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俄罗斯

Crystal

<h1>世人所知的餐饮,莫过于法餐、意大利餐,更别提博大精深的中餐了。对于俄罗斯餐饮,孤陋寡闻的我,在美国只吃过鱼籽——滑溜溜的,一咬,一口水泡泡,腥气十足,享受不了。读俄国小说,俄国人好像只会吃卷心菜、土豆、腌黄瓜。整个印象就是,做个俄国人,好可怜哦!</h1><h3><br></h3><h1>这次到俄国,心理上做好了准备,再难以下咽,也要硬着头皮直着脖子吃俄餐——我旅行的一贯宗旨,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一定吃当地食物。饮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h1><h3><br></h3><h3><br></h3> <h1>到莫斯科,第一天早晨,还没倒过来时差。但是,饿了。</h1><h3><br></h3><h1>走下楼,隔壁就是一家咖啡馆。</h1><h3><br></h3><h1>咖啡,是机器自动做出来的。面包嘛,又干,又硬。</h1><h3><br></h3><h1>吃是吃饱了。但是对做一个俄国人,又多了一份同情。</h1> <h1>回到家,娜塔莎问,早餐吃了些啥?我翻出图片给她看,并问她,俄国的早餐都是这样的?娜塔莎友善地笑笑,用不流利的英文说,晚饭带你去吃俄罗斯餐。</h1><h3><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一天都不肯多吃东西,下午早早地赶回家,盼着吃俄国大餐呢。到家一看,娜塔莎的继女,妮蔻也来了。这下子好了,可以畅快讲英文了。快快乐乐来到普希金饭店,侍者奉上菜单,一看,全是俄文,晕!好在妮蔻讲一口正宗的美式英语——在迈阿密出生长大,十二岁随父母回俄国,英语是第一语言,俄语,倒是后学的。这可方便我了。妮蔻小姐义不容辞,一款一款解释给我听。我呢,饿了一天,早点吃到嘴里,比接受俄餐教育更急迫。我笑容可掬地对妮蔻说,你帮我点吧,只要正宗就好。</h1> <h1>第一道,红菜汤。</h1><h1><br></h1><h1>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再不喜欢,也得吃。原本对俄国的红菜汤就没啥好感。读俄国小说得出的印象,这款正宗的俄国菜,实在是贫瘠的土壤,只能生长最原始的东西,甜菜头,卷心菜——这两样,都是我不喜欢的。一调羹红汤入口,咦,怎么没有让人噁心的甜腻,反而倒是满口鲜香!这可出乎意料。<br></h1> <h1>配红汤的馅饼,油酥面,包牛肉碎,吃口香,但是热量惊人。</h1> <h1>黑麦面包,瓷实,有点酸,淡淡的甜味,一下子就喜欢上了。</h1> <h1>第二道,色拉。</h1><h3><br></h3><h1>这个,可是与我每天吃的色拉——凉拌生蔬菜太不一样了。虾,白肉,蛋黄酱,连讨厌的鱼籽酱,配着吃,香咸正合口。</h1> <h1>第三道,主菜,俄国饺子。我一看,笑了。这个,也叫饺子?</h1><h3><br></h3><h1>一个入口,嗯,这饺子皮,怎么是这个口感?有点硬,有点筋道,有点熟悉...这个,是意大利面的饺子皮嘛!馅儿嘛,100%的肉。别有风味的小饺子,一口一个,三两下就干掉了。</h1> <h1>原本是饿了,再加上,这个俄餐,比我想象的好吃太多了。到妮蔻的主菜上来,我三道菜都已经盘子见底了。</h1><h3><br></h3><h1>妮蔻一定要我尝尝她的主菜,呵呵,咱就不客气了。牛肉片,鲜嫩,香滑,甚是可口;炸土豆嘛,免尝了。妮蔻热切的说,Crystal,你得吃一个小番茄。一口咬下去,差点没吐出来,天啊,居然像腌黄瓜一样,用醋泡的。看我眉毛皱成一团,妮蔻呵呵笑起来,Crystal,这可是非常俄罗斯呢!</h1> <h1>我和妮蔻吃着闹着,突然注意到,娜塔莎不声不响,只喝了一个汤。我说,娜塔莎,你的主菜是什么?娜塔莎举一举杯,美美地说,这就是。</h1><h3><br></h3><h1>伏特加当主菜,这才是真正的俄餐!</h1> <h1>被妮蔻上了一堂课,接下来日子,吃到正宗俄式早餐。</h1><h3><br></h3><h1>最喜欢的是这一款,奶渣饼。其实,就是常吃的 cottage cheese,攒成小饼,稍稍煎一下,配着果酱,香浓,入口缠绵。这是我在俄罗斯,吃得最多的早餐项目。</h1><h1><br></h1> <h1>妮蔻强烈推荐的俄式蛋饼。早餐蛋饼吃得多了去了。但是,俄式蛋饼,确实风味不一般——松软,加浓浓的奶香。</h1> <h1>又一款典型俄式早餐,大麦粥。不甚合我口味,稀稀散散的,加了太多的牛奶,最要命的是,甜得让人受不了。</h1> <h1>侍者端上来一个Espresso,碟子里两片鲜柠檬。我看不懂,问,这柠檬是干啥的?侍者小姑娘笑笑地说,可以挤到咖啡里。看我一脸疑惑,人家礼貌地加一句,当然,若是你喜欢的话。我追问,咖啡里加柠檬,是俄罗斯式?人家优雅地笑一笑,俄罗斯早餐,喝茶。哦,明白了,这是给老外吃的。虽然我自恃很开化,走到哪儿,都要遵照当地习惯,吃当地的食物,但是,早晨这杯咖啡,我是不动摇的。</h1><h3><br></h3><h1><br></h1> <h1>柠檬咖啡,又酸又苦。或许,这就是人生里不可或缺的味道吧。</h1> <h1>旅行的时候,很喜欢逛当地的市场。市场里,看到当地出产,还看到人生百态,一大乐趣。</h1><h3><br></h3><h1>一到莫斯科,就问娜塔莎,附近有哪些餐馆可以推荐。她想了一想,说,我告诉你怎么去市场吧。在俄罗斯呆了几个礼拜,才知道,吃馆子,对大多数的俄罗斯人来讲,太贵了,只能偶尔为之。去市场的小摊吃,或是买食材回来,更经济实惠。</h1><h1><br></h1><h1>虽然,与美国相比,物价算极低了,尤其是彼得堡。</h1><h3><br></h3><h1>没打算买菜开火,但是逛市场的热情是挡不住的。</h1><h3><br></h3><h1>最爱看瓜果蔬菜,养眼啊!</h1><h3><br></h3> <h1>从没见过桑椹还有白色的,而且这么巨!</h1> <h1>摊主见我停步,马上殷勤地奉送品尝。不好意思,赶紧掏腰包,买了一盒,不能白吃人家的。</h1><h3><br></h3><h1>多汁,嫩,甜,吃过的最美桑椹!</h1> <h1>一边吃着桑椹,一边逛着。琢磨着吃哪家小吃。这会儿,只恨自己没多长两个胃。</h1><h3><br></h3><h1>算计来算计去,看中了这家塔吉克族人的摊儿。他当着你的面,现包包子,包完,还一个个称,感觉很实诚。</h1><h3><br></h3> <h1>先来一个牛肉汤,清亮,鲜,喜欢。</h1> <h1>再上两个包子,牛肉馅,吃口不错。这顿饭,最接近中餐,吃得舒服。生就的中国胃,呵呵。</h1> <h1>待到上了高加索山,天天吃的,就没啥特色了,就是一个大食堂,典型的西式饮食。</h1><h3><br></h3><h1>偶尔吃到红菜汤,俄国薄饼,熏三文鱼,夹心面包,就算很俄罗斯了。</h1> <h1>山上,每餐必有的,是红汤。</h1> <h1>山上的早餐嘛,大概是最没有特色的,除了俄罗斯红肠。不过呢,人家给你提供足够的热量,让你有力气爬雪山。口味嘛,情调嘛,下山再讲究吧。</h1> <h1>进山第二天,还在低海拔训练,没冰没雪的。路边的小皮卡,卖杏。好几种,我的俄国队友帮我一一尝过,告诉我,这个好。</h1> <h1>一看价钱,不到50美分一磅。便宜得让人不好意思,干脆买了三公斤,才合不到三美元。俄国队友大叫,Crystal,你吃不了那么多的!我笑嘻嘻地说,谁说只有我吃?</h1><h3><br></h3><h1>那天下午,每个人都吃了个肚儿圆。高加索大山里树上长熟的,浓郁的果香果甜,和超市里买的,太不一样了!</h1> <h1>Elbrus 峰顶打完卡,下山,来到繁华似锦欧风浓浓的彼得堡。一见索妮娅,就急急地说,咱们先找个咖啡馆,好好喝一杯。</h1><h3><br></h3><h1>山上的日子里,因为自己拒绝速溶咖啡,每日里,只有改喝茶了。这会儿,最想的就是这一口。</h1><h3><br></h3><h1>咖啡馆,晶莹的吊灯,厚重的地毯,精致的让人不敢拿的瓷器,沿墙,是满壁的书。侍者,捧来一个漂亮的托盘,然后一手放背后,一手服务,卡布奇诺之外,还有一小杯白水。一看,就是正规训练。</h1><h3><br></h3><h1>索妮娅还在四下里打量,啧啧赞叹环境的高雅,忙着自拍。我这里,已经一杯见底,实在是咖啡戒断症。</h1><h3><br></h3><h3><br></h3> <h1>在彼得堡的日子里,一天里,总有几次进出咖啡馆。</h1><h3><br></h3><h1>走进这家,实在是因为橱窗上的招牌。就想弄明白,那几个漂亮的中国字,到底是啥意思。</h1><h3><br></h3><h1>有看懂的吗?</h1> <h1>窗户上的中国字看不明白,还是走进去了。虽然“未”到维也纳咖啡馆,香浓的卡布奇诺却是不含糊。</h1> <h1>三差两转,中午,又到了维也纳,大概就为着“欢迎<b>未</b>到维也纳”的招牌吧。</h1><h1><br></h1><h1>既然到了维也纳,招牌牛肉面不可不尝。浓香的牛肉,配上筋道的面条,居然吃出加州牛肉面的味道了。</h1><h3><br></h3><h3><br></h3> <h1>加上一份奥地利苹果派,一杯卡布奇诺,这一顿维也纳午餐,吃得心满意足。</h1><h3><br></h3><h1>账单来了,轻轻瞟一眼,才合 14 美元。惊讶这里的物价如此之低!刷卡付账,机器上没有让客人加小费的栏目,我问服务员,怎么给小费。小姑娘白净的脸庞顿时羞得通红,苗条的身躯赶忙转过去,连连摆手,说,不用小费,不用小费。这么可爱淳朴的姑娘,在美国是看不到的。</h1><h3><br></h3><h1>走出店门,颇有罪恶感。从此,钱包里总要准备几百卢布零钱。实在是不习惯不给小费。</h1> <h1>一日,和索妮娅游览彼得堡郊外的夏宫,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皇家园林,好像北京的颐和园。逛到下午,又热又累,饥渴难耐。</h1><h3><br></h3><h1>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一处饭庄,在园林的一角。饭庄分两片。一片,人头攒动,每人端个盘子,走过一个个食柜,自取所需,走到流水线的尽头,付费,再端着盘子找桌子。我在流水线外围,隔了人群,伸长了脖子,看看都有啥可选的。等我看明白了,一转头,不见了索妮娅。四下里一溜,索妮娅正端着个盘子朝我招手呢,轻声喊到,Crystal,过来排队。</h1><h3><br></h3><h1>我跑过去,把她从队伍里拽出来,走,我们到那一边去。</h1><h3><br></h3><h1>这一边,讲究的桌椅,散落在花架下面,穿白制服的侍应生静静地穿行其间。我说,咱们当一回土豪。事实上,一到彼得堡,就惊喜地发现,这里的物价超低,吃、住,都比莫斯科便宜一半,跟美国,那是更没法比了。乐得充一回土豪。</h1><h3><br></h3><h1>土豪,还是喜欢红菜汤,冰的。将酸奶油轻轻搅拌进去,红菜汤冷吃,更鲜!</h1> <h1>配红菜汤的夹心面包,正经被讨论了一回。</h1><h3><br></h3><h1>我只知道牛肉馅的,就顺手一指菜单,这个。哪知,侍者不忙着接单,连比带划地叽里咕噜讲了一大通。我自然一头雾水。索妮娅紧着翻译,你点的是配热红菜汤的面包,配冷汤的,应该点不一样的面包,接着是一篇演讲,不一样在哪里。乖乖,这么多讲究!其实,做个侍应生,客人点啥你上啥不就得了,可人家就是这么敬业。俺不是来修红菜汤面包学位的,填饱肚子就行了。</h1><h3><br></h3><h1>这配冷汤的面包,并没吃出啥特别之处。肚饥时,整个就是一个猪八戒吃人参果。</h1> <h1>第二道,冷盘,鱼、虾,鱼籽,好味,更是好看。</h1> <h1>看菜单时,索妮娅问我,这道菜,很俄国,你吃过没? 听说很俄国,不管三七二十一,点一个再说。</h1><h3><br></h3><h1>端上来,漂漂亮亮,可是看不懂,那一个个白卷卷是啥?</h1> <h1>我问索妮娅,奶酪?</h1><h3><br></h3><h1>索妮娅笑着说,别问,你先吃。我说,这咋吃?索妮娅说,你看我。把一个白卷卷放在黑麦面包上,用大葱,给白卷卷抹上酱料,索妮娅慢慢细嚼,一脸陶醉的表情。哈,这个容易。我照模照样弄了一个。入口,白卷卷很凉,和着黑面包,酱料调,口感有点滑腻,并没特殊的味道,还是不知道在吃啥。</h1><h3><br></h3><h1>盯着索妮娅问个明白,要不就罢吃了。索妮娅慢慢地拿出手机,翻出谷歌翻译,天啊,这白白凉凉的卷卷,竟然是猪-板-油!这一惊吃的不小。回一回味,没有油的感觉呀。再来一个,这次呢,板油吸收了空气里的热量,吃到嘴里,有那么一点油油的,黑麦面包的一点酸甜,加上酱料的一点辛香,猪油本身嘛,吃不出味道。</h1><h3><br></h3><h1>一旦知道了真相,再吃,就有些困难了。</h1><h1><br></h1><h1>剩下几片,索菲娅用餐巾纸小心包好,要带走。我吓一跳,这大热天的,还不化你一皮包油!索菲娅有点为难地看看我。我干脆跟侍者要了个小小的塑料袋。 人家是真心喜欢呢!</h1> <h1>每日里,除了逛,就是吃,看见没吃过的,一定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h1><h1><br></h1><h1>荞麦饭,配猪肉、奶酪,又一个很俄罗斯的东东。但是我欣赏不了——松松散散的荞麦粒, 淡滋寡味的奶肉。</h1> <h1>这个大包子,格鲁吉亚特色点心,我觊觎了许久,总算得到机会。</h1> <h1>索妮娅一再提醒,先咬一个小口,吸食汤汁,再吃包子。我笑了,吃小笼汤包,可是我的专项哦。</h1><h3><br></h3><h1>嗯,牛肉馅的,味道不错。但是跟上海小笼比嘛,差距还是不小的。</h1> <h1>吃到菠菜馅的,就要抗议了。这馅里,奶酪比菠菜多,咋吃咋不对味。</h1> <h1>最抗议的是包子皮。皮挺薄,但是太瓷实,优点是不漏汤。缺点嘛,就是咬上去好像...嗯,想象中,墙皮大概就是这个质感吧。</h1><h3><br></h3><h1>包子皮都物归原主了。</h1> <h1>最后呢,得说说我的“食堂”。&nbsp;</h1><h3><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到彼得堡第一天,入住,已经很晚了。我问客栈小伙计马克,附近哪里有吃饭的地方。马克想了一想,给我指了个地儿。下楼,街角,原来是个小超市。寻寻觅觅,买了一个冷冻餐。拿回客栈,微波炉里热一下,解决了挨饿的问题。马克陪我一边吃一边聊天,挺得意地说,不错吧?明天我告诉你另一个店,稍微远一点,东西更便宜,你买回来,在客栈做着吃。我一边吃着一美元的微波炉牛肝意大利面,一边想,怎么俄罗斯人都喜欢教人买菜开伙呀!</h1><h3><br></h3><h1>第二天下午,从客栈出来,在街上漫无目的地瞎逛。这里安安静静的,既不是旅游区,也不是商业区,正是我选中住宿的原因。转角,一家店,门开着,看不懂俄文,琢磨着是不是个餐馆,顺脚进去,果然是。里面安静清爽。</h1><h1><br></h1><h1>羞羞怯怯的服务员小姑娘迎上来,勉强蹦出几个英文单词。</h1> <h1>小姑娘急急跑进厨房,一会儿,出来一个壮小伙,满面笑容地说,可以帮你什么吗?小伙英文讲得不错,热情。我忙说,想点正宗的俄国菜,介绍一下?<br></h1><div><br></div><h1>清汤,漂几滴绿色油滴,淡淡的小茴香味,入口清爽鲜香,当地的鱼,肉质滑爽,没有一丝腥味,几块土豆,入口,是原生带着泥土气息的根茎,有生以来吃过最棒的鱼汤。<br></h1> <h1>牛肉 Stroganoff,牛肉滑嫩,配上切碎的腌菜,爽脆,微酸,与土豆泥,味道互相衬托,微妙,恰到好处。</h1> <h1>俄罗斯的薄饼,走到哪儿,吃到哪儿,都不错。但是唯有这家,绝对称得上美食。现做的热热的饼,包着切碎的鸡肉。切下一小块,入口,薄饼筋道,裹着汁料的鸡肉蘑菇鲜香,美妙的味觉感受,使人不舍得咽下去。</h1> <h1>饭后一杯卡布奇诺, 诠释了什么叫心满意足。</h1><h3><br></h3><h3><h1>啊,这顿饭吃完,这个店,就成了我在彼得堡的食堂了,一共六个早餐,七个晚餐。</h1></h3> <h1>汤品,在俄罗斯饮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家店,想要鉴定食物的滋味,只要喝汤,足矣。</h1><h3><br></h3><h1><br></h1> <h1>他家的汤,一共四、五款,一款一款吃下来,那叫一个美味!</h1> <h1>就连最普通的饺子,他家做得也比别家好吃,馅儿鲜,皮嫩,沾着酸奶油,十足的俄罗斯风味。</h1> <h1>这家店,顾客主要是附近的上班族,做中午饭生意。一早一晚,基本上就我一个食客。</h1><h3><br></h3><h1>每天我一走进去,服务员小姑娘就笑笑地,我也不用看菜单——单子上就那么几个菜,早就吃遍了。</h1><h3><br></h3><h3></h3><h1>老板出来啦。哈,就是第一天跟我讲英文的壮小伙。年纪轻轻,永远是笑嘻嘻的,挺着个微微的啤酒肚。人说,胖,快乐,是判断是否好厨子的最简单的方法。小伙儿从小就喜欢泡在厨房里,看大人们做饭。看多了,自己也玩上了,还全世界玩,法国,意大利,日本,都去研习。这一玩,就是十几年。</h1><h3><br></h3><h1>从那以后,老板安彤就给我专门做晚饭,都是菜单上没有的。每天我一进门,安彤就笑嘻嘻的迎上来,嗨,我今天进了新鲜三文鱼,要不要尝尝?</h1> <h1>或者,嗨,今天的牛排很嫩...到这会儿,我就全交给安彤帮我安排了,倒也省心,还享受每日惊喜。</h1> <h1>吃完正餐,我啥也不用说,那边咖啡机就响起来。小姑娘熟门熟路的,笑笑的端上一杯卡布奇诺。啊,怎么有了家的感觉!</h1> <h1>好玩的是有一回早餐,决定做一回土老帽,点一份美式咖啡。</h1><h1><br></h1><h1>小姑娘一端上桌,我笑了。咖啡杯底部,汪着一小口浓浓的冒着热气的黑黑的液体,边上,是一小杯白开水。若是真正的咖啡客呢,是喝那口浓咖啡espresso的。美式咖啡,那是糟蹋了好东西。糟蹋到啥程度,自己掌握吧。白开水全倒进去,入口,好浓的星巴克口味,糟蹋得恰到好处!</h1> <h1>安彤的俄罗斯薄饼,各式口味,是我早餐的保留节项目。</h1> <h1>奶渣饼,既可做早餐,也可做饭后甜品。</h1> <h1>最后的晚餐,明天一早要回美国了。</h1><h3><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我叫上索妮娅和客栈的马克,我跟他们说,我走遍世界,吃遍世界,从来没有这样死心塌地认准一家,连吃一个礼拜的,你们一定要跟我体验一下这家!</h1> <h1>拜索妮娅的福,又尝了一款真正俄罗斯汤,有一种发酵的微酸,很是开胃。原来人家安彤怕这款太生猛,没敢向我推荐。反正英文的菜单上没有。呵呵,安彤居然还留了一手。<br></h1> <h1>我问马克,味道如何?马克低头猛啃排骨,半晌,抬起头,翘起大拇指,连声说,真想不到!</h1><h3><br></h3><h1>我说,马克,以后别介绍客人去超市了买冷冻餐了,这么棒的饭馆,从客栈走过来,只要两分钟呢。</h1> <h1>我对安彤说,到波士顿来发展吧,我把家人、朋友、同事、邻居全带到你的餐馆,你的生意我包了!</h1><h1><br></h1><h1>安彤只是憨憨地笑,我也知道自己说话不负责呀。</h1><h1><br></h1><h1>安彤夫妇,服务员小姑娘,根本就像我的家人。</h1> <h1>亲爱的读者,若是你去彼得堡,千万別错过这家,店名翻译成英文就是 Give a Fork 给个叉子。</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