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林州市东姚镇向东南10公里处,沿着崎岖蜿蜒的山道,穿过长近千米的愚公洞,来到石大沟村,这里四周环山,峰峦叠嶂,空气新鲜,植被茂密,一个和石头息息相关的古村落像画卷一样徐徐展开,<span style="color:rgb(1, 1, 1);">全村二百多口人,三百多亩土地,二万多亩山坡。这里山并不算太高但绿树成荫,在这里普通的石头都会让它变成宝贝,石头是建造房屋的主要建材,形成了种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还用石头做成了石桌石蹬还有农业上用的小型设备,墙是石头路是石头,到处见到的是石头,可见这里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智慧,更值得一提的是村支书郭变花是现今林州市行政村唯一的女支书,也是安阳市、林州市两级人大代表。关于她的先进事迹,新华社、电视台等各类媒体先后都做了详细的报道。多年来,她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来到石大沟村带领乡亲们致力于改变生存环境,修通了南窑村至石大沟村内的公路,现如今的石大沟已有了很大的改观,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span></p> <p class="ql-block">林州市东姚镇石大沟村曾经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p><p class="ql-block">“石大沟、石大坡,石头比土多,荒草连成窝!出门不通车,抬着大猪出山,抱着猪仔回家。”这是石大沟村过去面貌的真实写照。经过20年的变迁,如今的石大沟村山绿了、水有了、路通了,成了城里人休闲、避暑、观光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靠山吃山。面对该村27000多亩荒山,郭变花决定从治山入手,向大山要钱,响亮地提出“山区要致富,必须多栽树”的口号,带头承包约1万亩山坡,在山上挖了两间窑洞当“家”,先后栽种黄楝、花椒、杨树、葡萄等树木60余万株,绿化面积5000余亩。群众看到石头里也能挖出“宝”,纷纷加入栽树造林队伍中来。经过大家数年的共同努力,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如今“葡萄覆顶、林果缠腰、种植护底”的花果山。</p><p class="ql-block">群众吃水难是该村一直未能解决的老问题。郭变花决定修建一个大型的蓄水池。由于村里没钱,没人愿意承包此项工程,她就说服在外地干建筑行业的丈夫,回家垫资4万元建成了蓄水池,并组织人员挖沟埋管,让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为解决旱涝用水双保险问题,她又筹集20万元,在村里打了一眼机井。群众高兴地说:“昔日用水贵如油,今日清水哗哗流,池水井水双保险,从此用水不用愁。”</p><p class="ql-block">如今,走进石大沟村,宛如来到了一片绿色林海,尤其是夏天,绿意婆娑,凉风习习,沁人心脾。该村不远处有一个大型水库,游客可以在那里钓鱼、游玩。在村里,随处可见居民的古石墙、古石房、古石阶,基本形成了以古石为主题的旅游风景区。</p><p class="ql-block">谈到下一步打算,郭变花信心十足地说:“我们村有石墙、石门、石桥以及近万亩的生态林,依据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经营农家旅馆和土特产专卖店,发展红薯加工业、石碾小米业,把游客吸引到山里来,使石大沟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旅游‘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好漂亮的小山村啊!敦厚古朴的石头房,弯弯绕绕的石头巷,层层叠叠的石头村,以岭为屏,山为靠,磐为基,方正的料石一垒到顶,一座紧挨一座,从山腰到山顶,层楼叠阁,错落有致,散而不乱。石街、石碾、石磨、石桥、石墙、石岸、石庙随处可见。整个村庄以石巷为纽带,贯穿于立体交错的古老村子之间,随地势上下忽隐忽现、蜿蜒曲折,呈现出一种起伏跌宕的美。</p> <p class="ql-block">田里的农作物经常被野猪偷吃!</p> <h3>野猪经常出没的地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