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国粹魅力——记1807班8组成员暑期精彩体验

青儿

<h3>2019年8月9日,是我们初一升初二暑期过半之时,我们8组同学响应学校号召,放假以来,一直坚持小组成员自主学习,锻炼身体,互相帮助。</h3><h3>假期过半,我们协商着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如何展开?我们河北保定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想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非常方便,但需要每个人都有兴趣的,我们选了听一场京剧名家说京剧的交流会,我们相信,这种名家解说更能让我们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国粹艺术,于是本来晚上六点开始,而我们都在五点多一点就早早的来了。</h3> <h3>保定关汉卿大剧院的对外开放,是今年保定文化界的一个盛事,能请来德高望重的北京京剧一团团长王蓉蓉先生,与我们分享京剧流派传统与演唱方法,应该是保定京剧爱好者的幸事。</h3> <h3>关汉卿大剧院建筑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崔恺大师设计,外观饱满舒展大气,内部高雅简洁,是保定市东部文化中心的地标性建筑,大大提高城市文化底蕴和品位,是市民们的一个高端、高雅的文化休闲场所。</h3> <h3>能在这里听一场国粹名家讲座,真是身心俱醉。</h3> <h3>我们小组成员陆续冒雨赶来,多日不见纷纷合影留念。</h3> <h3>越来越美的保定,让我们这些保定学子油然而生热爱之心。</h3> <h3>果然,来的京剧爱好者很多,我们这些同学们整个坐满了一排。</h3> <h3>王蓉蓉先生年近六十,面目雍容华贵,嗓音婉转清亮,为人和蔼可亲,她一开口,就戳中了我们的心思,她说她上的学跟我们不一样,她很小的时候就上了戏校。戏校?戏校学什么?她说是从头学到脚,每一个身体部位都是长期严格训练来的,眼神、身段、投首、步伐……哪儿哪儿都有严格的规范,天天练啊练,就一个拿扇子,都有繁多的拿法,拿了放在哪儿,怎么放,都有严格的要求,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因着角色不同,同一件物品拿法也是千差万别,都是为了体现一个美字。听了先生的演说,我们体会到了京剧的美来自于方方面面精巧的设计,刻苦的练习,但凡做不到位,就不美了,这样的京剧真不愧国粹的称呼啊。</h3> <h3>跟着她讲了京剧流派传统,主要讲了她的恩师张派创始人张君秋先生,她说着自己的崇拜和刻苦模仿练习,说着自己学艺过程中遇到的苦恼和问题,她说你知道吗?有一种东西你是永远也模仿不来的,张先生的一些唱腔,那种好听的转音,无论如何都摸不下来,我那样非学时,嗓子很难受,出来的也不是那个韵味,学到一定程度,模仿已经模仿不来了,怎么办?不学了吗?不,这个时候你就得自己突破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声方法,也许你不会那样婉转妩媚,但你另一种清爽畅快的唱法,练好了,一样有魅力。</h3><h3>哦!这时候我们恍然大悟,她之所以在张先生之后也能成为一代名角,原来是突破自己啊!学习的最初是刻苦的模仿,练习,而最后是自学的能力,我们记下了。</h3> <h3>讲座中一些票友抓紧时间上台交流学习,面对台下这么多观众落落大方,老师指点错误每个人都特别虚心,当台改,当台试,不怕丢丑,进步非常明显,我们忍不住给这些人热烈的鼓掌。</h3><h3>其中有一位十来岁的小女孩,也上台求教,她学戏已经四年了,唱得很有韵味,只是会忘了怎样转承,王蓉蓉先生特别宽容,一点儿都不急,就容她慢慢地想,她试了两三次,最后在王蓉蓉先生的提示下完成了这一小段唱腔,让我们也看到了学戏的不易,就几句词,真难练啊!在她这里王蓉蓉先生主要是夸奖和鼓励,同时指出了她基础的不足,原来京剧必须字正腔圆,想唱好先得说好,每一个字的发音都得准确,快读,慢读,拖音,那些字从王蓉蓉先生嘴里出来就那么带了劲,一个个精神的不行,我们真没想到,每一个汉字原来读出来都这么不同啊?有的人可以读得那么美!以至于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一直试着快读:字,那,瑞……😂这是刚刚王蓉蓉先生在台上的示范,可我学的一点都不像。</h3> <h3>最后上台的票友说他16年前看了王蓉蓉先生的一场戏,当时就被吸引了,从此爱上了京剧,所以今天一定要来看先生的讲座,一定要跟先生从最基础的发声学起。王蓉蓉先生也毫不吝啬,当堂为他做了指点,博得大家满堂彩。</h3><h3><br></h3> <h3>从这次讲座中我们体会到了京剧的形美音美意美来之不易,了解了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深深为祖国的艺术之美所震撼,这次社会体验印象深刻,对我们八组同学来说很有意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