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一洛阳一白马寺

歪歪姥姥

<h3>  2019年7月30日,我们一行户外的朋友从新乡郭亮游玩结束,一路驱车前往嵩山少林寺,中午十二点我们抵达登封城外用餐。透过车窗,可见几座高山耸立云霄,不用问,那肯定是嵩山无疑了。下午一点多钟我们抵达少林寺,站在景区游客中心,跳望少室山,山呈东西走向,宛如一尊头西脚东躺着的大佛,惟妙惟肖,令人诧异,少林寺恰好坐落于睡佛身畔,难道古人选址就己经发现了少室山是一尊睡佛,还是无意中的巧合,这给少林寺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h3><h3>少林寺在五乳峰山脚下,坐北朝南,面朝少室山,中间有条小溪将少室山与五乳峰隔开,有“禅宗第一祖庭”之称。少林寺山门比较独特,门额上悬着一块金字牌匾,上面“少林寺”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乃康熙皇帝亲书。大门两侧两扇窗子呈圆形,像两只巨大的眼睛,颇为有趣。门前还有两只古老的石狮子,分别卧在一米高的石墩子上,左右拱卫,威风凛凛,镇守山门。</h3><h3><br></h3><h3><br></h3> <h3><br></h3><h3> 进入寺内,甬道两侧,古碑林立,这就是著名的少林寺碑林。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块古碑莫过于《皇唐嵩岳少林寺碑》,位于大雄宝殿前面东南侧,俗称“李世民碑”,天王殿前面有棵1500年的古银杏树,主干有三四个大人合抱一般粗,枝繁叶茂,非常引人注目。但若论年龄,全国各地比它古老的银杏树多了,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主干中间部位布满了一些密密麻麻的小洞,深达几公分,比较玄妙。导游告诉我们说这是少林寺僧人练武时用指头戳的,天长日久留下的印记,可见少林功夫之深。少林寺和尚的武功早已蜚声中外,武术也成为少林寺的一张名片,至今人们只要一提起武术,首先想到的就是少林寺。我国民间亦有“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h3> <h3><br></h3><h3> 从山门到最后面的千佛殿,少林寺大院中轴线上一共有7进建筑,却多数在1928年遭到军阀石友三纵火焚毁,成为一片断垣残壁。现在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等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重建的。位于第三进的大雄宝殿是少林寺的主殿,是僧众进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大殿歇山重檐,碧瓦绿甍,雕梁画栋,气派非凡。殿内中间供奉释伽牟尼塑像,药师佛、阿弥陀佛塑像分列两边,靠墙壁还有数十尊罗汉塑像,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大殿外巨大的香炉内香烟袅袅,信徒众多,十分热闹。</h3><h3>少林寺最后面的是“西方圣人”殿,又称千佛殿、可能是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景区禁止游客进入殿内,因而游客只能站在门口远观。本来壁画年代久远已经发黄褪色,再远观壁画便更加模糊,比较令人遗憾。殿内砖地上散布着一些浅坑,据说这是少林和尚练武时留下的。清代朝廷曾禁止民间习武,少林寺僧人无奈之下便在大殿内偷练,久而久之,这些脚坑便愈陷愈深。由此可见,少林和尚武功盖世,看看这些脚坑,还有天王殿前古银杏树身上的小洞,我们或许会悟出一些道理来。遗憾的是我在少林寺内逛了半个多小时,也没看见一个和尚,见到的全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少林寺已经不像是一个寺庙,而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旅游景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媒体上关于少林寺的传闻也略知一二,如今的少林寺已经不再是一块清净之地了,而且沾染了太多的铜臭,非常令人惋惜。</h3><h3><br></h3> <h3><br></h3><h3><font color="#167efb">我们离开少林寺,出景区的路上遇见一大队习武的少年,他们大的不过十五六岁,少的仅有七八岁,穿着统一的练武装,我在心里叹道,少林功夫后继有人啊!靠近大门口有少林寺附近武校众多,据说学子成千上万,可见少林武功的魅力。(文:正山7月30日)</font></h3> <h3>丽京门--是一座重现古都洛阳风貌的城楼</h3><h3>洛阳景点比比皆是,却有“不到丽京门,枉来洛阳城”之说。最早始建于隋朝,是洛阳老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有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之称.</h3> <h3>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h3><h3><font color="#ff8a00">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1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