名得意以踏入仕途,牟家才从一个寄人篱下的家族,渐居栖霞望族之列。</h3><h3>牟家作为胶东头号大地主是从十三代牟綧(zhun)开始。他趁当地灾荒之时,租船聪辽东贩运粮食,以粮换地开始发家。</h3><h3>十四代牟墨林(1786—1868)是牟氏庄园的真正创始人。据说因他排行老二,脸色较黑,名字中又有个“墨”字。所以当地人都叫他“牟二黑”。</h3><h3>牟墨林生性缄默、穿戴朴素、吃喝节俭、长于务农、讲究科学种田、善于理财。在继承了祖上千余亩地的基础上,也是趁当地大灾之年,以粮换地。到他晚年时,牟氏家族土地和山峦已经达到四万多亩。后又经他四儿六孙的努力,到1947年土改时,牟氏家族已经拥有土地六万亩、山峦十二万亩、佃户村153个,全县粮仓23处,成为了胶东赫赫有名的大地主。</h3> <h3>  进门后在院子西侧,有张牟氏庄园游览线路图。</h3><h3> 从游览图上可以看出,牟氏庄园主体是纵向排列的三组建筑,分别是东忠来、西忠来、日新堂。每组建筑又分为三至四个院落。整个庄园重重叠叠,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浑然一体。</h3><h3> 牟氏庄园有三处和其他北方民居有别之处,俗称“三怪”。穿堂门儿一线开;烧炕火洞在室外;烟囱立在山墙外。</h3> <h3>第一怪:穿堂门儿一线开,庄园的正厅都有前后门,所有的门都在一条中轴线上,夏天的穿堂风,通风凉爽,民间说法门对着门不好,所以平常第二道门是关着的,从两侧进出,只有招待贵客,重大事情时,门都是打开的。</h3> <h3>第二怪:烧炕火洞在室外,这样的好处是干净卫生、防止佣人随便进入主人卧室、没有火灾隐患。现在大部分堵上了,为了防潮,保护墙体。</h3> <h3>第三怪:烟囱立在山墙外,胶东地区烟囱都在房顶上,这样的建筑美观大方,防火防漏水,据专家考究即使外面刮再大的风,烟不会倒流,抽力大。</h3><h3> 房顶上分别有6个小兽,“五脊六兽”。这是镇脊之神兽:祁吉祥、装饰美和保护建筑的三重功能。古建筑为木结构,以兽镇脊,避火消灾。于两坡瓦垅交汇点,以吞兽严密封固,防止雨水渗漏,既收装饰美,又收护脊之实效。五个蹲兽分别是: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h3><h3> 这里他们有自己好听的名字,最下面的小兽不能再走了,叫走投无路,往上依次为棒子望月、随风打旗、为虎作伥、赶尽杀绝,最顶上龙头凤尾是龙王的小儿子,他们都是毒物,以毒攻毒,起到辟邪、镇宅、保平安。</h3> <h3>牟氏账房</h3><h3> 西边一溜房屋如今开辟成了账房、粮仓、传统农具三个展室。</h3><h3>账房是庄园的理财机构。<br></h3><h3> 展室内展出了一部分曾在牟氏庄园当过账先生人的照片。还展出了当年用过的称、斗、升、钱柜、柜台等物品。</h3><h3>最大的称一次能称1000斤</h3> <h3>牟氏家族对于账先生的挑选极为严格。一般设有四、五名账先生。其中有一名主账。正中的老先生权利最大,仅此庄园主人之下(当时年薪500块大洋,相当于现在人民币15万元。</h3> <h3>账房内展出的各式各样的斗。<br></h3><h3>斗是过去量粮食的器具。常见的有方形的木制斗和鼓形的条编斗</h3><h3><br></h3><h3>作为市制容量单位,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石(dan)</h3><h3>最高的那个斗,能盛50斤粮食。因粮食密度不同,称重也不同。</h3><h3><br></h3><h3></h3> <h3>账房内展出的银元宝复制品。</h3><h3>1979.8.23,工作人员在庄园内发现了一坛银元宝。元宝共50只,共重92575克。经有关部门鉴定,此次发现元宝为古代货币珍品。上图是1:1的复制品,因为真的易变黑,也易被盗</h3> <h3>牟氏粮仓<br></h3><h3>第一粮仓,像这样的粮仓有23处,一处粮仓164间。年收粮食660万斤。</h3> <h3>这是储存粮食的粮囤,下面叫囤,上面叫褶,褶越多,储存粮食越多。</h3> <h3>当时的保卫科器械</h3> <h3>牟氏农具</h3> <h3>猜猜这是什么?</h3> <h3>铜钱墙——现在看不到铜钱了,被偷走了。</h3><h3> 账房门口的鏨墙,俗称铜钱墙,纯手工水磨堆砌的,每两块石头之间没有缝隙,修建时,给工匠一些铜钱,提出要求如果有缝隙,就用铜钱填平,工匠为了留下铜钱就把墙修的特别整齐——这是金钱的激励方式。建造使用的青砖灰瓦都是豆汁浸泡过的,起到防风化,不掉色的作用。</h3> <h3>牟氏客厅<br></h3> <h3>上面牌匾的意思是不忘公安县,咏怀故土的意思</h3> <h3>书桌</h3> <h3>牟氏庄园看点3</h3><h3> 精致的木雕和屏风,是用上好楸木雕刻而成,注意两边的字是八仙传百世,十怪永千秋,下面的八个字,每个字都是每个仙家的人物,仙~拿着扇子的汉钟离。传~倒骑毛驴的张果老、百~铁拐李、世~蓝采和。</h3> <h3>花纹都是木匠雕刻的</h3> <h3>漆板画</h3> <h3>四季春夏秋冬图,用玻璃纤维制成,日本进口的。</h3> <h3>牟氏庄园镇馆之宝1——螺钿柜</h3><h3> 价值连城,用香樟木制成的螺钿柜,用兽骨、贝壳、玉石、金丝镶嵌而成,中间高的是衣柜,两边低的是钱柜,左边图案是王母娘娘蟠桃会,右边是八仙过海图。</h3> <h3>牟氏餐厅</h3><h3>九子碗</h3><h3> 碗做成蝙蝠的形状,摆在中间成铜钱的位置,碗中有鱼,预意福禄有余。</h3><h3> 两边各放一个茶碗,茶碗周围有蝙蝠围绕,主人多子多孙的愿望。</h3><h3> 前面摆放两个小酒壶,中间摆放两个小酒盅。小酒盅来自于日本,倒上酒会有日本美女的图像。</h3> <h3>餐桌上的铜火锅,能看出来他们当时对吃食的讲究。</h3> <h3>龙碟</h3><h3> 这套茶具组合是1958年在牟国荣的院子里出图的,上面有龙的图案,只能观赏不能用,摆在家里提高身份的作用。</h3><h3><br></h3> <h3>★牟氏庄园看点4</h3><h3> 花草树木种植有讲究,预意满满,院内都是石榴预意多子多孙,牡丹预意花开富贵。丁香、芍药等。</h3><h3> 这是一棵紫槐,有200多年的树龄,5月开花,半个月的花期,先开花在长叶,再结荚,荚不可以吃,花可蒸着吃。</h3> <h3>榔榆</h3> <h3>白玉兰 </h3><h3> 玉兰花外形极像莲花。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再加上清香阵阵,沁人心脾,实为美化庭院之理想花卉。</h3><h3> 这棵树150多年历史,有一种说法——唐代白玉兰保命又招财。</h3> <h3>紫薇</h3><h3>七月份开花,花期100天,又名百日红和痒痒树。</h3> <h3>牟氏戏楼</h3><h3> 为什么建在三孙子院内,因为原来大戏楼在房子外面,破坏掉了,后期在院内仿建的</h3> <h3>牟氏体恕斋</h3><h3> 牟氏家族很多年来一直人才辈出,这与家族当年的家庭教育和族规严格应该密不可分的。家训每个家人都会背诵。</h3><h3> 体恕斋是牟氏家族早期的宗祠。是家族聚会、议事、执行族规、教育子女的场所。</h3><h3> 祠堂正中的画像是牟氏家族十世祖牟国玠(jie)。“体恕”二字就取之于牟国玠制定的《体恕斋家训》,意为体谅和宽恕。但是对于违反家规的孩子仍然会受到家族长辈的处罚。<br></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牟氏</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体恕斋。</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孩子不能一直溺爱,该教训还得教训。</span></h3> <h3>牟氏祭祀厅</h3><h3>在日新堂南面是祭祀厅。这里是日新堂逢年过节祭祀祖先的场所。</h3><h3>牟家作为大户人家,祭祀活动比一般人家更为隆重和繁琐。特别是每年农历大年期间,祭祀活动从腊八要持续到次年正月十五</h3><h3> 桌上摆放的鸡 、猪、 鱼,预意吉祥有余,大饽饽预意蒸蒸日上。</h3> <h3>牟氏庄园2宝一寿帐</h3><h3> 中国最大的地主一一牟墨林的第二个孙子牟宗朴(兵部车架司行郎中加三级,从一品)为了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从湖南请来四个手艺非凡的湘绣女工,花费近一年的时间绣成的。远看是个寿字,近看是两枝叶茂花俏的牡丹,这个由27朵牡丹花构成的寿字,是用数十种</h3><h3>颜色的蚕丝绣成的。代表着1927年的27朵杜丹花,色形态各不相同,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象征的富贵长寿之意。是一副珍贵的祝寿精品。</h3> <h3>★牟氏庄园看点5</h3><h3> 设计先进,实用、又隐含各学科知识</h3><h3> 地上倒污水的漏水道(现在下水道),旁边三个石柄,方便佣人抬起,下去清理淤泥。</h3><h3>厕所、脏污下水一般设在房屋的西南角很有讲究。</h3> <h3>知道为什么开口了——一排房子太长,因为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防止房子裂开,所以要有这样的裂口。</h3> <h3>地窖,春暖夏凉,天然冰箱</h3> <h3>现代的淋浴的原型,真的已经腐烂,这是仿制品。</h3> <h3>以前停马的地方(现在的停车场)</h3> <h3>牟氏后花园口,最上面四角都是白蝙蝠,预意留后福。</h3> <h3>★牟氏庄园看点6</h3><h3> 砌花墙,俗称“虎皮墙”。位于日新堂与宝善堂之间的南北过道里。砌于清同治年间。用色彩斑斓的各色鹅卵石砌成。</h3><h3> 在200多米长的墙面上,共拼出了148幅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其中有“铜钱托莲图”“荷花莲子图”“花高月圆图”等。象征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希翼。<br></h3><h3> 说真的,看来“虎皮墙”上这么多图案应该是有关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一般游客不是听导游讲解还真看不太出来几幅图案。</h3> <h3>多了一个花瓣的桃花,预意花好月圆</h3> <h3>四季</h3> <h3>太极、荷花、水瓶</h3> <h3>看颜色就是个吉祥物,说法——摸摸乌龟的头,加官又封候、摸摸乌龟的背,长命又百岁、从头摸到尾,往事不后悔。</h3> <h3>长子长孙楼——日新堂大楼</h3><h3>日新堂是牟氏庄园最早的一组建筑。建于1735年。这里曾是牟墨林居住的院落,牟墨林去世后,这里一直被后世长子长孙来继承。与庄园其他院落和住宅相比,这里更加富有历史的沧桑感。</h3> <h3>日新堂曾是六大家首富。</h3><h3> 但日新堂却是财富人不旺。自牟宗植过世以后,他的独生儿子牟煚(jiong)、牟煚的独生子牟绍堃都相继英年早逝。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这里变成了牟宗植夫人鹿氏和儿媳姜振帼婆媳两代寡妇主宰的天地。</h3><h3>姜振帼有着非凡的理家才能,将自己堂内的一切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到了三十年代,姜振帼举家迁往烟台,并在那里购置了不少房产,跻身进了烟台的社会名流</h3> <h3>姜振帼的卧室,在婆婆的旁边,方便照顾婆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里面物品都是真迹。</h3><h3> 电视剧袁丽老师扮演的人物。</h3> <h3>牟氏殡俗展</h3><h3> 展室内摹拟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新堂”女主人姜振帼为其公爹、丈夫、儿子和阴婚儿媳发殡的盛况。</h3><h3> 按照牟家风俗,夫妻要都去世后一块下葬。但这古老的规矩在姜振帼这里被打破。她没有等到她与婆婆寿终正寝,便提前为其公爹、丈夫、儿子举行了这次规模浩大的殡葬活动。</h3><h3> 举葬之日,人山人海。浩浩当当的送葬队伍绵延十余华里。数百件陪葬品占地六亩之多。姜振帼付之一炬,大火三天不熄。</h3><h3> 这次大殡,共用去小麦一百多石,黄酒八千多斤,现大洋一万多块。规模之大,令人咋舌。而祖上“耕读世业”和“勤俭家风”</h3><h3>成了门面摆设。牟氏家业从此日渐衰落。</h3><h3> 牟宗植30多岁过世,60岁下葬,60岁以上属于喜丧,所以用红色轿子,32担,64人抬轿的规格。</h3> <h3>牟宗植的独生儿子牟煚(jiong)38岁过世属于英年早逝用的绿色轿子,规格不太做要求。</h3> <h3>牟煚的独生子牟绍堃18岁早逝。据传说,当时他相中一个佃户的女儿,门不当户不对,强烈拆散了,后来的了相思病,早早去世。下葬时给儿子娶拉一个门当户对的阴婚。</h3> <h3>牟家花饽饽面塑坊 网上图片</h3><h3> 胶东花饽饽是一种食品也是一种艺术品,是山东胶东地区一种特有的特色面食。也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h3> <h3>★牟氏庄园3宝——天下第一砚</h3><h3> 牟氏学堂北大厅,这里有一块号称“天下第一砚”的巨大砚台。</h3><h3> 砚台是从河北省宜水县购得。两块大砚台总重120多吨。通体绿色。长13.6米,宽3.1米,厚1.35米,上面分别雕有龙、凤、龟等图案。</h3> <h3>  讲坛后面正北竖立着一尊孔子塑像。体现了中国文人对儒家贤圣的敬重。</h3><h3> 认真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者!</h3><h3><br></h3> <h3>牟氏学堂院子正中央为讲坛,讲坛中心位置放置了一个很大的鼎,叫做“文鼎”。表示“文以载道,道亦为天”。</h3><h3><br></h3> <h3>出口就是五孙的院子正在修建红色教育基地,不对外。</h3> <h3>出口处留影。</h3> <h3>在即将写完这篇游记之时,从牟氏家族的几百年兴衰史中感触学习到很多。</h3><h3> 一、再大的家财顶不住铺张浪费;</h3><h3> 二、每次大的改革都有金钱支持;</h3><h3> 三、术业有专攻,专业人干专业事更专业;</h3><h3> 四、金钱式的激励方法可以用到管理孩子 方面和别的领悟;</h3><h3> 五、有文化就有做人上人的机会,有一个 本事就能挣大钱(例如:账房的主账);</h3><h3> 六、重压之下出人才,女人丝毫不逊于男 人;</h3><h3> 七、孩子教育不能只看成绩还要注重心理和 生理教育,不要太强势干预孩子,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抗压的心理承受力。要因人而异,平常多锻炼孩子抗压能力(不能要什么给什么,给困难找理由),多关注孩子心理变化。</h3><h3>2019.8.1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