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泰拉

钟山风云

<h3>马泰拉位于意大利南部巴西利卡塔(Basilicata)地区的马泰拉市,山高水险,交通不便。由于不少的电影在那儿取景,因而在意大利的旅游业成了一个闪亮的风景线。地貌丰富多样,有一条350-400米深的石灰岩地带,有高原区,山谷地带和两处天然地陷,还有初称做“sassi”的窑洞</h3> <h3>马泰拉,因好莱坞影星梅尔吉布森2002年制作的轰动影坛,又备受争议的影片《耶酥受难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电影业为马泰拉旅游业立下汗马之功。海拔405公尺、人口约5万的马泰拉位于意大利最贫穷的Basilicata区。这里山势险峻,过去交通不便,因而经济发展缓慢。当年的农民家庭,每户生养好几个孩子,跟家禽和马儿一块儿挤进不到60坪的石屋里住。 1952年,当局把所有2万余户石屋居民迁到新镇区。半个世纪后,为了发展 旅游业,当局把五百户人家迁回已经完成基础建设的石屋区,并在那儿设立旅馆、餐馆、精品店和手工艺品工作室。当局管理得当,石屋区再无昔日的脏乱,也没有严重的治安问题;游客可以舒适和安心地畅游这个引人入胜的旧镇区。当局将位于石屋区腹地的Casa-GrottadiVicoSolitario布置成典型的Sassi家居,让游客一窥当年Sassi居民的生活风貌。</h3><h3>&nbsp;</h3><h3>马泰拉如今每年迎来10万名游客,小镇依旧恬静怡然。因为有越来越多的 电影当它的免费旅游大使,这儿迟早会热闹起来。</h3><h3><br></h3><h3>我们一行7人,结束了西西里岛的游程,在2019年5月23日下午3时左右,从墨西拿渡过海峡,然后长途跋涉,来到了这个小众的旅游景点,马泰拉,安排好酒店,已经是晚上8时,就沿着石头台阶小路,上上下下,直奔地标,建于13世纪的主教堂所在的地方。太阳早已经落山,还有残存的晚霞,挂在天边。</h3> <h3>我们是5月23日晚到达马泰拉的,已经看不清小镇的面貌。这是第二天早上,7时多,再次来到悬崖沟壑边的小镇。</h3> <h3>在风景如画的Murgia高原,Matera Gravina在大地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沟壑,200米深的峡谷上布满了废弃的洞穴和村庄,以及大约150座神秘的chiese rupestri(洞穴教堂)。该地区被保护为马泰拉公园(Parco della Murgia Materana),一个80平方公里的野生公园,成立于1990年,自2007年以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你可以从萨西徒步进入峡谷;台阶从圣卢西亚的Monasterio di Santa Lucia附近的停车场向下延伸。在峡谷的底部,你必须涉水过河,然后爬上另一边的观景台;这大约需要两个小时。</h3><h3>2019年5月,我们可以看到峡谷的底部有了一座桥。</h3> <h3>整个小镇依悬崖而建,镇子里面都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至今保持着古城最原始的姿态。</h3><h3>&nbsp;</h3><h3>这里,商业气息稀薄,你可以感受到的是几千年历史沉淀之后的余威和留存至今的淳朴民风,孤独星球曾把它评为「世界上的失落文明城市」,听起来就充满了孤独感。这里越往里走,建筑越是残破,不过依旧能感受的到那鲜明的意大利建筑风格。整个城市都建立在山丘上,这里的房屋,很多都有洞穴般的地下室,打开门后都别有洞天。这里有很多由古老洞穴修复改造而成的餐厅、酒吧、旅社,以及展现旧时穴居生活的小型博物馆,如果各位有幸在这里过夜的话,必将会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体验。</h3> <h3>数层的小楼构成了马泰拉建筑的主体。马泰拉民居纵览楼房笔直,设计往往考虑到采光、风向和水的利用。引水和排水都利用了水的重力,使之自然流动。蓄水池在城镇的中央。区划包括街道、小巷、台地和台阶。城市处于自然的组织状态。简单的洞室是最原始的开凿物,有支架的弓型屋顶是洞室最基础的建筑。利用石间的水和土,悬垂的花园与菜园交融在矿物地形里。人们的聚居体,因着自己独特而又持续的法则,聚衍生息,始终如一。</h3> <h3>在马泰拉会觉得脚步应该停下来。因为一路走来马泰拉的街头,年头久远的建筑非常的有特点。每一个建筑后面都有故事。在马泰拉会随处发现这样的惊喜,当然这也印证了之所以它吸引人的地方。</h3><h3><br></h3><h3>上午9时过后,外面的旅游团队也出现了。</h3> <h3>在完全新生代,由于气候条件的进化,马泰拉出现了永久性的村庄。马泰拉建筑</h3><h3>在马泰拉地区,毁林使人们随季节把牲畜在山地和山谷的草地之间迁移。有裂罅的地带给人们提供了居所,受到喜爱。青铜时代,新的工具更易于开凿石灰岩层,窑洞开始在各处建立。乡村的祭所在水库周围建立。</h3><h3>4-5世纪,希腊的殖民统治散布了知识与政治观点,自发的政治和军事组织在固定居住地演化成有组织的网络系统。社区逐步发展成为城镇。公元前3世纪马泰拉经历了罗马征服和其后的一系列征服,先后被拜占庭人、伦巴底人、诺曼人、阿拉伯人、斯拉夫人和阿拉贡人所征服,马泰拉地区保持并发展了自己的传统。建立在对水利用建设上的城镇系统,直到18世纪还一直保持了原貌。直到1750年,政府开始对居住在窑洞居民进行迁移,确认有1600户穴居人口。后来,人们又开始重新开凿窑洞,因为很多人喜欢居住在里面。</h3> <h3>沟壑底部有小河,有小道,一早,一群野猪就出来喝水觅食了,我们在数百米高的悬崖边的公路旁,可以用肉眼看到,野猪的警惕性很高,待发现有人在窥视时,就躲到草丛里,后面的小野猪,母野猪也得到领头公野猪的警告,停止了脚步。</h3> <h3>马泰拉的岩居已发展的十分完善,并且已一直延续了200万年,是一例值得研究的窑洞居住的例子。马泰拉的"sassi"及其公园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历史上重要发展阶段的建筑及地理环境综合风貌。一个富于传统的村落与映证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h3><h3>折叠</h3> <h3>在数百米深的沟壑的另外一边,游客站在那里观看这边的风景。我们第二天也去了那边,其实就在公路旁,从长满野花和小草的小径一直走到悬崖边。</h3> <h3>新市镇的核心是维托里奥·维内托广场(Piazza Vittorio Veneto),这是一个绝佳的、熙熙攘攘的聚会地点,适合在傍晚散步。周围环绕着优雅的教堂和装饰华丽的宫殿,</h3> <h3>5月23日下午8时,没赶上日落,看到了晚霞。</h3> <h3>2019年,马泰拉旅游节。</h3> <h3>华灯初上</h3> <h3>夕阳红</h3> <h3>马泰拉小镇,上上下下的石阶。</h3> <h3>5月23日晚,马泰拉的建于13世纪的主教堂,正在举行议式。</h3> <h3>建于13世纪的主教堂Cattedrale Maria SS. Della Bruna,虽然中间系典雅的巴洛克风格,但旁边更古老的Cappella,还有带有拜占庭风格的古老祭坛和壁画,却显得更加动人……整座Cattedrale,就像浓缩了Matera源远流长的信仰……</h3> <h3>教堂内富丽堂皇,灯火辉煌。</h3> <h3>马泰拉的夜景,灯火阑珊,而宁静。</h3> <h3>5月24日上午10时许,离开马泰拉,沿公路到沟壑的另一边俯视马泰拉。</h3> <h3>马泰拉撒西古城,绝对值得一去的意大利隐秘小城!虽然交通不便,但是当你看到那些靠山而建的古城时,你就会明白一切都是值得的。马泰拉的历史是带着伤痕的历史,从被视为意大利的耻辱柱,到成为最新的欧洲文化名城,它和它的居民一直默默的热爱着这里的一切。无论是观光还是生活,在这里你都能找到最热情的意大利人,和最棒的世间风景。</h3> <h3>隔着沟壑,野草丛中观看远边的马泰拉。</h3> <h3>有不少外国背包游客。</h3> <h3>小径旁的野花,小草。</h3> <h3>骑马,在草丛中漫步,何等潇洒。</h3> <h3>狗狗开道,燕子伴飞,花草摇曳,马儿轻漫,好一付田野风光。</h3> <h3>再见了,意大利古城马泰拉。</h3> <h3>2019年5月24日上午10时多,离开马泰拉,去不远的著名小城,阿尔贝罗贝洛,约1小时多车程。</h3> <h3>2019马泰拉旅游节</h3><h3><br></h3><h3>本文照片全部由钟伦鑫所攝。</h3><h3>文字,部分摘自“孤独的星球”英文版,及蚂蜂窝网部分评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