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桂花香飘远,夜凉清如洗<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年的立秋时间
2019年8月8日 03:12:57 星期四
己亥年七月初八<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汉代仍承此俗。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立秋后,暑气渐退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此后,一场秋雨一场寒<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立秋后,秋色清朗
飕飕不觉声,落叶悠悠舞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