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地关到底在哪里?——与《山西灵石境内两道三关考》作者交流

景茂礼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灵石</span></p> <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14日,互联网太原道微信公众平台刊发笔者《雀鼠谷与韩信岭、秦王岭》一文,一位网民先生留言:“初步看到几个问题:1、阴地关和汾水关位置搞错了,阴地关在照碑滩,汾水关在南关。2、高壁镇和高壁岭不是一回事,两地相距还不近,高壁镇与阴地关都在照碑滩,具体位置在夏门西南六七里的地方,在汾河河边上。而高壁岭根本看不到汾河,在汾河之东的山岭上。”</p><p class="ql-block"> 出于礼貌和惯例,笔者在留言栏除感谢网民先生对本人的关爱、对灵石文史的关心外进行了耐心答复,诚恳指出:夏门西南六七里的地方,两山相夹,一水中流,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火车、汽车在这里也只得钻洞才能通过,莫不说在古代,就是当今通行都很困难,哪能建城设镇呢?并希望网民先生有机会进行实地考察,就此问题开展交流。网民先生答复:“建议你仔细学学严耕望《唐代交通图》中‘长安太原驿道’、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中‘唐代太原至长安驿路考’,再读读《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若再有精力找明清民国人物过灵石日记看看,估计就不会随便说话了。”笔者无奈回复:“所有问题,在此三言两语无法说清道明,请老师撰写成文章,有理有据,交流探讨,对灵石历史研究亦不失为是一件大好事。不再赘述,希望早日看到老师大作。谢谢老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灵石旧城</span></p> <p class="ql-block"> 2019年8月8日,网民先生在互联网太原道微信公众平台发表大作《山西灵石境内两道三关考》,文中查阅资料之多,研究考证之详,引经据典全面、深入、细致、详尽的进行了阐述,令笔者十分感佩。而出乎意料的是,网民先生一改自己原来“阴地关在照碑滩”的观点,把“阴地关”的位置又界定在了今夏门村,并指出:“高壁镇建在照碑滩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地两山夹持,地方狭窄,而高壁镇起初有关城百姓,再加上镇、关的驻守官兵,人员不会太少,如在照碑滩,住房问题恐怕都难解决。”</p><p class="ql-block"> 同为一个人,持有同样的证据,为何短短几天,说法大相径庭,自已推翻自已原来的观点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听了笔者的回复,对实地进行了认真考察,发现存在自然地理客观环境上的“硬伤”,说不过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笔者是本地人,熟知本地自然地理状况,而网民先生是外地人,凭据的全是历代史书典籍的记载,那能不出错呢?诚如严耕望先生《唐代交通图》:“阴地关……《圆仁行记》云在灵石县南二十里”。王文楚先生《古代交通地理丛考》:“又《行记》,‘过县(灵石),傍汾河南行二十里,到阴地关。’”均是凭据历代史书典籍的记载,尤以圆仁和尚《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记载为主要证据。但错的就是错的,再多的文字记载也无法改变当地的自然地理状况,也无法与当地的高山河流等客观环境匹配,即便是圆仁和尚实实在在地走过这个地方,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记载失误亦显而易见,如小水头到灵石城,就隔一条小水河,相距也不过二三里,现在也可以丈量,《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为十里,明显与客观情况不符。对于“阴地关”来讲,《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把“汾水关”误记为“阴地关”,“阴地关”误记为“汾水关”,因为换一下关名对两关的记载就完全正确,也完全符合自然地理客观环境,完全符合地方历史文献记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旧城城楼</span></p> <p class="ql-block"> 《山西灵石境内两道三关考》:“其实按圆仁行记,阴地关在县南二十里,正是今夏门镇所在地。故笔者认为,高壁镇、阴地关、雁归亭当俱在今夏门镇。”网民先生改变了自已之前阴地关在夏门西南六七里处的观点,将阴地关、雁归亭、高壁镇又界定在了今夏门村,岂不知改正了旧的“硬伤”,又制造出了新的“硬伤”。雀鼠谷驿道,在灵石汾河东岸,阴地关是建在汾河东岸驿道上,《圆仁纪行》也明确记载:自冷泉店“傍汾河寻山谷行三十五里,到小水店李家断中。斋后,傍汾河西南行十里,到灵石县。……过县,傍汾河南行二十里,到阴地关。……过关,南行十里,到桃柳店掉家宿。店临汾河,有五六家。……南行十里,到长宁驿汾水关。……南行二十里,到永清驿断中。……南行二十里,到晋州管内霍邑县。”从踏上灵石的土地,从入冷泉关到出阴地关,从灵石到霍州,一路傍河而行,驿道均在河东。而夏门村是在汾河西岸,阴地关怎能建在汾河西岸呢?这不成天大的笑话了吗?哪里有驿道在河东,通行关卡设在河西这样的怪事呢?如是,能管住过往行人吗?有一点作用吗?古时汾河河水浩大,夏门地处雀鼠谷最狭窄、汾河水流最湍急之处,既无桥梁又无渡口,圆仁和尚是怎么经过阴地关勘验的呢?难道他能飞过急流浩渺的汾河吗?之所以又出现这样的“硬伤”,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网民先生不熟悉本地自然地理环境,因此顾此失彼,顾彼失此。按照明万历版《灵石县志》的记载,阴地关即今南关,高壁镇即今高壁村,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也完全符合实际自然地理客观环境;若按照网民先生的观点:阴地关与高壁镇即今夏门镇,不仅又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而且又会出现许多新的“硬伤”无法得到合理解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庙魁星楼</span></p> <p class="ql-block"> 地名是人们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下来的,是人们对特定方位、范围、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给予的文字代号,蕴藏着丰富宝贵的历史信息、环境信息、人文信息,是最真实的历史证据,高壁镇的名称亦如此。网民先生说夏门就是高壁镇,怎么他的名字不叫高壁镇而几十里之外两千余年的高壁村至今人们仍叫高壁镇呢?高壁,顾名思义,应在山上高处才对,怎能在山谷汾河岸边呢?因此笔者认为:1、阴地关和汾水关的位置《圆仁纪行》把两个名称搞错了,互换一下就完全正确;2、唐时的高壁镇是不是当今的夏门镇。要证实这些问题,只有符合客观规律、客观环境、客观事实的证据说了算,唐《河东节度高壁镇新建通济记》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铁的证据。它说阴地关“有关城居人百姓”,说明阴地关是一座小城,城中有居民百姓,这样一座城池只有处在雀鼠谷河东的今灵石南关能容下,也符合自然地理等客观情况。而灵石城南二十里的夏门河东是放不下的,就是灵石城南三十里的河东也放不下,不要说是一座城,甚至连一幢院也放不下。证据证明,阴地关即今南关而非今夏门。书是人写的,认识各有不同,可能出现记载错误,而灵石雀鼠谷两山相夹、一水中流的自然地理客观状况不是人能改的,也是改不了错不了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泰山庙碧霞宫</span></p> <p class="ql-block"> 《山西灵石境内两道三关考》一文,文中涉及问题殊多,笔者在衷心感谢网民先生、感谢网民先生为灵石付出较大心血的同时,对阴地关、汾水关、高壁镇提出了几点不同看法。</p><p class="ql-block"> 一、《山西灵石境内两道三关考》曰阴地关即今夏门镇、汾水关即今南关镇,不符合实际自然地理环境与地方历史文献记载。</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今灵石韩信岭以南属霍国。公元前661年,霍国被晋国所灭,晋将此地封给大夫吕饴甥作为他的食邑,称为阴地。“阴地关”,顾名思义即建在阴地的关口,不仅完全符合灵石南关的自然地理环境,也完全符合历史事实与文献记载。汾水关,早于阴地关,为汾河之上第一关,顾名思义即建在汾河上的关口。不仅完全符合雀鼠谷夏门段咽喉自然地理环境,也完全符合历史记载与历史事实。</p><p class="ql-block"> 二、高壁镇与今夏门镇风马牛不相接,毫无关联。</p><p class="ql-block"> 高壁镇之“镇”,不等同今县以下小商业都市即行政区划之镇,行政区划之镇宋时才出现。唐时所谓“镇”,是驻军戍守之所,即所谓“节度使”,用不准确的比喻相当于今部队军分区,他的管辖范围不是当今一个镇的范围,应该不止一个县甚至几个县。所以说高壁镇是驻军之镇,不是当今乡镇之镇,更不是今夏门镇。</p><p class="ql-block"> 三、韩信岭古道秦汉时已开通,非是唐代之后元代之前所开通。</p><p class="ql-block"> 韩信岭古道亦称秦晋古道,是灵石历史上最早的唯一的一条南北车道。史载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北征陈豨,往来就驻扎在高壁岭,会吕后杀韩信“函首送帝所”勘验,刘邦将韩信首级葬于高壁,高壁岭遂改称韩信岭或韩侯岭,秦晋古道改称韩信古道。汉武帝时在驿道设“驿所”供停留,置“邮亭”递文书。</p><p class="ql-block"> 四、高壁镇不在汾河河谷地带。</p><p class="ql-block"> 高壁镇是军事据点,是部队安营扎寨的地方,从汉刘邦驻扎高壁,到北齐高阿那肱守高壁,到金李武功荡平金兵高壁寨,到清兵驻守韩信岭,到抗日战争卫立煌布置韩信岭防线,高壁均是驻军打仗之所,且至今人们仍称此地为高壁镇,而实际此地从未设过当今乡镇之镇,所有史书也没有把发生在此的事件记到雀鼠谷,更没有记到今夏门镇身上。</p><p class="ql-block"> 五、唐《河东节度高壁镇新建通济桥记》记载所谓“通济桥”,在今灵石南关非灵石夏门。</p><p class="ql-block"> 今灵石南汾河上现存三座古石桥,第一座位于梁家圪塔,名“永济桥”;第二座位于南关,名“通济桥”;第三座位于石柜,名“普济桥”。今南关通济桥即是经历代重修补修的唐通济桥,不仅名称未变,而且与唐《碑记》记载的“位于阴地关”“其南有曾氏石桥”及自然地理环境完全匹配,与《灵石县志》记载也完全相同。其南之“曾氏石桥”虽今已不存,但因此石桥而形成的“石桥村”至今仍为阴地关即今南关镇所属的一个村庄。阴地关就是今南关,汾水关才是今夏门。</p><p class="ql-block"> (摘自互联网太原道微信公众平台《雀鼠谷与韩信岭、秦王岭》《山西灵石境内两道三关考》二文留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东门外菩萨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小南关孝义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介林远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介林白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介林山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介庙献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介庙献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介庙后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介庙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介庙西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介林人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声明:文章著作权属作者,转载必须注明出处,违者追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