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吕述望,1941 年出生在江苏沭阳。1965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自动控制专业。吕述望大学毕业后留校任 教,曾任无线电基础教研室主任,从事电子学的基础课教学和科 研工作;1978 年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任教, 参与创建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DCS 中心担任密码实验 室主任;1986 年 6 月提升为副研究员;1980 年以来一直主要从事 密码学、信息安全方面研究;1995 年 4 月受聘担任中国科技大学 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1997 年 6 月受聘担任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h3> <h3>他曾获得 1986 年度和 1988 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8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 年度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 年度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 年度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 金融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 年度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均为各奖 项的主要完成人。1992 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h3><h3>吕述望幼年家境十分贫困,到了他上学的年龄,他的奶奶和 几位女眷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力,男人们都在战场,家里只能供一 个孩子读书。在商讨他上学的问题上,他的奶奶主张让他的小叔 叔去上,因为叔叔辈分大、年龄大。这时,他的母亲说:“我的 孩子必须上学!”为此,大家平静地分了家,母亲领着吕述望单过。 吕述望进了吕庄小学,他知道母亲很苦,因此读书很节俭,但成 绩却是吕庄最好的。</h3><h3>渐渐地,吕述望长成了大小伙子,有人家要把女儿许给他。</h3><h3>那时农村穷,孤儿寡母没有劳动力,娶一个大一点的姑娘过门, 既有了劳动力,也可以早抱娃。但面对说亲的,他的母亲却婉拒 了,她说:“不能这么早给他娶媳妇,会影响他读书的。”那时, 吕述望的同学很多都娶了媳妇,独他没有,他可以用心去读书。</h3><h3>小学毕业,吕述望以优异成绩被江苏名校沭阳县中学录取。 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的母亲笑了,同时,脸上又显露出丝丝 的忧愁。突然有一天,母亲告诉吕述望,她要去北京打工,留下 吕述望一人在苏北读书。他不希望妈妈去,亲友和邻居知道了, 也都劝他母亲留下。母亲解释说:“我的儿子是要到北京去读大 学的,我得先去打点一下。”这是母子俩第一次分开。</h3><h3>寒假,在北京做保姆的母亲寄回来一点路费。吕述望由穷乡 僻壤来到了伟大的首都北京。在北京过假期的那段时间,他很快 乐,因为能天天见到母亲。晚上,吕述望上床就抱本书看,有杨 沫的《青春之歌》,还有很多新出版的优秀小说,这些书在沭中 的图书馆都没见到过!不知不觉,寒假过去,回沭中的路上,他 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以后必须要来北京读大学! 1960 年,他以优 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h3><h3>读大学期间,吕述望不知哪来的劲头,大学 5 年,晚上 11 点以前从没睡过觉,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他也是个好学生。</h3><h3>1965 年,吕述望毕业并留校任教。留校以后,学校分给了他 一间小屋子,他们母子在北京就有了一个家了,开始了甜美幸福 的生活。</h3><h3>28 岁那年,他与他的同学刘振华——一个山东姑娘结婚了。</h3><h3>之后,她随他去合肥,她随他回北京,俩人一起搞密码。一直以 来,她默默无闻地工作干活,而名气却专属他一人。</h3> <h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成立研究生院以后,吕述望从合肥 调回研究生院任教。为了培养人才,钱志道副校长找他谈话,要 培训他的英语,之后送他去美国深造。培训结业,出国的准备基 本完成后,吕述望找母亲商量,年逾花甲的母亲却并不赞成:“中 国有许多事情好干,有许多事情好学,跑到美国去干什么?中国 人还是把中国的事情干好。”吕述望说:“出去看一看,三两年 就回来。”母亲苦涩地一笑,淡淡地说:“回得来吗?”这时, 吕述望明白,他今后所有努力必须植根在中国这片黄土地上。从 此,吕述望带着对祖国的热爱和一股研究学问的热忱开始了密码 学的研究。</h3><h3>在信息安全领域,吕教授是中国第一个公开商用算法 SMS4 的创始人。谈及吕述望老师为何会将 SMS4 的密码算法公开,吕 教授表示:“这个算法是国家的算法,世界上都在做算法标准, 我们国家也在做,我们也做了一系列的标准性的东西,并且获得 了国家的认可,编好了序列号。在我编写的《完全映射及其密码 学应用》这本书中,就主要介绍了两类完全映射:正形置换和全 向置换。我给出了主要面向密码算法设计的几种正形置换发生器 的研究结果,为完全映射在密码学中的具体应用作好了准备。为 阐述完全映射理论在密码算法设计中的应用,我还进一步给出了 SP 网络密码算法、Feistel 网络密码算法的线性与差分安全性分 析技术,并介绍了上述两种算法与正形置换之间的关系。在上述 工作的基础上,我又介绍了 P 逻辑密码算法,并给出了其线性与 差分安全性分析技术,从而使正形置换理论得到了比较系统的应 用。”</h3><h3>吕述望是数字物理噪音源芯片(WNG4)的发明者。吕老师的 “安全信息系统概论”课程曾获得 2004-2005 年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院优秀课程。吕老师将密码学总结成“一二三四五六七”,这 “一二三四五六七”即一种美、两类函数、三个假设、四项操作、 五大属性、六难问题、七例应用。没有理论课的枯燥难懂,学生 学习这门课,可以真正做到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看问题,汲取前辈 的经验,消化前辈的思想精华。</h3><h3>吕老师感兴趣的事情很多,对各个学科都充满了好奇心, 正因为这样,他发现自然熵的有趣用途——用来分析性别。他曾 用汉字的组合性来做成小诗,并编成密码。在此前,吕教授还用《三十六计》来编写密码。他希望学生博学强知,推荐学生看《时 间简史》、量子力学等相关的书籍。他还语重心长地说:“我在 乎我的学生们,希望大家在我这里学习真的能有所收获,对得起 那张文凭。”何为知识?吕述望老师认为知识具备三个特性:被 证实的、真的、被相信的。而在虚拟数字世界中,就出现了知识 的表达难,安全传递不易;知识的保存难,安全传递更难;知识的认证难,安全审计不易;知识的挖掘难,产权保护不易。从而 造成知识安全难,知识的泯灭容易。</h3><h3>吕述望教授 2016 年清明时节,去吉林乾安烈士陵园给父亲 吕继文扫墓。得此信息后,长春市科学技术协会发出邀请,邀请 吕教授于 4 月 6 日在长春市科学技术协会报告厅给长春人做一次 关于中华公网的深度访谈。我很幸运,能够聆听吕教授的报告, 更幸运的是还可以在报告会后与其进行采访。吕教授虽是南方人, 却如北方人一样高大、魁梧,雪白的头发折射出老教授的矍铄, 镜片后慈眉善目,一下子拉近了我与老教授目光的距离。老人家 未开口先微笑,一下子增加了我与老教授接触的信心。</h3> <h3>这次吕教授讲课的题目为:中华公网共图强。</h3><h3>老教授所讲内容围绕着中国没有互联网,如今公民如何在数 子世界中处理网络空间安全概念;在知识文明的时代,网络与知 识安全的问题等等。他格外强调,在人类活动的第五空间里,公 民们齐心协力建造自己的网络家园,从公民的决心、政府的守则、 精英的爱国、企业的有道开始,引领公民在正能量的网络空间中 平和相处。吕述望教授还强调,讲网络空间安全要讲近平原则: 一讲主权,二讲不受制于人。人类的灾难就是战争,第五空间的 战争是数据战争。人类的幸福就是今天无战事,网络空间战也是 战争。</h3><h3>吕教授的讲课方式很特别,不仅仅幽默风趣,还蕴藏着深刻 的哲理。在课堂答疑时间,有人提问:“中国的公网何时建成?” 吕教授不慌不忙地说:“中华公网是军民共建,以今日为起点, 两至三年便可以建成。”他还表示:“中国不缺人才,只是在建 设中,中国现有的高端人才一直在默默奉献。中国人要跳出历史 遗留的怪圈,迎难而上,等待和观望就是落后。”</h3><h3>报告会后,我如愿地采访了吕教授,得以。 面对面地与智 者交流,感受他酷似老顽童的笑容,聆听他有趣的专业知识,从 中领悟他对人生、对事物的理解。通过这次采访吕教授,我明晰 了一个新名词——密码,原以为密码很神秘,其实掌握了钥匙 key,密码就会变得有理可循、有据可依。</h3><h3>密码如此,人生也如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