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印象(中)

韩慈榆

<h3>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祁县乔家堡村。因是大导演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拍摄实景地,而名声大噪。</h3> <h3>  它是国家5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级博物馆、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  它始建于1756年,是一座雄伟壮观的清代民居建筑群。景区包括“四堂一园”:即在中堂、宁守堂、保元堂及花园。</h3> <h3>  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h3><h3> 这个院落似曾相识。</h3> <h3>  它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围墙,大门为城门洞式。</h3> <h3>  乔家大院占地240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h3> <h3>  它设计精巧、工艺细致,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外。</h3> <h3>  乔家大院陈展有5000多件文物,集中反映了晋中清代和民国风格。</h3> <h3>  陈列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有乔家史料、珍贵影视等专题。</h3> <h3>  清乾隆年间,晋商乔全美和兄长分家后,开始买宅地、建大院。</h3> <h3>  传至次子乔致庸当家时,继续大兴土木,使四座院落位于街巷四角,奠定了后来连成一体的格局。</h3> <h3>  账房里的这两把多档位算盘,从侧面反映了乔家的巨富。</h3> <h3>  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氏后人花银两置地扩建,把所有院落连接起来,形成城堡式建筑群。</h3> <h3>  民国初年,乔家人口增多,不断向外扩张,并建造了一些洋式建筑和设施。直到抗战爆发,全家外逃,院落建设才告停止。</h3> <h3>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年历史。城墙总长6163米,高约10米,城内面积2.25平方千米。</h3> <h3>  城内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族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古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h3> <h3>  平遥城墙为夯土建筑,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以砖石外包,明清两代共有25次维修。平面呈方形,环周共有敌楼72座、垛口3000个,象征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顶宽3~5米,内墙为砖砌女儿墙,并设77个排水槽;四隅角楼四座;城门顶共有6座“谯楼”,各高13.72米,宽五间、13.72米,进深四间、10.04米。</h3> <h3>  点将台位于上东门和下东门之间的城墙顶上。相传公元前827年,周宣王派大将尹吉甫率兵北伐猃狁,连战克捷;后奉命屯兵平遥,增筑城墙,并在此训练士卒、点将练武。</h3><h3> 台上的红衣大炮是明代攻、守城常用的一种前装滑膛式火炮。整体模铸造,弹药可装10公斤;有效射程500米左右、最大射程1.5千米;弹丸由石、铁、铅制成;炮身中心两侧的圆柱形炮耳可调节射程。</h3> <h3>  平遥县衙坐落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h3> <h3>  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593平方米。为中国现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h3> <h3>  亲民堂是大堂,乃县太爷升堂公开办事的地方。</h3> <h3>  二堂就有其私密性了。</h3> <h3>  戏剧中的夜审等不公开的审讯,在此进行。</h3> <h3>  确实,天理、国法和人情这三者,对知县来说,是比较难拿捏的。</h3> <h3>  这难道是县太爷的宿舍?</h3> <h3>  这棵老槐树记录了县衙的年龄。</h3> <h3>  古城的主要街道是东、南、西、北大街,东大街与西大街在一条直线上,南大街与北大街呈“摇车弯”。</h3> <h3>  还有政府街和城隍庙街分列南大街两旁。</h3> <h3>  这栋门楼在县衙大门外的政府街上。</h3> <h3>  这是南大街上的市楼。</h3> <h3>  日升昌票号位于城中心西大街南侧,是中国第一家票号、平遥最大的金融机构。</h3> <h3>  它的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清道光三年(1823年)改为专营汇兑业务的票号。由平遥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开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h3> <h3>  它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并远及欧美、东南亚,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是当今中国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h3> <h3>  协同庆钱庄位于南大街市楼附近西侧,占地2800余平方米。</h3> <h3>  该号的财东是榆次聂店的王家和平遥县王智村的米家,清咸丰六年(1856年)成立,歇业于民国二年(1913年)。</h3> <h3>  有分号33处,遍布全国大中城市、商埠码头。</h3> <h3>  它是一家独具特色的票号,经营理念非常鲜明:一是以人为本、知人善任;二是注重资金灵活调度;三是突出重点地域经营,具有现代成功企业的重要特征。</h3> <h3>  协同庆票号有地下金库三百余平方米,由十孔窑洞组成。</h3> <h3>  它是平遥目前发现的票号、钱庄金库中面积最大的。</h3> <h3>  由于协同庆与协和信是同一东家出资的联号,并且两家共用一处院落,因此这处金库也是平遥票号业中唯一两号共用的金库。</h3> <h3>  神龙宝柱在金库院内,距今有六百余年历史。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年)赠给刘基的千年樟木雕刻的珍品。是协同庆的镇号之宝。</h3> <h3>  协同庆票号内有中国历代钱币展览馆。</h3> <h3>  廊檐下有一辆木制雕花马车,这可是当年的“宝马车”哟!</h3> <h3>  这是里面展出的部分纸币。</h3> <h3>  临近还有一些票号、博物馆等。</h3> <h3>  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城东12千米处的静升镇,是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h3> <h3>  它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h3> <h3>  它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h3> <h3>  王家的发迹始于豆腐作坊。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1313年),太原附近有一农民王实,除了会种地外、还有做豆腐的手艺。</h3> <h3>  由于日子过不下去,只好拖家带口南迁到静升,开了一个豆腐坊。后来又做各种生意。</h3> <h3>  其后人把生意通过吕梁山脉做到少数民族地区,赚到大钱,真正发达起来。</h3> <h3>  三百年后、到明天启年,王家已是“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h3> <h3>  到清乾隆、嘉庆时期,王家通过边贸成一方巨贾,高爵显贵多达一百多人。</h3> <h3>  王家兴旺发达之后,不能免俗地走上“挣钱------买地------盖房”的循环道路。到清道光年间,逐渐衰败,大院内再无人居住。</h3> <h3>  王家大院经清末后几十年战火,多有损坏,现存约有4.5万平方米,1996年重新修复。整个大院分为两个片区:东边高家崖、西边红门堡。高家崖共有35座院落、340余间房屋;由于历史上出过高官,建筑风格类似官府。红门堡有88座院落、700余间房屋;中间干道贯穿三条横巷,形成一个巨大的“王”字;建筑风格以官宅和江南私家园林相结合。</h3> <h3>  这是站在南边围墙顶上俯瞰红门堡片区。</h3> <h3>  房屋以朝南的为主。</h3> <h3>  高围墙上的角亭造型小巧玲珑。</h3> <h3>  顶甲花园在南围墙边,为红门堡共用花园,红门堡呈前园后院布局。</h3> <h3>  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和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之间,是两省共有的旅游景区。</h3> <h3>  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景区、大型峡后瀑布景观。</h3> <h3>  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如壶口,故名。</h3> <h3>  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的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下,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h3> <h3>  壶口瀑布有八大奇观:水底冒烟、旱地行船、霓虹戏水、山飞海立、晴空洒雨、旱天惊雷、冰峰倒挂、十里龙槽等。</h3> <h3>  这里是“十里龙槽”。</h3> <h3> 2019.8.8.编于齐齐哈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