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芈月”的前世今生 文图/秀夫

秀夫

<h3>  </h3><h3><font color="#ed2308">▌</font> 芈月之名</h3><h3> 一部历史电视连续剧《芈月传》,将一个淹没于历史烟云中的人物“芈月”,再现于世人面前。“芈月”是否真有其人?名字从何而来?作为“芈月”早年生活居住的章华台,如何被发现?&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 《芈月传》剧组称,剧中主要角色“芈月”的原型来自秦宣太后芈八子。作为文艺作品的电视剧,虚构一些人物、情节和故事在所难免。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宣太后到底什么样的呢?</h3><h3> 中国最早记载宣太后的典籍,应为司马迁所著《史记》。《史记·穰侯列传》在介绍穰侯魏冉时,“芈月”在开篇就被提及:“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这里介绍的虽是魏冉,然而寥寥数语,却把“芈月”的来历说得清楚明白。“芈月”的祖先是楚国人,芈姓,为秦昭王的母亲,秦国太后,去世后谥号“宣”。她有个弟弟叫魏冉,封为穰侯。</h3><h3> 秦宣太后芈八子,是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太后”的人,《史记·秦本纪》这样介绍说:“昭王母芈氏,号宣太后。王母于是始以为称。故范睢说秦王有独闻太后之语。其后赵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说。是太后之号,自秦昭王始也。汉袭秦故号,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一直到汉代,太后之称仍然被沿袭了下来。</h3><h3><br></h3> <h3>  芈八子为芈姓,史书上有明确记载,这是确信无疑的。在剧中,“芈月”的名字来自其父楚威王,“芈月”生下后,和母亲向氏一道被 “赐住章华宫”。威王遥望天空,见“今夕月光皎洁”,遂指月为名,故名“芈月”。那么,秦宣太后是否叫真的就叫“芈月”?是否为楚国公主?对于这个煽情的桥段,历史学家并不买账。<br></h3><h3> 芈姓是中国较古老的姓氏,为周时楚国贵族的祖姓,由于其后已经分衍成诸多其他姓氏,因此在中国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二千位。从宣太后姓“芈”来看,她应该是当时楚国的贵族之女。为何又称为“芈八子”呢?秦国后宫宫女共分为八级: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子”是其中地位较低的等级。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叫“芈月”的楚女,被秦惠文王纳为姬妾之后,最初的地位并不太高,更谈不上十分得宠。但由于她容貌秀丽,见识出众,且为惠文王生下了三个儿子。“母以子贵”,这些为其后呼风唤雨、实际掌管秦政权30余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h3><h3> 楚威王熊商,为楚宣王之子。公元前340年,楚宣王去世,熊商继位,是为楚威王。按照电视剧和同名小说的描写,“芈月”是楚威王的小公主,应该叫熊月才是。其实不然,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姓氏”一词,是由“姓”和“氏”两个词组合而来。氏作为姓的分支,其产生时间要晚于姓。秦朝之前,姓是用来统称同祖子孙的称谓,而氏是用来区分子孙之间族群的称谓;男子称氏,女子称姓。</h3><h3> 正因为男称氏女称姓,因此楚国王族之女都名芈。而春秋战国时期女人大多只有姓,没有名,因此称呼多以她个人的特点,或者出嫁之后的称谓为字。比如春秋时期齐僖公之女,姜姓,名字不详,以才华著称于当世,被称作文姜。待成年后嫁给鲁国国君鲁桓公,就成为了鲁夫人。</h3><h3>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国姓为芈,这是楚国祖先的姓,因此整个楚族都姓芈。而熊是楚王专有的氏,只有楚王才能称熊氏。因此,对于楚威王和“芈月”来说,芈是他们的姓,而熊只是楚威王的氏。男子称氏,所以楚威王被叫做熊商;女子称姓,熊商的女儿就被叫做“芈月”。</h3><h3></h3> <h3>  </h3><h3> “芈月”的这个“月”字,从何而来?有种说法是从兵马俑上所载信息而来。据资料显示,1974年兵马俑出土不久,因其阵容庞大,考古专家推断“秦俑坑当为秦始皇陵建筑的一部分”,此后就以此为定论。但不久之后,学界就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并不准确,真正秦俑的主人,更有可能是秦始皇嬴政的高祖母,史称宣太后的芈氏。</h3><h3> 后来,考古学家在出土的秦俑中发现了一个奇异的字,学界最初认为是粗体的“脾”字。但学者陈景元提出质疑,他核对《金文编》和徐文镜编写的《古籀汇编》发现,左边的“月”字显而易见,而右边“卑”字在众多字形中,没有一种写法符合兵马俑坑中发现的这个奇异的文字。后来,陈景元结识了古文字专家段熙仲。段认为,秦代筒瓦上左边的文字为“芈”字的一种变体字,“脾”字应该解释为两个独体字,读作“芈月”。无独有偶,考古专家们还在阿房宫遗址筒瓦上,同样发现有“芈月”二字的合体陶文。</h3><h3> 据此,芈八子—“芈月”的名字就这样被推测了出来。电视连续剧剧《芈月传》采用了这一说法。</h3> <h3>  </h3><h3> <font color="#ed2308">▌</font>芈月与秦国崛起</h3><h3> “天下大势,非归秦,即归楚”。在电视剧中,“芈月”是作为“霸星”而出生,预示楚国要一统天下,这当然是后人的演绎。事实上,历史上的芈八子秦宣太后也是称得上“霸星”的,这个死里逃生的“孽障”,只不过提振的不是楚国“横扫六国”的霸气,而是奠定了秦国统一中国的坚实基础。</h3><h3>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下”终归还是为楚人所统一。</h3><h3> “芈月”在龙湾章华宫里长大,待到及笄之年,带着弟弟魏冉嫁入秦国。史书上说魏冉为“秦宣太后异父弟”。魏冉聪明过人,文武双全,在惠王、武王时期一直在朝中任职。武王死后,诸王子争抢王位,秦国形势混乱,只有魏冉有能力拥立新君。史料记载,秦昭襄王七年到四十一年,魏冉四次任秦相国,总揽军政大权25年。</h3><h3> 秦宣太后一生可谓波澜壮阔。秦惠文王死后,他的嫡子秦武王继位,失去依靠的芈八子母子命运,一波三折,终于在公元前307年迎来契机。据史书记载,这一年在洛阳周王室太庙,秦武王与大力士孟说角力举鼎,不幸被砸断胫骨悲催离世。只做了四年国王“绝膑而死”的武王膝下无子,此时宣太后的儿子嬴稷正在燕国当人质。在《芈月传》中,芈月是联合情夫义渠王,将儿子推上王位的。而在真实的历史中,芈八子则联合燕赵两国,借助弟弟魏冉之力,平定季君公子壮及一些大臣们的叛乱,将武王后驱逐到魏国,然后将嬴稷迎立为王。因昭襄王年少,于是芈八子主政,她以魏冉为将军,以樗里疾为相,控制了秦国军政大权,被尊为太后。自此,经历无数血腥与磨难芈八子,迎来了在秦国呼风唤雨的后半生,把持朝政近40年。</h3><h3> 《史记·卷七十二·穰侯列传》这样记载:“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太后专权由此而始,甚至连垂帘也不用,可见其真的是霸气侧漏了。</h3><h3> 宣太后执政时期正处于战国大变革时代,此前秦因商鞅变法而国势趋强,至数十年后宣太后、昭襄王时期,秦国已具备傲视诸国并与之抗衡的实力。著名历史学家马非百在《秦集史》里这样评价说:“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牺牲色相与义渠王私通,然后设计将之杀害,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秦国可以一心东向,再无后顾之忧,她的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h3><h3><br></h3> <h3><br></h3><h3> 宣太后和义渠君的一段情确实存在。</h3><h3> 《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记载说:“及昭王立,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秦惠文王在世时,义渠戎就已归附秦国。秦昭襄王继位后,前来朝贺的义渠王桀骜不驯,心生反叛之意。为了让儿子江山稳固,宣太后采取“怀柔”之策,私通义渠王,并为义渠王生了两个孩子。当秦国再次强大后,宣太后将义渠王骗到甘泉宫,突然发难,将其杀死,随即派兵灭掉戎狄。义渠国亡,甘肃、宁夏一带原属义渠的领土全部并入了秦国。秦西部边陲之患彻底消除,宣太后为其玄孙秦王嬴政最终统一六国、成为始皇帝奠定了基础。</h3><h3> 至于剧中“芈月”老年时期的男宠魏丑夫,在《战国策》中也有记载,宣太后疾病缠身即将去世时,传令要魏丑夫殉葬。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请庸芮游说宣太后。庸芮先问宣太后人死后是否能够感知到人世间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说不能。庸芮说既然人死后不会有什么知觉,那您又为何要将自己心爱的人置于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觉,那么先王早就因出轨之事对太后您恨之入骨了。太后您弥补过失都来不及,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魏丑夫因此逃过殉葬一劫。</h3><h3> 综观历史,外戚专政必然侵犯王权。宣太后听政后,满朝文武大臣位高权重者,皆为其亲信和家族。弟弟魏冉被封为穰侯,封地即穰(今河南邓县),后来又加上陶邑(山东定陶);另一同父异母弟弟芈戎,被封华阳君;两个儿子也得到封地。秦国“四贵”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擅权于诸侯”“富于王室”,生活奢靡、聚财屯地,引起秦国上下不满,对秦王政权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收回了宣太后和“四贵”的权力,并将他们逐出秦国。</h3><h3> 秦宣太后遂失势,次年(公元前265年),宣太后去世,“葬于芷阳郦山”,谥号为“宣”。所谓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宣”为美谥的一种,可见秦昭襄王还是念及母子之情的。</h3> <h3>  </h3><h3> <font color="#ed2308">▌</font>芈月与章华台</h3><h3> 《芈月传》前15集发生的故事,多以章华台为背景。“赐章华宫”“楚威王向妃章华台相会”等重要桥段都发生于此。但笔者以为,“赐章华宫”,把偌大一个宫殿赐给一个地位低下的嫔妃,此举绝无可能;“赐住”倒符合情理,远离郢都和跋扈的王后,似有避难之意。芈月出生后,与母亲向氏一起居住于章华宫内,甚至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可见,芈月与章华台密切相关。然而在正史中,有关秦宣太后的记载只有区区十余条,且大部分为其执政秦国之后的事迹。她早年生平,和中国历史上大部分女性一样,不著于史。</h3><h3>&nbsp;&nbsp; “戏说”终究不是真实的历史,那么,“芈月故里”究竟在哪里?</h3><h3> 《河南日报》曾发表过署名赵经纬文章,认为“芈月故里”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其依据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迁都频繁,楚国的初始都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淅川古称丹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楚国800多年历史中,有300多年定都丹阳。楚人以丹阳为起点,开疆拓土,一路南征,先后统一了50多个小国,成为南方霸主。</h3><h3> 然而,这一判断在时间节点上是站不住脚的。楚国自周成王时代熊绎被封为楚君(公元前1043年)开始,300多年后至第十七代楚武王开始称王。到了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迁都江陵郢都(纪南城)。《史记·楚世家》有载:“文王熊赀立,始都郢”。到第二十六代楚灵王(公元前540年—公元前529年)建章华台时,已经过去了500多年;到第三十六代君王楚威王(公元前339年—公元前329年)时期,已经过去700余年。“芈月”出生具体日期不可考,这里姑且不论她是否为楚威王的公主,但可以从其去世的日期来进行推论。史载: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十月(公元前265年10月),“宣太后薨,葬芷阳郦山。”此时据楚国初始建都丹阳已近800年。可见,把河南省淅川县称之为“芈月故里”,很难使人信服。</h3><h3><br></h3> <h3></h3><h3> 在《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楚威王赐芈月母女居住于“章华宫”。章华宫在何处?史家称就在地处我市龙湾镇的龙湾遗址之中。<br></h3><h3> 章华宫是楚灵王时期建起的楚国离宫,后毁于兵乱。确切地说,目前在潜江龙湾放鹰台一号宫殿基址上发掘出的楚章华台,只是章华宫的一部分,为其主体建筑。公元前535年,楚灵王即位不久,就动用八万之众,耗六年之时,“台高10丈,基广15丈”的章华台才得以建成。章华宫作为离宫,有层台、殿堂、寝宫、库房、作坊、码头等等,有人工河道往来于此,其繁盛可想而知。这座“举国营之、数年乃成”的宏大建筑,被誉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台”。</h3><h3> 秦国吞并楚国之后,这座方圆40华里、富丽堂皇的诸侯王离宫,也在战争的烽火中化为灰烬,王宫中辉煌无比的楼台——章华台也轰然坍塌。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壮丽的王宫和楼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谁也不知道这座名噪一时的楼台确切所在,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谜。</h3><h3> 直到1984年,章华台在文物普查中在龙湾镇被发现。其后,经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谭其骧考证,认为此处即为楚章华台遗址。2000年龙湾宫殿遗址被确定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1年被定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定为全国大遗址保护试点单位,2006年,进入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项目,2007年,开始实施遗址本体保护。</h3><h3> 章华宫(台)存在于世的时间大约为300年。历春秋至战国,大约毁于秦灭楚之时,即公元前223年。在秦将白起拔郢之前(公元前278年),历代楚王和王室成员常来章华台游玩、田猎和居住,活动时间应不少于250年。从楚灵王修建章华宫(台),至楚威王熊商执政时,章华宫(台)已存世约200年。因此,在公元前265年“薨”的秦宣太后“芈月”出生后,被赐住章华台(宫),在时间上与史实吻合。由此可以结论,潜江龙湾作为“芈月故里”之称,名副其实。</h3><h3> 龙湾宫殿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时代最早的楚国离宫别院遗址群落。经过近三十年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龙湾遗址·章华台景区正逐步成为湖北潜江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h3><h3><br></h3> <h3><i>个人简介:</i></h3><h3><i> 秀夫,湖北潜江人。记者、编辑。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诗歌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为“潜江诗群”重要成员之一。</i></h3><h3><i> 上世纪80年代中晚期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发表新闻、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奖励。出版有诗集《风声之外》(青海民族出版社,2011年),诗歌合集《八面诗风》(中国和平出版社,2009年),人物传记作品《杜鸣心:大音希声》(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i></h3>