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叩诗歌大门

和与差

<h3>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h3><h3>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珍宝,唐诗宋词元曲构成了诗歌国度中壮丽的景象,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瑰宝之一。</h3><h3> </h3> <h3>诗集序言</h3> <h3>活动计划</h3> <h3>目录</h3> <h3>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h3><h3> 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h3> <h3>诗歌的起源</h3> <h3>诗歌的起源考点</h3> <h3>  《诗经》也名《诗三百》,成书在春秋中叶,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h3><h3> 《诗经》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高深难懂,它充满生活气息,它质朴地将人间的喜怒哀乐融进了诗歌里。</h3> <h3>《清庙》勾画了一幅祭祀文王的画面。这幅画面充满了对文王的敬仰与崇拜,体现了当时人们被神权和天命所操纵。</h3><h3><br></h3> <h3>《赉》是武王在告庙仪式上对所封诸侯的训诫之词。</h3> <h3>诗歌是《十亩之间》中采桑女呼伴同归的桑园晚归图。</h3> <h3>  诗歌是《子衿》中女子在城楼上等待她的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h3> <h3>诗歌中有丈夫睹物思念亡妻的深厚感情。</h3> <h3>《凯风》以凯风吹彼棘心开篇,把母亲的抚育比作温暖的南风,把自己的兄弟比作酸枣树的嫩芽,小嫩芽之所以能够健康成长,全是母亲辛勤哺育的功劳。</h3> <h3>  诗歌是《桃夭》中新婚幸福美满的喜歌,歌唱出美好的祝愿,希望女子出嫁后,美满幸福。</h3> <h3>《苕之华》是灾荒年一首“饥者歌其食”的诗篇。诗歌情调沉痛,景象极为悲惨。</h3> <h3>  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并存。</h3> <h3>  《诗经》是一部值得欣赏的作品, 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它经历了两千多年,可以说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h3><h3><br></h3><h3>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h3> <h3>乐府诗中有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的黯然神伤,潸然泪下的伤感。</h3> <h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诗歌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深沉含蓄、意味深长</h3> <h3>《上邪》诗中女主人公以誓言的形式剖白内心,以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反证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诗短情长,撼人心魄。</h3> <h3>《江南》没有一字是写人,但是我们有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采莲人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h3> <h3>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h3> <h3>唐诗考点</h3> <h3> 唐诗里有很多送别诗,但是这些送别诗,大多都是一个格调,那就是写得哀婉动人,或是缠绵悱恻,无论是友人之间的送别,还是与恋人之间的分别,都是哭哭啼啼,没有任何的新意,从而也使得诗作,显得很颓靡,所以有一些诗人,他们就另辟蹊径,把送别诗写得别出心裁,没有了以往的忧愁,反而多了几份欢快,所以这样的诗作,也是最能够体现诗人内心的纯真,真正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让人读了之后难以忘怀。</h3> <h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知友人此去别离或许意味着永别,但他依然为友人祝福,期待友人能平安归来。这酒中浸透着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挚情谊。</h3> <h1>《山中送别》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 却更进一步写冀别后的重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具。</h1> <h3>  思乡,实际是思念家,思念家人,就是思念家乡亲人, 睹物思人。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h3> <h3>  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h3> <h3>​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h3><h3> 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h3> <h3>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h3> <h3>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br></h3><h3>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h3> <h3>我是小诗人</h3> <h3>古灵精怪的张智闵笔下的冬风虽冷,却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h3> <h3>温柔、善良,体贴又暖心,兼本诗集的绘图的杜欣怡</h3> <h3>帅气、有文采的张金柱,兼本诗集的抄写</h3> <h3>后记</h3> <h3>本诗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请你提出宝贵的意见,感激不尽。</h3> <h3>在诗歌这片五彩斑斓的海洋中,我们拾起了一颗颗光彩夺目的贝壳</h3> <h3>厚厚的诗集凝聚着我们六六班的厚积薄发的力量,见证了我们的成长。</h3> <h3>我们是本诗集的编辑:冯湘舒、张艺馨</h3> <h3>我们是本诗集绘图:杜欣怡、杜盼、马梓怡</h3> <h3>我们是本诗集抄写:申佳俐、张金柱、苗裕承</h3> <h3>我们是本诗集整理:刘小宇、王子杰</h3> <h3>我是本诗集的指导老师:朱娜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