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丽江印象(回看2004年的文字,只因内心依然有个丽江梦,谁人同行?😀✈)<br></h3><h3> 大研古城是丽江最核心的旅游之地,古城内最古老的土著居民是纳西族人,纳西人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东巴文化。</h3><h3> 大研古城没有城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开放式古城,传说是因为纳西王国的历代土司多为木姓,如果建有城墙,无形中便是在“木”字外面加了一个框:困。困难重重、困苦不堪、贫困交加,与“困”同行,绝非吉事,何况纳西民族是一个讲究精神忌讳的民族,因此没有城墙的古城对纳西王朝而言是精神忌讳的产物,对于我们游客而言却多了一层神秘色彩。然而细细品味,却不由得为纳西人的哲学境界所折服,没有了城墙的纳西民族在心理上展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忱渴望,也正是基于此,在云南的所有少数民族中,纳西民族是最早也是最易于接触容纳外来文明的民族。然而我们这群自诩来自文明开放世界的现代人往往要在心头为自己筑起一道隔绝外界的心门,把自己困在里面,拒人拒世于心门之外,哼唱一句“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自以为清高出世,比照滇藏高原上那群载歌载舞的纳西人,我这个现代人不禁为之汗颜。</h3><h3> 走进古城,尤如走进了江南姑苏,我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居然在海拔2400多米的高原地带,造就了如此柔浓细软的江南水乡。发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泉河在古城的入口处分成三道溪流,潜入古城的深处,又分支无数,潺潺而去,穿街绕巷,终年不息,溪水中各色游鱼历历可见。玉泉河蕴育了古老的纳西王国,古城人至今用它来淘米洗衣服,无需留意,我们便可以在任何一道小小的绕墙而去的溪流旁看到一两位劳作的纳西妇女,千年不变的古朴生活充满了宁静与祥和,凝重灵动的溪水炼就了纳西妇女勤劳、坚韧和善于包容的个性,说玉泉河是纳西王国的母亲河一点都不为过。据导游介绍,古城一直沿袭着用溪水洗濯街道的习俗,只要堵截了溪流,等水漫上街道,古城人便可舒畅地给古城洗漱一番,所以大研古城永远是清秀美丽的,不着污秽。处处是小桥流水,家家是柳绿花红,盛夏七月正是丽江的雨季,忽而细雨纷飞胜却江南好风光,忽而阳光明媚天光云影共徘徊,给这高原水乡增添了无穷的韵味。</h3><h3> 相传大研古城始建于南宋,成型于明代,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当时的人们用茶叶烟叶等,与外族人交换盐巴,换取生活用品,在与外族交流的过程中,以披星戴月辛勤劳作为荣的纳西人创造了他们永不衰竭的东巴文化,丽江壁画、纳西古乐、东巴文字成了东巴文化的核心所在。据说这里在时间上距离我们最近的古城也有八百年的历史,而最古老的则无从考证,也就是说这里随便挖一块街石也至少有八百年的历史。古老的纳西族隐约还留有母系氏族的痕迹,这里的妇女是生活的缔造者,几乎所有的农事活动均由她们完成,而男人则可以沉溺于“琴棋书画烟酒茶”的世界,他们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在古城的街道上,有无数的店铺,每一家店铺的招牌均由三种文字组成,即中文、英文和东巴文,古朴、传统与外来文明浑然一体。在经商的人群中,有许多则是经营着色彩绚丽的手绘画生意,那手下翻飞的图案其实是东巴文字,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当我看到一个沉醉于“手绘画”艺术的纳西男人时,仿佛看到了一个静谥安祥的民族从悠远的历史中走来,不紧不慢,从从容容,伴随着茶马古道清脆的马铃声,伴随着纳西古乐招魂引魄的丝竹声。于是欣然买下了绘有东巴文字“勤奋好学”的T恤,感觉是漫游在浸润着遥远记忆的历史长河中。</h3><h3> 走在古城的街道上,踩着光滑的五彩石,那是历经千年述说着风雨沧桑的茶马古道的遗迹,坑坑洼洼,斑斑驳驳,那是我从没见到过的美丽街石,想来古老的纳西民族应该是一个富有独特审美眼光的民族,就连脚底下那片毫不起眼的土地也要赋予其美丽的色彩,营造一份神秘的氛围。顺着溪流的走向,我来到古城的中心广场——四方街,据说这是木氏土司让人仿照其印章,用五花石铺就的一个呈方形的约400平方米的露天集市广场。暮色中,有身着传统服饰的纳西老人在街头围成半圆形跳着舞步简单的传统舞蹈,他们手拉手,和着音乐的节拍,边唱边跳,步伐平缓,脸上刻着幸福安乐与美满的印迹,猜想这是庆贺丰收传递喜悦的舞蹈,原始中充满了诱惑,激荡起人们内心的欲望,忍不住我也参与其中。四方街的周围有一些经营着小吃生意的纳西妇女,肩挑手提,竹篮筐子里尽是些诱人的纳西小吃,尤其是丽江粑粑,色泽金黄,香气四溢,咬一口,外酥内软,分为甜、咸两种口味,纳西民族真是一个会过日子的民族。</h3><h3> 岁月悠悠,日子在闲情逸致中静静流淌,五彩的街石历经多少人间沧桑,看尽了多少人间故事。站在四方街上,远远地便可看见银盔素甲的玉龙雪山,那又是一个充满了奇幻色彩的雪域地带,从古至今不知埋葬了多少殉情男女。</h3><h3> 夜色降临,大研古城绚烂多姿,在一串串高挑的大红灯笼中延续着她五彩的梦。正如有些人所说古城唯一的缺憾是浓郁的商业气息,的确如此,不过细想来这不是纳西人的错,更不是古城的错,俗话说“有容乃大”,正是古城超越常理的容纳气度,才有滇藏高原如此灿烂卓绝的东巴文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