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秋天来了,这些养生常识一定要知道!

明芝🍀认证灸疗师🍀

<h3></h3><h3></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9年8月7日 立秋</b></div>立秋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开始的节气。立秋一般预示著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节气)以后,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br></h3><h3></h3><h3></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立秋重在收与养</b></h3><h3><br></h3> <h3></h3><h3> 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01、立秋撞上三伏天,谨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养生专家提示:“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市民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02、立秋养生---收敛阳气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可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 03、立秋养生---养肺护肝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攘外平内全靠肝,相当于西医的解毒、免疫功能。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一身之气,皆出入于肺。攘外平内之后,就要治理。管理自身、养生不能不靠肺。 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而秋天属金,金克木,所以秋天这种气会抑制你的肝气、肝血的生发。肝开窍于目,所以这时候呢眼睛的视力就会有所下降。应该注意护肝早睡,早起。 </h3><h3><br></h3><h3></h3> <h3></h3><h3></h3><h3><br></h3><h3><b>立秋按摩/艾灸 培补元气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艾灸的好时节,因为秋冬消耗人体的阳气多。这时候就更很需要及时补充阳气,以备一整个冬天的使用! </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h3><h3><br></h3><h3></h3><h3></h3> <h3><b> </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b></div><b><br></b><br></h3> <h3></h3><h3> 《甲乙经》说过“大椎,三阳,督脉之会”,大椎穴又称“督阳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取穴: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02、太白穴:补充气血、美容养颜 </h3><h3><br></h3><h3></h3> <h3></h3><h3><br></h3><h3><b>太白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所以脾经常出现脾气虚的症状,我们常说的黄脸婆就是脾虚的象,每天按摩这个穴位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 取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03、关元穴:理气和血,补虚益损</b><br></h3><h3></h3> <h3></h3><h3> <br></h3><h3><br></h3><h3><br></h3><h3>关元是小肠的募穴。意味着它是小肠的气积聚在腹部的穴位。《扁鹊心书》里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艾灸关元,不但可以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以很好地理气和血,补虚益损。不方便艾灸的可以每日围绕关元穴顺时针方向按摩。 取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 04、气海穴:扶正固本,培补元气 </h3><h3><br></h3><h3></h3> <h3> 中医认为此处是人体之中央,是生气之源,人身真气由此而生,所以对于阳气不足,生气乏源所导致的虚寒性疾患,按摩气海穴往往具有温养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之功效。 取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br></h3> <h3></h3><h3></h3><h3>立秋之养生食谱 照传统的说法,秋天物候干燥,人体就需要滋润,所以,眼下季节适宜多喝具有滋润肺腑的汤,或者是粥。特别是女人朋友,经常喝一些适应的汤或粥,既能养生也有美容的效果。 01、蜜瓜螺头鸡汤<br></h3><h3></h3><h3></h3> <h3></h3><h3>功用:汤烧出来的正色是奶白色,很浓很白,女人喝最好,具有美容,滋润效果。 做法:先将水烧开(水量超过材料一倍),姜片、螺肉、鸡块放入,大火烧半小时,然后中火两小时,然后将切成小块的蜜瓜放入,再中火半小时即可,此时的汤水约为最初水量的一半到五分之二。 02、玉米面红薯粥<br></h3><h3></h3> <h3></h3><h3> 01、忌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02 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03、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04、忌吃过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br></h3><h3></h3> <h3></h3><h3></h3><h3>功用:秋季最适宜的粥是玉米面红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红薯有祛病延年功效。 做法:将玉米面100克,先用凉水调成糊状,待水烧开后放入,然后将切成碎块的红薯一并放入,轻轻搅动以防止玉米面粘在锅底。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立秋之养生禁忌</b></div></h3><h3></h3><h3></h3> <h5>⊙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br>⊙整理编辑:微信:13544945973</h5><h5>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