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闽南特色建筑——石码骑楼老街

医中壶痴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福建漳州龙海石码镇位于九龙江畔,说起石码,福建人很熟悉,福建四大古镇之一;但其他省份的许多朋友就并不熟悉了,但经历过文革看过京剧样板戏《龙江颂》朋友都知道江水英那句“九龙江上摆战场,互相之间情谊长”的唱段。其龙江精神的发生地就在石码。年轻一点的人看到全国各地开面包铺的小商店,店主基本上都是石码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来石码已是快二十年前了,那是医院还在镇上老街旁,出门印象最深的就是老街上的骑楼建筑。感觉很象上海金陵东路的骑楼,虽没有金陵东路的骑楼那么高大,但非常有闽南特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天早晨5点半醒来,感觉天气不是很热,就起床决定再去古镇老街走走看看,好好欣赏一下。出医院大门,也叫不到车,见有载人摩的就上了,数分钟就到了中山亭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清晨的老街是那样的宁静,街道两旁的骑楼店铺大门都紧闲着,路上看不到行人,只有偶尔几个骑三轮车的在身边略过,看我拿着手机到处拍照,十分好奇地回头张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骑楼作为闽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征之一,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独特的家族传承,成为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珍贵奇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说起骑楼,查询资料后发现其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流行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渐渐移入福建,广东等地。厦门是闽南骑楼的发祥地,它的诞生,可以清晰看到东西方建筑文化交融的印记。出现至今,也不到百年。但它在短短时间里风靡闽南,成为这里的主要街景。足见它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骑楼建筑的特点是两层以上出挑,下面以立柱支撑,多幢房子连缀而成人行长廊的建筑。建筑形式以南洋式,古罗马式,仿巴洛克式和现代式为主。广东闽南地区台风雨水较多,天气闷热,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局部凉爽的环境。我想这才是其流行于闽南地区最主要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骑楼最早流行于东南亚,约在鸦片战争后,不少从南洋回来的闽南人在家乡建商铺经商,他们把异国他乡的建筑形式用在本地建筑上,骑楼这种“商住合一”的居所应运而生。他们最早在中山路、大生里一带建骑楼。这种建筑标新立异,下做商铺,楼上住人,其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变成与顾客的共享空间,既可以遮风挡雨,让顾客倍感舒适,又拥有精致考究的店面,显示出店主与众不同的品位。而最为特别的是,由于建筑融入了西方元素,让人们眼前一亮,成为时尚,逐渐传播开来,成为闽南极有特色的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石码骑楼是整个闽南地区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骑楼建筑群,老街内的骑楼四通八达,相互贯通。石码的骑楼也有別于厦门,作为小镇,街道也没有那么宽,因此骑楼下的廊道也相对较窄。考察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你会发现骑楼建筑都出现在城市和城镇里,农村大多是燕尾脊红砖平房,说明骑楼适合开商铺作商住两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街里最多见的还有各种庙宇建筑,闽南地区一般都供奉神仙,以关帝庙最为多见,其他还有娘娘庙,观音庙等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街这座临九龙江边的关帝庙是石码较为有名的关帝庙,见我在拍摄庙宇,一位长者从庙里走出来,用闽南话问了我一句,我也没听懂,就用普通话跟他说建筑很漂亮,一听我普通话老人就用普通话问我那里人?我跟他说上海来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与老人交流中知道这座关帝庙原来不大,日本人侵略中国时飞机向石码镇投炸弹,有个人躲进庙里避难,炸弹就在庙边上爆炸,庙外有人被炸死,但躲在庙里的这人活了下来,他觉得是关帝护佑了他,后来下南洋经商发了财,改革开放后回石码捐资扩建了关帝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闽南庙宇建筑最大的特色在于建筑屋顶的泥作彩绘装饰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泥作作为闽南传统建筑屋脊的装饰手法,是极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泥作装饰是在建筑实体的基础上所附加的一种美,它与建筑结构是密不可分的,不仅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也使民居的艺术形象更加丰富、完美。闽南民居建筑屋脊的泥作装饰主要有灰塑和剪粘两大形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灰塑也称泥塑或彩塑。一般是在灰泥中加入少许矿物质色粉或者在灰泥半干状态时在其表面上雕画装饰。主要在民居住宅、寺庙等多处运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剪粘也称为“剪花”、 “剪碗”的,是闽南地区传统建筑屋顶独特的装饰方式。老工匠师傅用一把类似老虎钳的剪刀,将瓷碗、碟子等彩色的陶瓷片简称碎小的块状,再嵌入还没干透的灰泥表面,形成独具特色的装饰物。剪粘造型醒目,色彩鲜艳,每每看到总是想多看几眼,它总能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各种五花十色的瓷片在屋脊上跳跃着动人的光线,显得熠熠生辉。剪粘不仅有防止风吹日晒雨淋将屋顶腐蚀破坏的保护功能,更是将民居建筑屋脊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泥塑成的雏形上刻画出了繁多复杂的图案造型。屋脊装饰与屋顶和梁柱的比例极为夸张,远远望去色彩艳丽夺目,细看装饰内容丰富,工匠精雕细琢的技艺,将装饰物刻画得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新扩建的关帝庙还邀请了台湾国民党元老王金平书写了匾额,王金平祖籍就是龙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近江边的一条小街上,有一家卖电动车的店铺己经开张,骑楼下三位老人已在喝着工夫茶休闲着聊着天,见我在拍他们,年轻的一位老人就招呼我坐下来喝一会茶,还没等我答应老人已将茶杯倒好了茶水,盛情难却,就坐下与老人们聊一会天,三位老人年长的87岁,年轻的82岁,耳聪目明,非常健谈。告诉我石码古镇原来就三条东西向横街,二条南北向纵街,全部是骑楼建筑,他们都出生在这骑楼老街,从未离开过。每天清晨5点钟起床开始烧水泡茶,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住老房子,都搬出去住高楼了,老街上都是象我们这样的老人生活在里面。知道我是上海来的医生,老人问了我一个问题:是运动好还是静坐好?然后又自语:跟我们一起长大的喜欢运动的都走了,我们仨整天坐在骑楼下泡茶聊天到现在身体还很好。我也是个不喜欢动的人,看来还是静坐泡茶长寿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人特地进屋拿出了小茶点,告诉我是自己家做的小蛋糕,很有味的,尝一尝。看来做面包蛋糕是石码人的拿手绝活。小蛋糕做得真的很好吃,还有馅。我喝了一杯茶准备起身告辞,但老人们意犹未尽,邀我再坐会,再喝几杯,我说还要上班,下次来石码再来老街喝茶聊天。无论你去厦门、漳州还是泉州,闽南人那种热情好客,尤其是喝茶,那是处处都能感受到。骑楼店铺门口总有店主在廊下放上小桌及工夫茶具,悠闲地喝着茶,只要你驻足,主人定会邀你入座喝几杯。那种热情真的是自然流露,让人感觉到几分温馨。</p><p class="ql-block"><br></p> <h3>离开老人们后又拐到另一条老街,这个时候人多起来了,原来这是一条菜市街,卖菜的摊位都放到马路上,走在这菜市街道上,把我的感觉一下子拉回到七十年代初的上海淡水路菜场,那时跟着妈妈去淡水路菜市场买菜,见到的情景与现在的感觉一模一样。</h3>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看到农民从背的二大袋蛇皮袋中倒出二堆马蹄笋。让我感觉非常兴奋。要知道马蹄笋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笋,没有之一。马蹄笋只产于福建和浙江苍南和平阳的山上。笋的开挖期是每年的5月至八月,不象江南的竹笋、毛笋和冬笋只有冬春季才有。关键是马蹄笋非常的鲜嫩,新鲜时略带甜味。马蹄笋的最佳口感是挖取后四小时以内食用。因此,不在产地是很难吃到这种美食。将它带回上海再吃口感就明显差好多,但没有吃过新鲜马蹄笋的人,吃到四小时以后的笋后还是会觉得比其他笋好吃而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香也是石码的特色小吃,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常常满的五香了,第一次到石码吃常常满的五香后感觉非常香脆。石码五香是福建龙海传统的地方名小吃。以猪瘦肉、淀粉、洋葱、精盐、味精、砂糖、五香粉、豆皮等制作而成。长期来,每逢过年过节、婚寿喜庆,家家户户必备卤面,配以五香条来招待亲朋好友,这已成了石码的传统民俗。比较出名的有新行头五香、常满五香、常常满五香。一般搭配卤面或卷面一起吃。家庭自制的一般也不错,石码人一般自己都会制作。感觉有点像我们上海人做的春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看到一位光膀子皮肤黝黑的老人蹲在路边用刀在斩着树根样的东西,上前询问这是何物?老人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讲闽南话,说啥我也听不懂,就如鸡同鸭讲。反正来石码另一个深刻印象就是石码人做煲汤时均会放各种树根样的中药材,煲出来的味道也确实别有味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还有就是这种老街上大门口前的竹帘,与北方的软竹帘不同,在石码将这种摆在住家门口的竹帘叫做竹格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竹格仔是石码的旧俗,家庭大门前,必悬挂一个竹格仔,使屋里的人,可以从竹格仔缝隙看到外部行人,而外部行人,却看不见屋内的人。竹格仔上和大门上一样,也贴有红纸门神,上面写上大“福”字,也有单句的门联句,画一个大桃形,在内写上“桃红又见一春"等等。有的不贴红纸联,就在竹编上写了这家住户主人的姓氏祖籍地名,如姓郭写“汾阳”,姓林写“西河”。黑字油上桐油,可以耐久免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据传这风俗是朱熹守漳时,认为原漳州民风“粗野",改革民俗的措施之一。意为“以隔内外"、“以淳民风”。千百年来因袭,至民国时代,逐渐减少,现在犹部分存有遗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老街上慢慢地边走边看约二个多小时,沿小巷一直走到九龙江分支边,一直转到龙海一中的附近顿觉马路宽敞,马路边的高楼与老街上的骑楼小街让人感觉像从前回到了现实世界中。利用清晨上班前的二个多小时对石码老街进行了一次深度游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