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市黑茶的三种核心特征

一杯潮茶(夏潮)

<h3>洞市在明代为十一都的核心。“都”是安化历史上的行政单位,类似于现在的“区”。到了清代,洞市属一都,一都茶在安化黑茶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在清代和民国文献里面,位居九区之首。洞市群山密布,森林茂密,有上百个大山头,著名的山头大约有二十多个,紧密的分布于麻溪东西两岸。东岸的茶山有著名的五龙山系,包含火龙岭,青龙岭,黄龙岭,白龙岭,金龙岭,以五龙山天缘寺为中心地带,朝四面八方展开,犹如一张巨型蜘蛛网。每条脉又绵延数十里,丛生数十个小山头。光火龙岭,就分布着九重弯,洞市林场,鹞子尖,石牛山,碧岭界,木杨界,川岩江,王脊界,锺脊界,大熊山等著名的茶山。麻溪东岸的名山有密山仑,大屋场,方溪界,天顶山,笕漅溪,白马界,青田山等,都是海拔超过八百米的高海拔茶山。</h3> <h3>洞市茶是黑茶的老产区,也是安化迄今为止,没有做过其它红茶绿茶品种的老产区,一直只做黑茶,即使是黑茶最不紧气的年代,也从未终止过黑毛茶的制作。所以,目前洞市也是安化七星灶技术保留最完整,又最先恢复的茶区。</h3> <h3>洞市的黑茶,由于历史遗留的茶山众多,所以荒山茶比较多,树龄也都比较老,属于原始的老种茶树,只是由于海拔高,又分布在不同山头的林间,故采摘难度较高。做七星灶火焙茶是洞市制作黑毛茶的一大特色。</h3> <h3>洞市的黑茶,由于地理、山水、气候、原始树种和老工艺等等的原因,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总结起来,有三大核心特征,最为突出:</h3><h3> 第一是薄荷凉,第二是樟木香,第三是甘蔗甜。</h3> <h3>薄荷凉是洞市高山茶的一大特色,喝在口里,有一点点薄荷的凉感,生津十分快,遇上好的洞市黑茶,可以有“入口生津”的体验。</h3> <h3>樟木香是洞市茶的另一个特色,这种香味穿透力很强,干茶闻起来有点隐隐的像樟木或者樟脑丸的气味,使很放松,喝起来,非常通透,口腔打开很快,茶气有一种明显上扬的感觉,好的高山茶,如果制作精良,喝起来体感接纳度很高,非常有特色。</h3> <h3>洞市茶的甘蔗甜主要体现在回甘的舌面感,好的洞市茶入口味厚不苦,或者苦而不涩,回甘快速,这种回甘和吃甘蔗的甜味十分接近,可以一瞬间沁入整个舌面和口腔,但是却很持久。洞市茶的甘蔗甜在泡二三十泡以后的尾水中,体验最明显,好的茶,直到泡成汤色成白水,还可以体验到很强的甘蔗甜。加上薄荷凉和樟木香,身体通透的老茶客,常常能够体验到传说中“真水留香”的意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