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欧洲 第三十八站 西班牙巴塞罗那

上海东北任

<h3>8月5日晚7点,从马赛坐大巴,次日凌晨一点多到达巴塞罗那。在不远的健身公园里的角落里搭帐篷露营,天亮收帐走人,没人打搅。然后就开始按图索骥地去找青旅,前几次成功找到性价比很高的旅店在这里不灵了,不是客满就是和报价差别很大,直到中午还没有结果,吃午饭时,开始在安可达网上预订,订了二夜每夜200人民币的青旅14人间的床位。然后去汽车站买下一程的汽车票,买票很顺利。接下来就是入住、采购、洗澡、洗衣,烧水、喝茶。</h3> <h3>巴塞罗那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古迹遍布,素有“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之称,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旅游胜地。它是西班牙的文化古城,有地中海曼哈顿之称。整个城市依山傍海、地势雄伟,市区内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和现代化楼群相互辉映。</h3><h3><br></h3> <h3>巴塞罗那大教堂是天主教巴塞罗那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巴塞罗那教区的象征,兴建于13到15世纪,共耗时150年完成。教堂内部建造十分复杂,玻璃、雕刻都值得一看。大教堂各个祈祷室中供奉着各手工业行会的保护神,唱诗班的座椅、宗教壁画、雕塑和各式各样的金银器具华美夺目。</h3> <h3>与其他教堂的区别是有一部分围着一个小花园,花园里饲养着小动物。</h3> <h3>圣家堂是西班牙伟大的建筑家安东尼•高迪(1852—1926年)的遗作。起初,是在建筑师Villars的指挥下动工的, 但是他只建了部分地下室就退出了。1883年,高迪开始正式接手,直到43年后他遇车祸死亡。</h3><h3>圣家赎罪堂起源于一个叫Josehines 的组织,他们不满于现在社会的颓废,打算建一个赎罪教堂让信徒们来这里祈祷,为有罪的人们求得宽恕。高迪死后,留下了很多资料、设计稿和模型,但是在西班牙内战时大多被无政府主义者毁坏,而工程也停顿到1952年才再次动工。目前,这个建筑完成了将近60%,主要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社会捐助和门票收入,官方预计竣工的时间是2026年。</h3> <h3>从高迪设计了这样一座繁复且施工难度极高的建筑,不难看出他本身对宗教信仰的高度虔诚与敬意,接手圣家赎罪堂的建造之后,高迪将他全部的心力都投注其中, 没有再设计任何其他的建筑。对于高迪来说,圣家赎罪堂不只是为上帝而建的房子,一个礼拜之地,它更是每个来访者都可以读到的一本书——教义问答手册,《圣经》中的各个场景在整个建筑中如同图画一样逐幅展现,栩栩如生。建筑的立面无疑是最能体现这些宗教场景的舞台。教堂共设有三座宏伟的立面:诞生、死亡和荣耀,每个立面的主题都代表了耶稣神职的一个方面:作为地球上的一个人,作为人类的救世主,作为在最后审判日判决生死的法官。<br></h3> <h3>在高迪去世的时候,东方表现耶稣作为地球人的诞生立面已经基本完工,极其繁复细致的装饰和雕刻布满了墙面,多以圣经中的人物和场景为题材,显示出无以伦比的高超建筑技巧。在高迪世俗建筑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光线在这里有了象征的意义,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人们接受第一缕阳光和象征获得拯救的起始点。</h3> <h3>米拉之家建于1906年至1912年间,坐落在格拉西亚大道上。 米拉之家的拱顶,呈现抛物线或悬链线的形状米拉之家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h3> <h3>巴特罗公寓是高迪设计的一幢外形标新立异的公寓楼,已有100多年历史。 整栋楼的外墙面贴着彩色的马赛克、屋顶的样子酷似龙鳞,处处充满了魔幻色彩。 墙面全部由蓝色和绿色的陶瓷装饰而成,远望像印象派画家的调色盘,但色彩却出奇地和谐。 主厅是整栋房子最精华的部分。</h3> <h3>不和谐街区位于格拉西亚大街,之所以叫不和谐,是与这里三座建筑有关:桑树之家、阿马耶之家和巴特罗之家。这三座建筑出自不同建筑师,设计风格迥异。充满了无尽的艺术气息。</h3> <h3>巴塞罗那因其丰富多彩的特色建筑于1999年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学会的皇家建筑金奖,这是该奖项迄今为止唯一一次颁发给一个城市整体而非单个建筑。</h3> <h3>兰布拉大街的尽头高高耸立着哥伦布纪念塔,以纪念这位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一发现拉开了西班牙对南美殖民统治的开始,然而今天,大批的南美移民操着西班牙语又来到这里,历史总好似一个又一个的轮回。</h3> <h3>纪念碑的基座上有八幅浮雕,从网上查的浮雕内容。</h3><h3>浮雕一:1490年,哥伦布为了获取西班牙皇家对他的航海计划的支持,与他的儿子在修道院住了。</h3><h3><br></h3><h3></h3> <h3>浮雕二:哥伦布在La Rabida修道院对僧侣们讲述他的航海计划和解释地球是圆的理论。</h3><h3><br></h3><h3></h3> <h3>浮雕三:伊莎贝拉女王和费迪南国王在安达卢西亚的科尔多瓦会见哥伦布。</h3><h3><br></h3> <h3>浮雕四:哥伦布在萨拉曼卡对枢密院(或是航海计划的审核委员会)做答辩,据说当时哥伦布完全是凭直觉相信地球是圆的,对于很多具体的古怪问题他也很难回答,比如问:“假设地球是圆的,当帆船到了地球下面的时候怎么再爬上来”,因为哥伦布毕竟不是牛顿。</h3> <h3>浮雕五:国王及女王在巴塞罗那小镇Santa Fe接见哥伦布。</h3><h3><br></h3><h3></h3> <h3>浮雕六: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带领三艘帆船离开帕洛斯角,开始了70多天的首次航行。图中是先乘坐小船换乘远处的帆船,岸上是告别的人群。</h3><h3><br></h3> <h3>浮雕七:1492年10月12日,到达圣萨尔瓦多岛,即所谓发现“新大陆”。哥伦布左手拿着王旗,右手拿剑,跪在地上。右边是赤身裸体,惊恐的土著。</h3><h3><br></h3> <h3>浮雕八:哥伦布返航后,受到女王和国王再次接见,并向女王表示感激和致敬。</h3> <h3>凯旋门是1888年世博会的重要遗产,是为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入口而兴建,用红砖砌筑,属于摩尔复兴风格。前面的门楣上雕刻有 "Barcelona rep les nacions"(“巴塞罗那欢迎各国”),背面的门楣石雕名为 “Recompense”。门上还有12尊女性的雕像,象征着荣誉和尊严。</h3> <h3>加泰罗尼亚广场是西班牙城市巴塞罗那市中心旧城区的一个大型广场,数条重要街道交汇于此,是城市购物、娱乐和交通中心。广场周边高楼林立,商店毗邻,还有各种档次的餐馆和酒吧。面积50,000平方米,以喷泉和雕塑著称,并聚集许多鸽子。</h3> <h3>西班牙广场是巴塞罗那的一个重要广场,占据着仅次于加泰罗尼亚广场的重要地段。 再继续延伸,坐落在小山顶上的就是设有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的国家宫。 除了喷泉外,西班牙广场附近还有巴塞罗那最知名的地标建筑威尼斯塔、巴塞罗那竞技场、米罗公园等旅游目的地。</h3> <h3>花1欧元,登上360度全景高塔,可以环视巴塞罗那。</h3> <h3>广场上的地标性建筑还有一对砖红色方形柱状的威尼斯塔,挺拔地矗立于克里斯蒂娜王后大道两侧。</h3> <h3>西班牙广场为1929年世界博览会修建,同期修建的还有巴塞罗那著名的魔力喷泉。该喷泉被誉为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喷泉。晚上的喷泉秀场面极为震撼。</h3><h3>我8月6日晚上就去了,喷泉周围也有许多人坐着等待,一直等到九点半,我去问边上售货员,告知“tomorrow”。次日晚上再去时,已经人山人海了。</h3><h3>夜幕降临,灯光先开始预热,四根多立克柱子一侧打上了暖光,屹立在蓝色的天幕前,蔚为壮观。</h3> <h3>九点25分,灯光亮起,池中如蛟龙喷水,或急或缓,或聚或散,五彩缤纷,舞姿曼曼。</h3> <h3>巴塞罗那海滨抬眼望去,无尽的、广袤的、壮丽的海景,由近到远金黄色的沙滩、白色的波浪,绿色的海水、深蓝色的海洋,心潮随着海浪起伏,视线随着海色展开,夕阳慷慨地抚摩着这片景色,温暖的、湿润的海风吹在脸上,让人久久地不忍离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