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不知道尘世的暖意,</h3><h3>是否可以穿过高原的凉薄</h3><h3>传递他们不死的灵魂</h3><h3>你问我这里有什么经历?</h3><h3>我在拉不楞寺走过世界上最长的转经轮;</h3><h3>在扎尕那邂逅过约瑟夫.洛克笔下的真正的伊甸园;</h3><h3>也在母亲河黄河九曲第一湾遥望过夕阳西下的璀璨壮阔</h3><h3>这里牛羊成群,“咩咩咩……么么么”,唯美而协调,是大自然馈赠的神曲.</h3><h3>骑上马背,策马奔腾在诺尔盖大草原,能让你感受一把草原英雄的飒爽</h3> <h3>在这转经轮的路上,</h3><h3>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h3><h3>陪伴你的都只有虔诚的灵魂</h3><h3> 为爱人 为子女 为家人来这里祈福</h3><h3>一路感动的是那些满脸沧桑的老人</h3><h3>拄着拐杖一圈一圈的转动这命运之轮</h3><h3>还有那纯朴的孩童</h3><h3>用他们的信念</h3><h3>坚守着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信仰</h3><h3>支撑着每一个人坚定的眼神和步伐</h3><h3><br></h3> <h3>每天我们都是面临高楼林立,匆匆忙忙的车流人群还有数不尽的生活烦恼</h3><h3>来到这里,面对的是宽阔的红土高原草地,一群群叫声软绵绵的羊群牛群还有用一辈子时间来转经轮的信徒们</h3><h3>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吗?不管是这辈子还是轮回的来生,不都是在寻梦吗?追寻那看的见又或者看不见的梦……</h3><h3><br></h3> <h3>这里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h3><h3>这里是人间秘境 梵天净土</h3><h3>你打听一下这里 很多人都懵逼 </h3><h3>四川 西藏 甘肃三处搭界的地方</h3><h3>马路上成群结队的羊群路过</h3><h3>和路人捉迷藏的土拨鼠</h3><h3>雄赳赳的牦牛跑起来不比马儿逊色</h3><h3>大片大片的花海,红的绿的紫色的,喜欢花儿的你编织一个花环戴在头上 可以在草原上翩翩起舞</h3><h3>这里到扎尕那的路,一直在修,颠簸着像坐过山车,旁边的大山险峻的仿佛时时都会砸到你的头上来……</h3><h3><br></h3><h3><br></h3><h3><br></h3> <h3>从计划到实施行动去甘南,其实只是花了半天时间定车票,路线,攻略。之前就有了解过甘南,是青藏高原的窗口,有不逊于西藏的佛国文化,最重要的是很原始,一说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地方,在未经完全开发前来这里大概是我最想来的理由吧,一路向西,一路朝拜佛国文化 净化心灵 </h3><h3>规划路线:黄山高铁到兰州 时间不够,其实更喜欢火车🚆 实惠 慢旅行</h3><h3>Day1,兰州—郭莽湿地—米日立巴佛阁— 扎尕那(宿)</h3><h3>Day2,扎尕那—九曲黄河第一湾(宿)</h3><h3>Day3,九曲黄河第一湾—诺尔盖大草原—花湖—郎木寺(宿)</h3><h3>Day4,郎木寺—桑科草原—拉不楞寺—兰州(宿)</h3><h3>Day5,甘肃科技馆</h3><h3>旅程结束回家</h3><h3><br></h3> <h3>米拉日巴佛阁是全藏区唯一的一座供奉藏传佛教各派宗师的高层建筑名刹,始建于清乾四十二年(公元 1777 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建筑总面积 4028 平方米,高 40 余米,共九层。</h3><h3>佛阁内供奉有各类佛像一千二百七十多尊,建筑造型独特,融藏族堡式建筑与佛阁式建筑特色为一体,外观雄浑壮观。</h3><h3>楼内壁画琳琅满目,与彩绘、唐卡、塑像浑然一体,颇具宗教神秘的色彩;走廊楼梯盘旋直达楼顶,一至九层佛殿供奉的佛像有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并先后形成了宁玛派、萨迦派、葛举派、葛丹派、格鲁派等诸多角派,有以喜金刚为主的密乘四部的众多本尊佛像;还有佛、菩萨、护法、财神等佛像二百一十五尊。</h3><h3>整个佛阁的佛像总数为一千二百七十二尊。</h3> <h3>郭莽湿地,位于甘肃省碌曲县尕海乡213国道旁,海拔3562米,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地,在黄河流域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是还是黑颈鹤等候鸟冬眠的重要栖息地,著名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都曾由此经过。</h3> <h3>番外篇:以前的藏族人一生洗三次澡,出生洗一次,结婚时洗一次,去世时洗一次。因为这边水源比较少,牧区的人都需要到尕海去取水,特别曲折</h3> <h3>四川人在这里做饭店的很多,所以能吃到很正宗的川菜</h3> <h3>九曲黄河第一湾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 ,此处是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黄河缓缓流过唐克城区,从若尔盖驱车大约61公里,经过唐克镇,唐克镇以北9公里到黄河九曲第一湾,登上一座小山包,黄河九曲第一湾的美丽景象跃入眼底。索克藏寺背后的山坡是骑马登山观看第一湾的高点,骑马价格50元,来回大约1小时。</h3> <h3>在这边感受最刺激的大概是这里的天气吧,早上还晴空万里的,车子开过一段路又乌云密布下起雨来,也许这都很正常,但是温度却让你从夏天一下进入冬天,下雨天刮风的话感觉穿两件羽绒服都不过分,所以我们低估了这里的冷衣服带少了,而且这边也没什么卖,仅有的两个超市里也只有抓绒的冲锋衣外套和围巾,为了看风景就厚着脸皮向宾馆的店家借了两件衣服,自己借了羊毛皮衣,给儿子借了件羽绒服,不过还是感觉冷。到观景台有电梯,大概有二十多层吧,恐高的也没关系,因为是阶梯式的电梯,不会感觉到多高。制高点大概海拔有4100米吧,360度无障碍观景,没有太阳的九曲黄河第一湾安静的让我们着迷,同行的旅友开玩笑的说,是为了让我们下次再来看金色洒满九曲河的样子留的遗憾</h3> <h3>扎(za)尕(ga)那是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h3><h3>扎尕那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藏寨内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合理搭配和互补融合,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h3> <h3>番外篇:这边的女人地位很低,平时挤牛奶背着箩筐干活的都是女人,男人很强势,一个人可以娶几个老婆</h3> <h3>若尔盖草原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其行政区域包括四川省的若尔盖、红原、阿坝、松潘,甘肃省的玛曲、碌曲,青海省的久治等县,总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15万</h3> <h3>不管甘南的哪个角落的藏民,他们都不喜欢游客给他们拍照,说是害羞,什么肖像权,挡住脸,其实是藏族人从小就有告戒,照相会被摄像机摄走灵魂。所以,大部分喇嘛和藏族人是不让拍正脸的,除非你征得他们同意。</h3> <h3>我们在兰州拼的商务车,三个家庭,除了我们他们都是兰州本地人去甘南玩。司导带着我们,随走随行,比参团更自由,又互相关照,至于吃住行,我们一车都交给了长期跑这条线路经验丰富的司导小达,走的旅行社协议价比自己单独定实惠。对于路痴的我,是再好不过了</h3> <h3>花湖位于四川若尔盖和甘肃郎木寺之间的213国道旁,是热尔大坝草原上的一个天然海子。热尔大坝是我国仅次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第二大草原,海拔3468米。花湖经典的时间是在五六月份,湖畔五彩缤纷,好像云霞委地,而湖中则开满了水妖一样的绚丽花朵,这种植物看起来平淡无奇,在雨水充沛的八月把纯蓝的湖水染成淡淡的藕色,时深时浅,像少女思春时低头的一抹酡红。</h3> <h3>这是一对双胞胎</h3> <h3>这么小的游客</h3> <h3>手抓羊肉,好吃的不的了。回族人认为流动的水洗是最干净的,所以吃手抓东西前都会看到一群人轮流在外面洗手</h3> <h3>冲着名字喝的“美人的眼泪”,青稞果实酒</h3> <h3>铜制菜单</h3> <h3>郎木寺是一个地名,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共同下辖的一个小镇。</h3><h3>一条宽不足2m的小溪从镇中流过,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白龙江",如按藏文意译作"白水河"。清澈见底的白龙江水把小镇一分为二。江北是赛赤寺属于甘肃碌曲县,又叫"安多达仓郎木赛赤寺",江南是格尔底寺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又叫"安多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h3><h3>一条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地存在着;晒大佛,做礼拜,小溪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h3> <h3>如果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肯定以为喇嘛们在吵架,其实他们是在辩经。辩经在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对别的藏传佛教的辨经却有着自己独特又鲜明的特点。辨经也就是辩论佛教教义以及更深的内心层次的哲学问题。通过不断的辩论来来获得佛法的更深层次的理解。</h3><h3>你看这个场面相当壮观,有坐的有站的,或是两个一组,或是三个一组,情绪激昂,肢体动作丰富。说不上几句就两手击掌,就像提醒别人注意力集中一样。只是听不懂,但是整个场面几十上百人同时这样的情绪激昂场面就不一般了。</h3><h3>后经查百度知道,色拉寺的辩经为立宗辩,辩经过程中可看到喇嘛们或大声喧哗,或挥动手臂、撩起僧服等各种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立宗辩通常由较优秀的僧人担任“立宗人”,他自立一说,坐于地上等待别人辩驳,且只可回答不可反问。左手上扬是赞扬答辩的观点,右手向下拍是不同意驳斥答辩者的观点。</h3><h3>而对于辩经的内容,这位喇嘛给我们举了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问难者问:“白马是否是白色?”立宗人不能根据日常的思维做出肯定的回答。因为白马是马,而并非一种颜色。虽然简单的藏语我听得懂,但是他们说得太快根本不知道在说些什么,非常震撼人心。</h3> <h3>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h3><h3>寺主是第六世嘉木样呼图克图,其他领导人包括八大堪布、四大赛赤。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h3> <h3>每天有从各个地方来的人,千里而行只为绕着1720的转经轮里祈祷平安和来世成为活佛</h3> <h3>不想说,我之所以全部包起来,其实是最后几天全身过敏,红肿起来,脸部都红肿起来了,回兰州当晚情人节那天一点多钟还去挂急诊看皮肤买药,好悲戚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