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说到四川阿坝州的旅游,我们会想到九寨沟的瀑布、黄龙的瑶池,阿坝、红原、若尔盖的大草原,黑水的达古冰川,茂县的九鼎山滑雪,理县的桃坪羌寨,汶川的映秀、水磨,小金的四姑娘山,金川的梨花,但提到壤塘,很多人却会一懵,壤塘在哪里?</h3><h3> </h3> <h3>壤塘,位于阿坝州的西北部,它北邻青海省班玛县,西接甘孜州色达、炉霍、道孚县,东望马尔康市、阿坝县,南眦金川县;多元的地理环境下安多、康巴、嘉绒藏族的相互结合,赋予了壤塘多元民俗文化的璀璨。</h3><h3><br></h3> <h3>曾经无数次频繁的去壤塘,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我就是个藏族阿姐了。</h3> <h3>无数次在路上转动经筒,只为能够到达心中充满神秘的地方。</h3> <h3>无数次感动于过去现在的弃绝修行者,在近乎与世隔绝的山洞里的苦行。</h3> <h3>无数次在不知年代的闭关山洞里,通过一代代的修行人留下的玛尼石净化自己。</h3><h3>玛尼石(Marnyi Stone) 最原始的名字是 “玛智石” 。这是根据三世如来心咒八字真言 “ 嗡 . 玛智牟耶萨列德”,取了前面的“玛智”两个字而来的。</h3><h3> “玛智石” 是从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传统习俗。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比如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着古老雍仲本教的传统。</h3><h3>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h3><h3><br></h3><h3><br></h3> <h3>我只是穿梭于岁月的游子</h3> <h3>也曾经被阳光温暖的包裹着</h3> <h3>无数次被将一辈子投入修行的老人们感动着。</h3> <h3>蓝天白云下,我们一直在行走</h3> <h3>有时候,也问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让你们一次次跑那么远</h3> <h3>现在就让我给出一个喜欢壤塘的理由</h3><h3><br></h3> <h3>一、这里有~修卡藏寨:</h3><h3>依山而建,三面临崖,非常险要,可谓峭壁上的藏寨,远远望去好一道风景线,这里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建筑智慧。为什么他们不把房屋修在山下平坦的地方呢?</h3><h3>这就要追溯到上世纪了,相传古时当地人为避免战争而修建,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与西藏的雍布拉康媲美。 修卡是藏语音译而来,愿意是“柏树出生的地方”,也就是柏树的发源地。当地人传说此地是“神鸟”(凤凰)的体型,修卡寨位于凤凰嘴上,故修卡寨也叫凤凰寨。</h3><h3> </h3> <h3>在阿坝州壤塘县吾依乡修卡村,有一处历经200多年风雨的藏寨仍保存完好。最令人惊叹的是,这个藏寨里的房屋均建在百多丈高的悬崖峭壁之上,至今还有人在此居住。</h3> <h3>听说现在还有人居住在此</h3> <h3> 二、这里是~财神的故乡</h3><h3> 财神,藏名藏拉色波,是密教之护法神祗。财神是藏传佛教各大教派普遍供养的五姓财神之一。壤巴拉财神在藏传佛教中,是掌管一切吉祥财宝的菩萨。传说他的身体由黄金组成,因其身相黄色,故称为黄财神。黄财神主司财富,能使一切众生脱离一切贫困、灾难,增长一切善法、财富,富饶自在。眼睛则是须弥山上的清凉玛瑙,左手托一只吐宝鼠(也称宝鼬)每天吐出的宝物可以堆出一个小山。右手持布达拉噶如意宝,头戴财富宝冠,胸前挂着乌巴拉念珠,右脚踩海螺宝,放出神圣光芒。</h3> <h3>四川阿坝州壤塘县,藏语意为财神居住的地方,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川甘青三省结合部,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h3><h3>县内群山逶迤,河流溪谷纵横,雪山、草原、林海、湿地、峡谷、湖泊交错,素有"圣洁壤塘·悬天净土"之美誉。</h3><h3>在这片广袤大地上,奇山秀水美轮美奂,人文风俗多种多样,自然生态充满灵性,鸟语香花绿草的天堂。圣洁的香拉东吉圣山、独特的藏传佛教觉囊文化中心、多教派的共生共存。</h3><h3><br></h3> <h3>灵山秀水,孕育了千年文化渊源流长,康巴、安多、嘉绒文化交融交汇,世世代代的壤塘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景观文化。</h3><h3>其中,梵音古乐、石刻木雕铸铜、藏医、藏香、藏茶、山歌、藏戏、唐卡艺术等璀璨夺目的民俗之花在壤巴拉大地绽放异彩,经久不衰。</h3><h3><br></h3> <h3> 三、这是让人流连忘返的~海子山:</h3><h3>海拔4760米,雄踞于草原上空。它的主峰叫“尊玛”,“王后”的意思,据说是青海境内著名的阿尼玛卿山神的王后。她穿着银色的披风,骑一匹白色骏马,手捧如意宝,护佑一方生灵。</h3><h3>人们说,星罗棋布在面积约375平方公里的绿茵草坝和山间的35个多姿多彩高原湖泊是从天上瑶池里撒落的35颗珍珠。</h3><h3> </h3> <h3>四、这里是世界唯一~藏传佛教觉囊文化中心:</h3><h3>位于壤塘县东北部,距县城43公里,海拔3560米,占地333亩。地处则曲河(又称日尔长河)中游。中壤塘乡的中壤塘寺,藏名为“东方桑珠罗布林卡”。</h3><h3>这三座寺院原本一家,创建于1435年,后来发展成三座并列的寺院,寺院联成一体,俨然一座小城镇,这里是藏区觉囊派最兴盛的地方,现在被确定为觉囊文化中心。这三座寺院中又以确尔基寺最为古老,泽布基寺最为独特,藏洼寺最为壮观。其中1991年确尔基寺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h3><h3> </h3> <h3>五:这里有棒托寺</h3><h3>始建于元代,占地面积10229.4平方米,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寺庙僧侣200余,均信奉红教、觉囊教,庙旁伏卧名扬海内外的石刻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h3> <h3> 棒托寺:坐落在美丽的则曲河畔,距壤塘县城50公里的茸木达乡茸木达村境内。棒托寺藏语意为“草坝上的寺庙”,寺庙周围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古刹经幡、香客不绝。寺庙背靠壤巴拉山,面对象山和则曲河。远远望去,象山伸出长长的鼻子畅饮则曲河水,把河流弯曲成“U”字形,妙不可言。壤巴拉山像一尊佛像巍然屹立,著名的佛教密宗修行圣地、密咒修行洞、仙人洞、格萨尔修行洞、喜瓦拉传承者修行的洞,吉祥八宝、转王七宝规则的分布在整个山体中。棒托寺始建于元代,占地面积100000余平方米,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六、这里还有非常有趣藏戏:</h3><h3>藏戏起源于十五世纪。创始人为藏传佛教噶举派高僧唐东杰布。安多地区(指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一带的藏族地区)藏戏,较西藏晚。最早形成于甘肃拉卜楞寺。</h3><h3>藏戏一般在场坝演出。演出前,由一人介绍剧情梗概,舞步居多,起落旋转跨度大,节奏鲜明。带有浓厚的民间舞蹈韵味,委婉动听,抒情传神。多种唱腔和台步,围绕着一个比较固定的主程式展开。动律、节奏、地方特色浓郁。</h3><h3>到19世纪中叶以后,演出的唱腔、音乐、表演、服饰更加丰富,也日趋规范,能演出完整的剧目《文成公主》、《智美更登》。</h3> <h3>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h3> <h3>七:这里还有非常著名的~唐卡</h3><h3>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唐卡在内容上多为藏民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藏民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唐卡品种多种多样,除彩绘唐卡与印刷唐卡外,还有刺绣、织锦(堆绣)、缂丝、贴花及珍珠唐卡等。</h3> <h3>目前,壤塘县已以觉囊唐卡、梵乐、藏医药、木铜雕塑、传统服饰等文化艺术为依托,陆续建立了传习所26个。</h3> <h3> 壤塘独特的生态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构成了壤塘这块美丽土地的独特神韵,像一束束五彩缤纷的鲜花,向您展示出神奇的多元文化,引您进入一方方风格各异的多元原生态梦幻之境,奇妙的神话传说让这里的山水充满灵性,多情而奇异的人文风情必将让您魂牵梦萦。游历壤塘,超脱于红尘之外,感受不见纤尘的山野气息,领略狂野奔放的游牧风情,体验荡涤心灵的圣境灵性,是壤塘不是理塘也不是镶塘;“是壤巴拉不是香巴拉,是财神居住的地方”,愿您能从这里请一尊财神回家、把财富与平安带回家。</h3><h3> “悬天净土、圣洁壤塘”---壤塘欢迎您!</h3> <h3> 八、这里还有每年的壤巴节</h3><h3>节庆活动:让巴拉节、嗮佛节、偎桑节、赛马节、看花节等。</h3> <h3>这里是黄财神永恒的居住地</h3> <h3>僧人们抬出了巨型唐卡</h3> <h3>听工作人员讲解</h3> <h3>由中壤塘三大寺庙高僧大德向现场游客和群众发放福旗,广大游客和群众接福旗。</h3> <h3>展示唐卡、藏医药、传统服饰、陶艺、藏纸、藏香产品;以及展示各种产品的制作工艺、流程等。</h3> <h3>壤巴拉藏戏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壤巴拉藏戏团表演《卓娃桑姆》藏戏,壤巴拉觉囊藏戏团表演《笃布巴自传》藏戏。</h3> <h3>煨桑就是用松柏枝焚起的霭蔼烟雾,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人们以此作为祈福的一种形式,希望神会降福于敬奉它的人们。</h3> <h3>一是开展乡土草原文化静态展示和动态体验活动。展示非遗文化、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体验农牧民帐篷生活、骑马、挤牛奶、打(操)青稞、织氆氇、陶艺及藏纸现场制作等20多种现场体验活动。</h3><h3>二是举行首届壤巴拉藏式陶艺传习所学员毕业庆典活动。三是举行乡土草原音乐晚会。</h3> <h3>财神坝~晒佛,晒唐卡</h3><h3>第一幅:莲花生大士</h3><h3>古呄香巴”(晒唐卡文化)</h3><h3>时间:8月10日上午8:00-12:00</h3><h3>地点:中壤塘三大寺庙传统晒唐卡点</h3><h3>活动内容:由三大寺庙民管会举行传统“古呄香巴”(晒唐卡文化)仪式,广大僧众、游客共同观赏觉囊派创始人笃布巴、多罗那他、莲花生大师等唐卡画像布贴唐卡,最大画像达1000平方米</h3> <h3> 香拉东吉圣山:位于壤塘县岗木达乡境内,离县城20公里,主峰高5178米,全县第一高峰。它是藏区五大神山之一,也是香格里拉东方吉祥圣山,同时又是《格萨尔王传》中的神山之一。南向色达县,北朝壤塘,西临色达县,东接昂科沟,崛于平畴,形似椭圆,由数座小山和数面湖泊侍卫。山体大约20-30平方公里。登高呈方圆百余里“一览众山小”景象,峰峦奇绝,怪石峥嵘,高中藏雄,雄里蕴奇,除下部有低矮稀疏树木,整座山全由秃秃的岩石组成。由于海拔高等原因,年70%的时间笼罩在雾云之中,很难见到其真面目。因此神秘的面纱中蕴藏着无数的神话和传说……</h3><h3> </h3> <h3>重要的是,这里是我探寻梦想、拷问信仰的地方。</h3> <h3>向喇嘛汇报每一步的成长</h3> <h3>《回家之旅》是导航图,已经和正在经历的每一步,都是必经之路。</h3> <h3>可以吃的花花,甜甜的</h3> <h3>静静地与大地母亲链接</h3> <h3>伸手即可摸到天。</h3> <h3>温柔的嫂子知道我们要来,提前就准备好了我们的最爱。</h3> <h3>超级体验背包客的流浪记</h3> <h3>《0元背包游,感受人间好温暖》</h3><h3>超级难忘的体验</h3><h3>从中壤塘~观音桥</h3><h3>两个半小时</h3><h3>一路换乘顺风车四辆</h3><h3>最后遇见从兰州过来的途友</h3><h3>第一次听说观音桥的菩萨后</h3><h3>还特别改程去拜见观音老母</h3><h3>决定做背包客的那一刻</h3><h3>就放弃了所有的计划和自以为是</h3><h3>只是全然的把一切都交给未知的一切</h3><h3>结果</h3><h3>从昨天观音桥到中壤塘</h3><h3>到今天壤塘返回观音桥</h3><h3>遇到的是不同的人</h3><h3>搭乘的是不同的车</h3><h3>感受到的是一样的热情</h3><h3>流浪中的背包客的奇遇记</h3><h3>让我绝对相信:</h3><h3>从放弃“自我”的那一刻</h3><h3>这个宇宙自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力量</h3><h3>自动来安排和照顾“无助”的我们</h3><h3>而且这是远远超出预料的安排</h3><h3>无限感恩穷游途中遇见的每一个人</h3><h3>您们都是我们注定要遇见的最美风景</h3> <h3>从壤塘到金川太阳河情人海,继续得到昨天超级善良弟弟的照顾。</h3> <h3>偶遇素食十多年藏族帅小伙的天然石板烧烤大餐</h3> <h3>祈愿蓝天白云净土之下的我们,都能够从“自我”的束缚中走出,全然接受宇宙无限的爱与恩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